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穿越重生>浴火重生西路军>第六百零八章 暗中准备

黄世英也曾经是有报国之志的热血青年,北方保定军校关闭后,他也和大部分青年一样投考阎锡山创办的山西军官学校,接受了两年类似于日本士官学校的正规军官培养,是有知识、有素养的正派军官,毕业后因晋绥军中相当排外,遂投奔了老乡董振堂加入西北军。

中原大战后西北军解体,孙连仲带一部分部队投蒋被编为26路军派到江西剿匪,九一八后希望北上抗日遭到拒绝,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黄中岳等一万七千人举行宁都暴动加入红军,成为赫赫有名的红五军团,他作为炮兵排长随同连长张振宇起义,渐渐接受了革命思想的熏陶和战火的洗礼,提升为连长,跟随董振堂参加长征转战各地。

他真正的成长是在陈海松救援红五军团以后,并不精通军事战略的陈海松像变了个人似的带着他们这股残兵一步步扭转了战局、拯救了西路军,在这个过程中经常性的战术研讨、新颖的军事思想极大地拓展了他的视野、开启了他的军事才华,成为独当一面的指挥员。

只是以前红军里讲服从听指挥他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想,生怕步了季振同、黄中岳等人的后尘,自从陈海松来了以后所思所想完全是抛开了政治教条,站在国家的立场上谋民族之福、解民众之难,机智灵活地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让有同样愿望的他坚定地站在陈海松一边。全力以赴地组织兵力、占领要地、稳步推进,把他的战略设想变成现实。

这次行动对中华民族来说意义重大,然而刚刚走上独立自主道路的中国革命武装思想并不统一,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论和泄密。他一直是暗中调集力量,使用陈海松提拔重用完全可以放心的西路军干部执行此次任务,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反复强调战役动机。

“大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苏联的所作所为完全是站在本国利益基础上的,他扶植乔巴山为了控制蒙古、扶植盛世才为了控制新疆、扶植光复会是为了控制朝鲜、扶植抗联是为了控制东北,毫不顾忌中国的利益,强行输出革命,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领土野心。

现在他投入重兵前往边境作战根本不是为了中国抗战的需要,而是为了维护他在蒙古获得的控制权和实际利益,不想被日本军国主义抢去被迫予以还击。不想在日苏对峙中落于下风。从而捍卫它在远东获得的领土的安全。他很清楚日本对远东垂涎已久虎视眈眈。

一百年来中国丢了远东、伊犁、安南、缅甸、琉球、朝鲜、台湾,所有的执政者似乎对此习以为常,一旦危机来临总是拿着国土、银两息事宁人苟且偷安。将我们的藩属之地拱手相让,把内地中原置身在列强武力直接威胁之下。这样的软弱态度助长着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他们知道只要露出獠牙、显示一下实力中国就会退缩,所以大家看到了满洲国、蒙古国的存在以及即将出现的新疆国、西藏国,很有可能出现的宁夏国、青海国、西康国。

中国还有多少土地可以这样糟蹋!中国真的不需要这些屏护内地的战略重地吗?

陈海松司令员告诫我们一个不维护自身领土主权完整的民族是堕落的民族,一个不维护民族尊严的政党是可耻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新型的政党必须把维护国家民族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八路军作为中国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必须把保卫国家领土完整作为根本任务。

我们在内地中原打鬼子是在保卫国家,确保边疆地区安全、打击分离主义势力、收复离散国土更是对苦难中的国家、民族的巨大贡献,不能因为偏远落后、敌人力量强大、我们没有群众基础就放弃自己的职责。那我们和无能的国民政府、国民党军队有什么区别?

陈海松司令员已经对边疆地区的收复做了周密安排,张峰南洋军数千人已经进入安南、缅甸等南洋地区,华东军区数百人已经潜入台湾、华南军区百余人进入琉球,毕占云河西守备部队数万人进入新疆,西北特战大队在西藏建立了基地,接应回汉商人和武装人员进入藏南和尼泊尔,晋绥军区数千蒙古族骑兵进入蒙古各大城市,控制了东南边境地区。

咱们东北军区也没闲着,重新编练后的何大成、崔庸健朝鲜独立旅六千多人再次杀进朝鲜,目前已经在熙川、长津一带建立稳固的根据地,人员发展到两万左右开始编练地方部队,柳万熙、杨俊恒、崔佑乾带领几个精干独立营深入到内陆袭击了平壤、咸兴、汉城、大田、大邱的敌伪政权、煤铁矿山、交通运输线,让恢复中的20师团疲于应付,沉重打击了日本的殖民统治、震慑了敌伪势力,鼓舞了当地民众,中国军队的进入宣示了中国的主权。

至于蒙古同样是我国的神圣领土,不能因为是在苏联的控制下就予以放弃,八路军是共产党军队更是中国军队,无论是谁只要他危害中国的利益都是我们的敌人,都是我们对付的目标。因此在这场冲突中我们不能作壁上观,不能任由帝国主义在中国国土上任意妄为。

既然他们要彼此争斗我们就要利用他的矛盾、激化他的矛盾,把小冲突变成大冲突,变成他们彼此都不肯放弃却又无法承受的战争灾难,而我们则要参与进去成为矛盾的激化者,逼着他们大打出手、两败俱伤,从而达成我们的战略意图,收回兴安岭以西整个蒙古地区。

这就是陈司令员的作战原则和


状态提示:第六百零八章 暗中准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