520言情小说>青春校园>中华古代名人录>名贤篇之鲁班(前507年—前444年)
弟吃的一个都没剩,吃完后,鲁班爷对众徒弟说:“徒弟们,你们吃了我的饺子都成仙了,都会长生不老的”。这时小徒才追悔莫及,鲁班爷又对小徒说:“你的福分未到,再修行千年吧”!于是让小徒喝了一碗汤,又对小徒说:“等千年后,有七个姓齐的遇到七个骑驴的,此塔必倒,到那时你就能得道成仙了,这碗汤能让你活上一千岁”,说完后,带着九十九个徒弟向仙境去了,只留下一个小徒弟。如今临清塔依然耸立在卫河边上。谁又知道鲁班爷的小徒弟那去了呢?[8]

传说春秋战国时鲁班收了一个名叫泰山的徒弟,但由于泰山技艺欠佳,又不遵师训,而被鲁班开除。鲁班后来在市集上发现有精美的竹器家具出售,希望透过卖竹器的人找那个工匠,赫然发现原来工匠就是泰山,便说自己“有眼不识泰山”。此为谚语“有眼不识泰山”之由来。

鲁班还有一个弟子,姓名不详,脚上有伤口,以荷叶包扎。因其技艺高超,人争相师法,却投火炉化青烟而去,人称“荷叶先师”。

班门弄斧

现代成语“班门弄斧”也是与鲁班有关的一个成语。它的意思是: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小本领。[9]

鲁班打井有规矩:一步留一个蹬脚穴

“亲娘亲,好狠心,把俺嫁到深井村;砍荆柴,剜葛根,瓦罐子打水九丈深……”

这首流传久远的滕州民谣,今日已几近淡出人们的记忆,“九丈深”的深井,你还在吗?

王中第一个在山区打出深水井的人是“百工圣祖”鲁班

“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谓之为井。”据说,第一个在地下掘出水来的人是舜帝;第一个在山区打出深水井的人是“百工圣祖”鲁班。而今,位于趵突泉边的舜井,已作为五千年文明的源头供人膜拜,根植在鲁南山区的鲁班井,仍以甘洌的清流滋润着万千苍生。也许人们对“尧天舜日”的渴求甚过一切吧,至今传诵舜井的人多,留心鲁班井的人少。

远水不解近渴。人类对水的需求自古都是靠江“喝”江、靠湖“喝”湖的,不靠江不靠湖的就只好“穿地取水”。初期的水井很不讲究,口大底小,不方不圆,充其量只能算是个“临渴掘井”的应急水坑。是鲁班发明创造了打井的技法,人们才掌握了“下盘定位,编笆为筒”防治井体坍塌、泥沙俱下的本领;才出现了井壁以石砌垒的石井,以砖砌垒的砖井,以陶环套接的陶井,以沙灰捶抹的灰井,以木材构架的木井;才懂得了建井台防污水流入,筑井亭、井阁防杂物落内的一整套“造井宝典”。

传说拉水的滑轮也是鲁班发明的。当年鲁班看见乡亲们一头挑着瓦罐,一头挑着一团井绳走上井台,低头弯腰在几丈深的井里,一抽一抽地半天提不上一罐子水来时,他觉得乡亲们太辛苦了,于是千思万想又想出了拉水的滑轮,滑轮“转”成了辘轳,辘轳又“转”成了风车,风车又“转”成了水车,就这样转呀转呀,转过去了两千多个春秋。

在滕州寻觅“公输子之巧”的古井

“改邑不改井”(《易·井》)。江山易主,府县更名,井是不会动的。而今在滕州,城内的“三山夹一井”已不复存在,但方圆百里之内的蒋杭村、九老庄、欧峪村和凫山脚下的东深井、西深井、南深井三个村,仍能看到“公输子之巧”的古井。其中蒋杭井的品相、风格应为鲁班井,其他几眼虽不一定是鲁班执斧亲为,也是其嫡传弟子所建。

蒋杭鲁班井,位于隶属滕州市羊庄镇蒋杭村的村北,距市区十八公里。井深十一米,直径一米五,原井台高近半米,今已淤为平地。立于井台正中、井口正上是高约两米的“开”字形榫卯咬合的石质井架,一头一根长方形立柱,一上一下两根扁平横梁。横梁中间上下对应处分别凿有四个安装绞具的浅孔,横梁下的“人”字斜柱跨在井口正中。估计井架的设计者有两条初衷:一是作为提水机械的支架;二是担负加盖井亭的支撑。可惜当初嵌入两条横梁中间,举世罕见的石质滑轮已不知去向,风剥雨蚀的井柱上,斑驳可见的仅有“康熙五十二年十二月重修”的字样。

蒋杭鲁班井的“年轮”,谁看了谁都要大吃一惊。上层井口石一圈,挨挨排排,豁豁牙牙,三十八道沟,浅者半寸,深者寸许,犹如饱经风霜牙脱齿摇的耄耋之人,张开大口朝天诉说着咀嚼过的年华。第二层井口石槽沟的深浅密度,甚于上层,只因口径大于上层,故退后一圈,观者如不探身井口,则窥不清全貌。总之,就其上下两层井唇的磨损程度,叠加起来,没有两千多年的“高龄”,形不成如此老态龙钟的“牙口”。

临清舍利塔的传说

临清舍利塔的传说,近日入选聊城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临清舍利塔与通州燃灯塔、杭州六和塔、镇江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名塔”。舍利塔位于城北卫运河东岸,为仿木结构楼阁的砖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塔平面呈八角形,连长4.9米,外接圆半径6.4米,9层,通高53.44米,底门向南,基座条石砌筑,每层8面辟门窗,4明4暗。外檐砖木结构,陶质斗拱莲花承托。塔内设有通天塔心柱,对称转角形楼梯,可迂回攀缘,登临塔顶。


状态提示:名贤篇之鲁班(前507年—前444年)--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