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青春校园>珍珠记>第四十三章 戏夜惊魂

夜色渐浓,天色并不很好,云层压的厚厚的,遮住了星月,因此显得比平时更加暗些,许是要下雨,所以外面到并不很冷。不论是花园小径还是曲折回廊,每隔几步就点了盏宫灯,一路上到也并不难走,只是可惜了这御花园的美景,不能一窥全貌了。明珠牵着珍珠走在韩氏身后,闻着满园的花香忍不住朝那黑暗中望去,在灯火照耀下探出的花枝或娇艳、或含羞、或张扬、或清婉,围绕着橘色的光晕,到也别有一番风情。

戏台搭建在御花园最西侧的假山上,名曰彩衣亭。取老子彩衣娱亲之意,是先皇为孝贤皇太后所建,相对而建的是一栋三层半月形观戏所,名唤聆澜馆,第三层比彩衣亭所在的位置略高一些,第二层则比彩衣亭略低一些,但观戏的角度却是正好,现在皇上携一帮大臣已经上了三楼,丽妃则带着女眷们坐在二楼,随着数十串宫灯在彩衣亭两侧竖起,大戏正式开锣。

今天唱的是蟠桃寿宴,一出很常见的戏,讲的是一只受伤灵猴被农妇救治收养后,感激农妇恩情,以农妇为母,在农妇年老后的一个寿辰从天庭偷来蟠桃为母贺寿的故事。这个话本在大齐也算是老段子了,并不算稀奇,但就像是春晚的“欢乐今宵”一样,很多人都喜欢在生日的时候看这出戏,且听说这回为了老戏新唱,在灵猴偷桃的这场戏中加了不少武戏,应该更为热闹。

杨筱儿原本还吵着要和珍珠溜到御花园玩儿的,但戏刚开场,一只右脚受伤的小猴子便吸引住了她全部的注意力。这戏班到确实有些大胆,居然敢用真猴子来扮演幼年受伤的灵猴,猴子自然不会演戏,但在这种阵仗下,它表现出来的惊慌失措和恐惧犹疑却恰合了灵猴的处境,妙的是不知道班主用了什么法子,这猴子虽然害怕却在这么嘈杂的环境中仍旧安静的呆在“乱石”上,并没有跑跳嘶吼,而婉转哀怨的弦乐声配合的也恰到好处。听到楼上传来了笑声,知道皇帝大约也很喜欢这个噱头,丽妃也高兴的弯起了嘴角,大皇子妃则在一旁大叹惊奇。

戏班为了这出戏想来确实是花了心思的,不仅幼年灵猴用真猴子扮演,少年灵猴也是专门用了个七八岁的大眼睛男孩来扮演,男孩虽然很瘦,但爬上爬下,抓鸡扑兔,把少年灵猴的淘气演绎的活灵活现,逗的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听见大家的笑声,小灵猴还得意的朝着聆澜馆这边撒泼扔鸡毛,鸡毛那么轻又怎么可能扔的过来,他爬在彩衣亭的栏杆上气的直跳脚,却惹的大家又是一阵哄笑。

鸡毛没扔过来,三楼到先扔了一把东西过去,在灯光下闪闪的,看着像是金瓜子,但金瓜子很轻,扔的人臂力也有限,只有一半扔到了对面栏杆处,那小猴子到是很精明,半个身子挂在栏杆外伸手去接那金瓜子,接到了就高兴的直翻跟头。三楼又传来了一阵大笑,想来那是皇帝赏赐的了,丽妃娘娘此时也很有兴致地抓了把金瓜子扔了过去,只是连皇帝都扔不过去,更何况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到是引的聆澜馆下伺候的宫女太监们哄抢一通了。

皇上和娘娘开了先,大家也都起了兴致,一时间扔银子的,扔铜钱的,扔糖果的基本上是手里有什么就扔什么。这一层数王翎染玩儿的兴致最高,仗着自己学过武艺,臂力强些,比其他人扔的远,拿到什么都扔过去,要不是她母亲阻止,她恨不得把自己身上的香囊也解了扔过去,平日里最好玩儿的杨筱儿到比她要节制些,她挑了些身边果盘里面的葡萄扔了过去,偶尔有一两个扔到戏台上,便乐的直拍手。

明珠则从荷包里取了几锭银子,给了珍珠一个,银子到底要重一些,再者明珠学过射箭,也有些臂力,很轻松的扔了过去,小猴子看到这金子银子最是高兴,跟斗翻的也更起劲儿。珍珠到底人小,使了劲儿还是没能扔过去,摸摸自己的小包,里面也有一些碎银子,但是分量比不过明珠给的,估计也扔不过去。扔的东西多了,戏台上小猴子从一开始的手舞足蹈变成了左躲右闪,不小心被砸痛了脑袋便一屁股坐在了戏台上撒泼发火起来,逗得大家更是笑声一片。

随着“咚咚咚”的堂鼓声响,戏终于到了高潮,灵猴长大了,农妇也老了,为了让年迈的农妇能长生不老,灵猴上天庭盗取蟠桃,但终于还是被天兵天将发现了,扮演灵猴的武生武功不俗,十来支花枪在空中飞来飞去,他时而避过时而挡回,真真一丝不差,同时他又要演出灵猴顽劣,打架全无章法的野劲儿,大家又是一阵叫好。珍珠虽不懂看戏,但对这些苦练十余年,凭本事吃饭的人还是很尊重的,搁现代这些都是国家级演员,艺术家呢。

彩衣亭里演的很热闹,聆澜馆里看的也很热闹,连老天爷似乎也要赶来凑热闹似的,竟打起了秋雷,不一会儿还下起了小雨,因彩衣亭里正演到精彩处,且雨也并不大,所以并没有人下令停演,戏班也很有经验,锣鼓声敲的更响了,乒乒乓乓地穿过雨幕很清晰地传了过来,武生们也演的更加卖力,花枪在他们的手中、脚下快速地传递着,旋转着,仿佛有生命一般指哪打哪儿,“轰……”随着一声巨响,远处一道闪电撕裂夜空,把这黑色的夜幕照的通明,大家都被吓了一跳,看向天空。

“危险”一个熟悉的男音从楼上传来,女眷们这才从闪电的惊吓中回过神来,“啊!”已有女眷看到从彩衣亭


状态提示:第四十三章 戏夜惊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