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陷世》新章节上传了,欢迎亲们前来收藏、订阅、打赏。
乡长交代完毕,又说了一些官话、套话,德志没有记住,他就离开了他们,去忙他自己的事了,据说是开会,但是开什么会,不知道,这是秘密,作为民间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好说,也不用猜,无非是为一件小事,争论不休罢了,最后还是要根据“一把手”的意见来处理。
蒋门神建议回到旅馆,他说:“到村里去,有点远,还有,村委会啥都没有,这里好歹还有一些茶水供应,比较舒服。”
客随主便,到了这座山,就要唱这座山的山歌,免得不能入乡随俗,坏了规矩,特别是苗族这些少数民族,更要小心,不要随便做主。
大家上了楼,主人很快就倒了茶水给大家,刚吃罢饭,喝点绿茶也是好的。
这里是绿茶基地,在来的路上,德志看到有不少的茶园,整整齐齐的,随着山势而变化,看起来比较舒缓,有点像美术里面的女人体,只不过是绿色的美人体罢了。
还有,就是一些修建得漂亮的茶厂,一处接着一处的,房檐下面堆码着一堆堆整齐的木柴。
开春之后,可能这些木柴就要起到大作用了,不是用来长木耳,而是用来烤茶叶,茶的工艺有很多年了,是一门传统的工艺,这里的人大多数都会烤,女的负责采茶,男的负责制茶,每年的茶叶收入是农民的一半,另外一半,靠打工收入。
至于种植养殖,没有什么收入,只是一般。种的东西比如包谷红薯大部分喂猪,少部分自己吃;养的东西是猪和羊,也是自己过年杀了,做成腊肉,或者将羊宰杀了,卖掉,后者腌制了,熏干。自己留着吃,或者给儿女吃,他们打工,带走,在工作的地方吃。都可以。制茶倒是比较来钱,遇到采茶的季节,他们也可以回来帮忙。
采茶是一种技术活,需要投入时间,而且不能用机器来操作。必须要用手,每年的春季,是采茶特别忙的时候,正在此时,有人说这是一个文化,采茶是一个非场重要的活动,也是茶农的收入的一部分。
听了他的介绍,德志心里明白过来,这个村支书可能没有人手,对村里的发展更是关心。特别是对水的需要。喊了很多年,处处都有这样的问题,可惜,没有人来帮他们,遇到德志这些人,他们就像见到了救星。
大家在尹懋的房间坐定,一边喝茶。一边等人,负责项目的干部还没来,听说那名干部在驻村,在村里蹲点,要发展白鹳村,没他不行。
乡干部比村干部高一级,姗姗来迟也不为过,这就是级别的特殊之处。
大家谈着闲话。蒋门神是行伍出身,当兵后复员到村里。后来因他在部队入党,表现好,是“五好战士”。后来参加自卫还击战,打越南,回到村里,被选为村文书,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成了村支书。他为人耿直,保留了部队的一些作风,对上级的任务,坚决贯彻执行,绝不含糊。
上级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也要按照错误的方法来执行,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
老百姓有点怕他,但又离不开他,离开他,就没有合适的人选,来带领大家往前走。和他在一起,他又要板着脸像训诫新战士那样训诫他们。村民又怕他,又恨他,又爱他,结果,当这个村支书就像吃了夹生饭,非常难受,可不吃又没有别的东西可吃。
他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符合计划生育,没有罚款,但是,他的媳妇身体不好,没有罚款,却将钱送给了医院,虽然送过去有点不甘心,但没办法,因着他老婆的病,拖垮了他,攒点钱,都奉献给了医院。
一双儿女度过了艰难岁月,都到外面打工,儿子大学毕业,分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单位,算是有了点积蓄,可以贴补家用,另外,可以为他们分担一些医药费。
他妻子得的是普通的妇科病,可这普通病,常年不好,也需要给医院捐赠。哪怕这个捐赠,是心不甘、情不愿的,这个难题一直纠缠他,多年过去,他还是没能解决,他爱她,甘愿为他守护,花再多钱也愿意,但是他没有多少钱,工资就是一万多一点,这是全年的工资,另外,电话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村里那么多人,有时候通知开会啥的,都需要用到电话。
但是,电话费的报销却成了问题,衙门多了,报销一张票要跑好几趟。
别人家都盖起了新楼房,他的房子还是老房子,和邻居相比,他要落后十几年,不是他老婆的病的缠累,他早就竖起来了楼房,而且比其他楼房都要高,都要漂亮。
听了他的介绍,三人唏嘘不已,不知道怎样安慰他,想不到,走了那么多村子,他还是一个穷支书。这是很少见的。
正说着,乡政府派来的干部进来了,他自报家门:“我是驻村的乡干部,负责联络工作的。我姓卜名向新,在乡城镇建设办公室工作,欢迎大家来我乡,支持白鹳村的发展。”
他说着话,伸出了右手,一看这情景,大家纷纷站立起来,和他握手,他向接见外国使节一样,如同中国的主席一般,象征性地和大家握手,那高雅的姿态,显得他非常尊贵,不屑和像农民一样的尹懋和余哥握手。
德志明显地感觉到他的不屑一顾,感到事情有些不妙。余哥的脸是黑,可这黑不是晒黑的,是天生就是这样的;尹懋的脸色不白,又不爱笑,老板着一张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