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明静的曾爷爷是景德帝年间的秀才,后面因屡试不第就散了继续考科举的心思。只得把心思寄托在了唯一的儿子,也就是傅明静的太爷爷傅志远身上。好在太爷爷傅志远打小聪颖好学,更是在十一岁的年纪就中了秀才,只可惜不到几年,就发生了著名的“五王之乱”,以至于朝廷和社会很是动荡了好几年。
也正是因为这场动乱,使得傅家,也就是傅明静曾爷爷和太爷爷傅志远这一家不得不背井离乡的逃难。也因这场动乱之故,傅家家乡原本的祖宅也是一夕之间尽数被毁。而傅明静的曾爷爷爷也因此,而在迁徙的颠沛流离中受了风寒病死在了赵家湾,傅家因此在赵家湾停留了下来。而傅明静曾爷爷的丧事,也因有赵家湾的乡邻善良热情的帮助下,被妥善的安葬在了赵家湾这片土地上。
等朝廷终于平定藩王之乱,社会也开始恢复并逐渐稳定下来。傅明静的太爷爷,也因这场动乱落下了身有寒症的病根。傅家仅存的积蓄在办完傅明静曾爷爷的丧事后,已所剩不多。
傅老太爷为了报答赵家湾乡邻的热心相助之恩,答应留下来帮助教导赵家湾的蒙童,傅家就是这样定居在了赵家湾。
后面在傅老太爷的努力和赵家湾乡亲们的帮助下娶妻生子,也才有了后面傅家这几辈儿的人。
傅老太爷娶妻生子后,也确确实实的过了好几年的好日子。只可惜傅老太爷身体后来一直有些不好,拖了几年,终于还是在张家湾病逝了。傅家因此就留下了不到三十的寡母和两个孩子。大的女孩不到十二岁,最小的男丁,也就是傅明静的爷爷傅成才,当时还不到十岁的年纪。
至于这个不到十二岁的女孩,也就是傅明静应该称呼的姑奶奶,却是从来没听家里人提过。
这傅老爷子虽然之前也跟着自己的爹傅老太爷读了几年书,也算识得不少的大字儿。到底是家里条件有限,除了傅老太爷在世时,傅家原先所剩不多的家底,盖的五间宽敞气派的青砖大瓦房外,就只剩下两亩不到的田地。傅老爷子小小年纪就失了父亲,房子不能卖,又只有两亩不到的田地,除去杂税,连养活家里人都是问题。这样的光景自然也没办法继续进学堂读书了。而傅老爷子这想读书参加科举的心思只得歇了下来。
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傅老爷子凭着自己读过几年书,并且识字的长处,在县城里的一个大户人家的酒楼里当学徒。因脑子灵活,人勤快又好学上进,又学得了一手好算盘,再加上本来就识字的缘故,渐渐的被提拔做了大酒楼的帐房先生。
这帐房先生一做就是十几年,中间有人说媒,就娶得是附近镇子上的姑娘杨氏。然而士农工商,在傅老爷子的心里这帐房先生的活计,终究是听人差遣替人做事的贱役,耕读参加科举才是成家立户的根本和体面。
那时因茶楼的生意好,傅老爷子临走的时候到积蓄了不小的一份银钱。傅老爷子眼看着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心里很是高兴。就带着城里娶得媳妇生的儿子和女儿回到了赵家湾。然后,就张罗着买田置地,把读书参加科举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子们身上,一心想着供养儿子们读书,希望借此能改换门第。
只可惜好景不长,这娶得城里的媳妇杨氏,也就是傅明静的亲奶奶。亲奶奶到是给傅老爷子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也就是傅明静的大伯傅盛礼和大姑傅盛梅,还有傅明静龙凤双胞胎的爹傅盛江和二姑傅盛兰,以及傅明静的三叔傅盛海。只可惜这亲奶奶在生傅明静的三叔傅盛海时,难产而亡。
傅老爷子因此还抑郁了很长一段时间,越发不待见这个刚生下来没多久就死了娘的三儿子。在为发妻三年守制期满后,隔了一年,村子里有人做媒把邻村的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的寡妇给娶了过来。
这位后面娶过来的,也就是傅明静现在的奶奶朱氏。都说娇妻娇妻,虽然傅老爷子娶这朱氏过来之前是个寡妇,但耐不住人家当时年轻啊!娶过来的时候还没生过孩子呢!因傅老爷子二婚的时候已经是快四十的人了,本身就比这个后娶的小妻子大了十几岁。再加上前面死了的妻子留下的大大小小五个孩子,傅老爷子觉得自己一个大男人还拖着五个孩子,年纪上又大了人家许多,就觉得很是亏欠了自己现在的媳妇,所以好多事情都是让着她,不与她计较。
这朱氏起先嫁过来的两年,因为没生孩子,底气不足,所以刚开始对前一任生的孩子都还算不错。大家因此也都觉得她是个贤惠人,但随着后来她第一胎就生了个儿子,沿用‘盛’字派,取名傅盛明,这下子朱氏的腰杆挺得更直了,头抬得更高了。傅老爷也是高兴不已,觉得自己都到不惑之年了还得了个幺儿,心里也很是高兴受用不已。
这朱氏到也争气,刚给老爷子生了个儿子没多久,隔了一年又给老爷子添了个女儿。沿用梅兰菊字,取名傅盛菊。这下,把老爷子直乐呵的嘴角直弯上了天。从此对朱氏,和她生的两个孩子更是溺爱非常,着紧的不行。这样的日子久了,这朱氏俨然就成了整个傅家说一不二真正的掌权女主人。
------题外话------
本人新手,第一次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