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科幻未来>红警之从废土开始>1585.第1568章 北约舰队覆灭

美军无法拦截头顶上并不存在的伊叙联邦卫星,唯有等待弹头再入大气层的时候,才有办法确认真假弹头,同时进行最后的弹道计算。

因为假弹头毕竟是假的,主要是用以迷惑敌人的中距反导能力,并无法跟随真正的弹头再入大气层。

此刻,所有的弹头,距离目标全都修正到距离预定攻击方位两百公里,垂直高度保持在九十公里。

以此同时,美军舰队的平面警戒雷达全都关闭,确保不会和相控阵雷达发生相互的干扰动作。

并且军舰上的水雾制造系统,也开始在军舰的四周披上层层的水雾,试图利用水雾的手段,来掩盖自己的舰艇踪迹。

这种手段确实是可以让导弹引导系统的图形匹配失灵,但是在导弹战斗部的微波扫描下,水雾如同虚设,完全无法影响到导弹战斗部的精确制导。

微波扫描探测不受其他电信号的直接干扰,难以通过电子干扰手段进行对抗,大型军舰体积庞大,长度在150-350米之间,是巨大的微波辐射黑体,容易与水面区分,这些都为多模态微波遥感制导创造了条件。

微波可能用于分析物体表面材料和温度,区分水面与船舶。还可以测量水面的表面张力波和重力波振幅,可能用于区分海面和舰艇尾流。

微波高度计测量弹头高度,弹载控制系统可根据与目标的相对位置来对照参考发射时装填的目标初始位置,排除其他舰艇。

美军虽然可采用舰艇喷雾技术来用水雾遮挡舰艇,但是即便如此,也无法模拟水面的表面张力波和重力波振幅,从而可以被微波所探测到。

然而对于美国海军来说,接下来则是一场豪赌,一场对于即将到来之命运的豪赌。

导弹距离目标只有不到两百公里了,而诱饵弹还在真正弹头的身边,可是美军也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一枚枚标准-3拦截弹快速的升空,垂直爬升往上,朝着大气层外面一百多个真假的目标飞去。

只有五分之一的弹头是真的,如果想要确保真正的安全,以两到三枚标准-3拦截一个弹头为平均数,那想要彻底击落天空中即将落下来的弹头,美军需要动用超过五百枚标准-3拦截弹。

别说美军舰队根本没有这么多的标准-3拦截弹,就算是有,也不可能来得及全都一口气发射这么多的导弹升空。

标准-3拦截弹的动能弹头的固体轨控姿控推进系统的末段变轨能力约为三千米,也就是说第sān_jí火箭发动机关机时必须将弹头送入与预定拦截点误差不大于三千米的轨道。

标准-3拦截弹一、二级火箭分别工作九秒和四十秒,将导弹加速到六马赫,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在大气层外启动,采用指令修正外加gps制导,通过两次点火将动能弹头加速到十二马赫并对准目标。由于火箭推力有限,标准-3拦截弹只能采用垂直爬升的方式到达一百公里以上高度,而这一爬升过程至少需要一分钟。

这时候的北约印度洋舰队,已经完全没有时间了。

从发现诱饵弹目标到发射导弹,整个过程必须不能浪费哪怕一秒钟。

是不计成本的拦截,还是精确拦截,都需要在一瞬间做出决定。

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尽可能的发射最多的导弹,但是美军相控阵雷达也不是零延迟,锁定一个目标到计算之后发射导弹,整个过程最少需要八秒的时间。

而且拦截这样的目标,每一颗弹头都需要进行目标计算。

同时跟踪,同时锁定高威胁的目标,这是相控阵雷达的基本功能,但是对于速度达到二十五马赫的导弹战斗部来说,这样的功能,也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因为拦截弹发射后,相控阵雷达还需要继续跟踪目标。由于其在四百千米距离的横向定位误差高达将近二十千米,无法满足拦截弹头的制导修正的三千米需要,必需根据连续获得的目标数据来修正雷达误差,从而减小目标弹道预测半径。

因此当标准-3拦截弹爬升到大气层外面,启动第三.级火箭发动机,抛弃导流罩,红外探测器搜索目标时,反舰弹道导弹战斗部高度已经低于六十千米,标准-3拦截弹头并不具备在大气层内高速飞行的能力。

当军舰上的美军发现,所有的拦截弹全都连目标的影子都没有看到时,所有人都很清楚,拦截已经失败了。

这时候,就算是他们再不愿意看到,也都要面对最后的拦截努力了。

此刻的导弹战斗部,也完全从美军军舰上的雷达消失了,不过所有的美军士兵,也全都是屏住呼吸严阵以待。

这是狂风暴雨之前最后的宁静。

战勤中心的美军士兵,都很清楚,导弹战斗部之所以从雷达上消失,并不是因为导弹被摧毁了,而是很自然的一种现象。

任何东西以极快的速度进入大气层的时候,在与大气层剧烈摩.擦的时候,雷达都是无法发现该物体的。

因为弹头在重返大气层的过程中将遭遇等离子体形成的黑障,这既妨碍了弹头搜索目标,也保护弹头不被舰载雷达发现。

等离子体的密度必须超过空气密度的百分之二十才能够起到阻碍雷达探测的目的,由于产生的等离子体数量有限,随着高度降低空气密度增加,黑障通常在五十千米左右高度消失。

所以很多国家的末端拦截导弹,主要作用都是在8-50千米高度进行拦截。

而且基地的反舰弹道导


状态提示:1585.第1568章 北约舰队覆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