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青春校园>中华古代名人录>君王篇之禹(前2081-前1978年)
这和孔子所说的“尽力乎沟洫”是大致符合的。《孟子.滕文公》中说:“当尧之时,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中华大地上的江河,大都是发源于西部,滚滚东流。不论水大水小,都不会是“横流”、“逆行”,只有在海侵时,海水由东向西倒灌,才会出现“横流”、“逆行”的现象。

5大禹婚事

提到大禹治水,不能不提到大禹的婚事。

《尚书·皋陶谟》记载了一段大禹的话:“予娶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这段文献后来被司马迁抄入《史记·夏本纪》中。这足以证明,古人把大禹的婚事看作一件大事。

大禹的父亲鲧因治水失败而被诛,这件事无疑给大禹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于是大禹把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治水的伟业。到三十岁时,大禹仍无暇顾及自己的婚事。有一天,大禹率领治水大军路过涂山,遇到了美丽贤淑的涂山氏,对英雄的崇拜,使涂山氏投入大禹的怀抱,他们缔结百年之好。大禹把涂山氏带到了自己的部族,在其部族活动的嵩山安下了他们的家。

但大禹忙于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已有身孕的涂山氏十个月未见到自己的夫君,难耐的思念使涂山氏下定决心,不顾山高路险去探望大禹。大禹正在嵩山之北的轘辕山开山凿石以通水道,他听到妻子要来,就派人告诉她,当听到鼓声时,才能前来会面。但大禹凿起的一块石头飞起,误中大鼓,大鼓发出巨大的响声,涂山氏欣喜若狂,来到工地。但眼前的一幕让她目瞪口呆,原来大禹为加快工程的进度,化身为黄熊正忙碌着。涂山氏满面羞惭而去,大禹见状,迅速现出人形紧追而去,至嵩山脚下,见妻子已化作一块巨石。大禹喊道“归我子”,一个婴儿破石而出,禹为其取名叫启。这段故事记载于汉代的《淮南子》中。嵩山启母石、启母阙至今尚在。

这段故事为大禹的婚事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但故事的核心即是禹娶于涂山,生子于嵩山。涂山在何处呢?历来有不同说法。但考察古代文献,我们认为涂山在嵩县境内。《史记·周本纪》记载有一句话:“我南望三涂。”《索隐》引杜预云:“三涂,在陆浑县南。”陆浑县旧址在今嵩县陆浑一带。据今人研究,三涂山即涂山。闻一多《天问疏证》说“涂山,本三涂,在今河南嵩县”,顾颉刚也有类似的论述。可见,几千年前大禹和涂山氏相遇的地方就是风景秀美的嵩县山区。

6陵与祭典

大禹陵是我国古代治水英雄、夏朝开国圣君---大禹的葬地,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南的会稽山,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是我国东南的一大名胜古迹。《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称:‘禹因病亡死,葬会稽。‘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确定,禹在位10年葬于会稽时为公元前2062年,距今已有四千多年。

据文献记载:尧舜时代,洪水泛滥,人民深受其害,禹受命水;‘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苦心劳身,历尽艰辛,终于治平洪水;继而大会诸侯于会稽,计功封赏。禹死后葬于会稽山,禹子启即位后,每年春秋派人祭禹,并在南山上建了宗庙;禹的五世孙少康即位,派庶子无余到会稽守禹冢,并建祠定居;秦始皇‘上会稽、祭大禹‘……现在禹陵附近的禹陵村住户多为姒姓,就是禹的后代,如今已传至144世。绍兴成为人们祭祀和瞻仰大禹的圣地。

大禹陵是全国祀禹中心。四千多年来,大禹陵总是俎豆千秋,玉帛相接,清庙巨丽,祭祀绵亘。历代祭禹,古礼攸隆,影响巨大。自公元前2059年左右,大禹子夏王启开端,祭会稽大禹陵已有定例,夏王启首创的祭禹祀典,是中华民族国家祭典的雏形。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上会稽,祭大禹‘。历代以来,由皇帝派出使者,帝沐赍礼来会稽祭禹者更多。到明代,遣使特祭成为制度。清代,康熙、乾隆又亲临绍兴祭禹。民国时改为特祭,每年9月19日举行,一年一祭。1995年4月2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和绍兴市人民政府联合举行了‘1995浙江省暨绍兴市各界公祭大禹陵典礼‘,承续了中华民族四千年来尊禹祀禹的传统,翻开了新中国祭禹的新的祭祀典章,公祭每五年一祭;地方民祭和后裔家祭则每年一次,绵延不绝。

大禹陵区由禹陵、禹庙、禹祠三大部分组成。禹陵面临禹池,前有石构牌坊,过百米甬道,有“大禹陵”碑亭,字体敦厚隽永,为明嘉靖年间绍兴知府南大吉手笔。禹庙在禹陵的东北面,坐北朝南,是一处宫殿式建筑,始建于南朝梁初,其中轴线建筑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壁、岣嵝碑亭、午门、拜厅、大殿。建筑依山势而逐渐升高。大殿为重檐歇山造,巍然耸立,殿背龙吻鸱尾直刺云天,背间“地平天成”四字为清康熙题跋。禹祠位于禹陵左侧,为二进三开间平屋,祠前一泓清池,悠然如镜,曰“放生池”。

大禹是华夏民族在神州大地奠基立国的一位伟大先祖。大禹的杰出贡献,对中国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以深远的影响。大禹陵庙几千年祀典相继,是后人学习大禹明德、弘扬大禹精神的明证,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举措,对中华民族起着无可替代的凝聚作用。大禹陵祭典的制度和礼仪,包括祭品、祭器、祭乐、祭舞和祭


状态提示:君王篇之禹(前2081-前1978年)--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