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父亲生病的第六年,我十岁。
那段岁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的家族以极快的速度衰败下去了。
我父亲的父亲,我的祖父是一个小领主。在他年轻的时候跟随先王在南方在沼泽地里作过战,当时帝国乱得一团糟,南方的省份陆陆续续的宣布独立,并且彼此结成了盟邦。其实这不能埋怨别人,帝国的税收在当时过分到了一个无可附加的程度。因为列王信奉着一个教条:疲惫的百姓将难以动摇国王的统治,为了让他们疲惫,就对他们课以重税。
我的祖父,一个贵族,对这种统治感到非常的遗憾。他来自南方的山区,那个地方的多是移民区,帝国的影响力到那里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仅仅成了少数贵族用来维持统治的幌子。事实上帝国也仅仅把南方视为帝国的一个收税区-----能为帝国带来税收已经足够。
在一个世纪前,南方的省份对帝国的税收贡献超过了北方,而北方的人口是南方的三倍,可以想象南方被盘剥成了什么摸样。终于,一个南方平民领袖说服了一支当地民兵,驱赶了北方的一批税务官,又接着赶走了第二批和第三批。帝国愤怒了,给南方的贵族下达了命令,让他们协助税收。那些南方贵族,其实只是一些大点的庄园主们,早就对重税政策不满,他们敷衍了帝国的使者,私下里却支持着地方上对北方佬的驱逐,甚至与叛军和抗税的农民达成了协议。
过去一个农民一年要为帝国上交22个第纳尔或者值这么多钱的任何东西,现在他只需要给本地的贵族们上交10个第纳尔,就可以像过去的法律规定的那样,“你可以在你的土地上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这样,一个农夫像往常一样工作,一年就可以省下12个第纳尔,这可以为他添3只羊,两只母羊,一只公羊,当然,我说的是羊羔。
而另一方面,南方贵族们本来只是负责“为吾王守南疆”,一个农夫上缴的22个第纳尔,他们只需要尽自己的义务,把它们送到北方,然后等待北方诸君们慷慨的赠与----每1000个第纳尔,给他们返还50个。这相当于在一个农夫身上,他们差不多只能拿到可怜的一年一个第纳尔。现在他们可以拿到10个,而要做的就是一方面默许农夫们继续驱逐北佬,把钱交给自己;另一方面,他们还要不断的给北佬大官们解释现在民怨沸腾,实在是一个第纳尔都收不上来。
这种情况持续了3年,这期间帝国奢靡的开支一点没减,而南方的税收几乎萎缩到了以前的七分之一,这些南方卸下的负担毫无疑问被北方的居民承担了。享受了低税政策几百年的帝国中心地区的居民们愤怒了,当局给出的解释很简单:“南方人的叛乱增加了你们的税款。”
几百年来,同胞之情早就消弭了。北方人在愈加贫困的生活中,和在帝国的有意引导下,对南方的憎恶到了无可附加的程度。
南方的贵族很快收到了一份比以往的通牒正式的多的通牒,或者不如说是警告。“如果你们不能恢复以往的秩序,那么我们可以带来一万名士兵来帮你们恢复。”南方的贵族们集体商议之后,热情的接待了钦差大臣,然后给了他大笔的贿赂------以往这一招很有效。这一次,钦差默不作声的回了北方,把重重的钱袋子丢在了国王的面前,“陛下,用这些钱购置兵器吧。”之后他详细的向国王解释了过去的钦差和当地贵族之间的“交易”。国王震怒了,一夜之间逮捕了5名高级官员,其中2名当晚就被处决了。第二天,帝国的军械处大臣收到了一份订单:“铁剑,1200把;盾牌,3000面;盔甲300幅;标枪,9000枝;皮革,4000包;长矛,2000枝。其余物品,等待通知。”
秋天麦子成熟的时候,先王集结了一支由4000平民组成的军队,匆匆武装完毕之后开始向南开拔,在蓝水河边会和了等待他们多时的1200名弓箭手,并且在下一个城镇合并了300多名骑士和他们的400来个侍从,这些骑士由各地的领主直接派出,有些就是领主本人。直到许多年以后,蓝水河到乌克斯豪尔之间的人都记得大军开动的模样,铠甲铮明,缨簇鲜亮,长矛丛丛,战马萧萧。
一路上,各种对南方不满的平民,投机雇佣兵,甚至是乔装打扮的土匪,纷纷看中了对南方开战的机会,加入了先王的队伍,到了南北交界的山口的时候,先王的军队甚至超过了1万人,这在巧合之中对应了先前的那封通牒信,“如果你们不能恢复以往的秩序,那么我们可以带来一万名士兵来帮你们恢复。”
那种时刻,南方的领主们被迫做一个抉择,要么重返帝国的怀抱,要么为了保护现在这种更有希望和尊严的生活而战斗。
我的祖父是一个在学校里长大的学士的侍童,那位学士一生都生活在对古老帝国的敬畏之中,从三年前南方“秩序崩坏”以来,那位学士就闭门不出了,仿佛生活里的灯都熄灭了。这期间他的身体越来越差,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传来先王亲征的消息给他打了一剂强心针,也要了他的老命:他在一个寒冷的早晨穿上了冰凉的盔甲准备去先王军前效力。
我的祖父在他消停一点后哄他脱了铠甲,让他回房休息。从那天起,他开始发烧,到第六天烧退了,不是因为他恢复了,而是生命燃尽了。
又支撑了两天之后,学士突然感到了从没有过的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