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之天下使>第一卷 帝国末路 黄巾之乱第三十三章 决战清河(四)

张燕溃退的时候,平安岭山口近两万官军与黄巾军也在血战不止,张梁下令部下分成两班,一班抵挡官军,一班吃饭休息校园全能高手。

张宁看着山口惨烈的战况,心中无限凄凉,张角刚才,黄巾军就落魄成这个样子,亲兵营也只剩下千余人,还正在前方与官军血战,也不知道能活下多少。

张梁的一个亲兵端着粟米粥来给张宁,然后就退下了,张宁看都没看一眼,只是继续关注山口的战况,偶尔还思念一下那个男人,心想,若是那个男人在这里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呢?

张梁和手下的士兵吃了饭,见山口攻势猛烈,就立刻派遣手下去支援。山口官军在刘、赵二将的指挥下拼命地往山口冲击黄巾军阵地,战况极其惨烈,眼看防守的黄巾军就要顶不住的时候,张梁派遣的援军上来了,一时间黄巾军士气大振,换了一部分士兵下去吃饭休息。

官军眼看这一波进攻又要失败,准备撤退的时候,刚上阵地的黄巾军纷纷倒地捂着肚子呕吐不止,样子极端的痛苦,阵地上的黄巾军一阵的骚乱,官军见状不再撤退,又趁机杀上来,刘、赵二将也是立刻将大部分兵力投入进来。阵地上的黄巾军瞬间崩溃。

不远处的山头上,张梁捂着肚子不停地呕吐抽搐,张宁在不远处看到这一幕惊呆了,一时间不知所措,就在这时,远处山头又一股官军,数量约四五千人杀将过来,正是那崔秀的残兵,整个平安岭黄巾军顿时大乱,没有了指挥,被前后夹击,瞬间崩溃。

张宁见到这一幕赶紧起身朝着刚才撤下来的张角亲兵跑去,张角亲兵还剩不足千人,见到张宁到来,顿时士气一振,无论如何有了主心骨了,杀敌的勇气也增加不少。,奈何对于平安岭的战场来说,杯水车薪,实在不足以力挽狂澜,前有狼后有虎,黄巾军一片混乱。

崔秀不断地给属下打气,宣传狼毒草得厉害,士兵们也多少都知道一些,看到很多黄巾军痛苦地倒地抽搐,心中很是喜悦,也不像之前那样看到血就发懵了。

张宁指挥着亲兵往崔秀方向突围,奈何崔秀手下极其猥琐,四千多人,包成五六个大团不分开,只是挡着去路,有黄巾军靠近立刻就旋转轮番攻击,一时间竟是无可奈何。崔秀心中很是得意,自己也算是一员智将了,用毒灭了一万多黄巾军,如今又用四千不入流的杂兵成功阻截黄巾军退路。

平安岭内一片混乱之时,皇甫嵩将黄巾军大营攻破,留下两万士兵剿灭残敌后,又亲率一万步兵迅速追击张燕,杀得张燕一路败退,损兵折将,在抵达平安岭山口时,发现山口战况激烈,于是带着人马向山口冲去,皇甫嵩在后面紧追不舍

整个平安岭杀声震天,岭内河谷狭窄的空间内官军与黄巾军混在成一大片,河谷南边是皇甫嵩的军队堵住了山口,河谷北边是崔秀的四千地方军,夹在中间的则是张燕、张梁、张宁和官军刘、赵二将。

皇甫嵩今天是下了狠心,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一定要歼灭这波黄巾军,杀死张梁,否则不光是冀州后患无穷,自己也面临朝廷同僚们的参劾,那帮白痴不看过程只看结果。所以,官军接到死命令,疯狂地冲击黄巾军,黄巾军为了逃命也是拼死抵抗,当真是生死相搏,惨烈无比。

奈何黄巾军群龙无首,张梁中毒倒地,生死不知,一半多的黄巾军士兵也是中毒倒地,官军路过时上去就是一刀,好不怜悯。唯一有些组织的就是张宁率领的近千的亲兵了,在奋力突围着,可惜崔秀将四千多官军布置的就像几只靠在一起的大刺猬,将本来就不宽敞的河谷给封死。

张燕军一路败退,前面有刘、赵二人的一万多官军挡路,后面有皇甫嵩追杀,手上的残兵已不足八千,张燕见大势已去,悄悄的换了装备,带着百十名亲兵渐渐的脱离战场,向平安岭山上逃遁。张燕军失去主将指挥后,不到一刻钟完全崩溃,刘赵二将压力大减后,整军向着张梁军残部冲击,黄巾军最后的抵抗念头被击溃,土崩瓦解。

就在这危急时刻,庄少游带着一千余骑兵从河谷外奔驰而来,远远看到崔秀的官军,立刻停住迅速掏出弓箭来一顿射击,崔秀的阵形是对着谷内的黄巾军,对背后没有什么防范,根本不可能知道后面竟然还有黄巾军,本来兵员素质就不高,一下自被击溃了两个圆阵后,终于抵挡不住,让开河谷道路,向两侧逃散。

张宁率着千名亲兵看到庄少游后,心中狂喜,接着就晕过去了。周围亲兵将她扶起,庄少游见状赶紧拍马上前,一把将张宁抱起,放在马上,然后询问了亲兵一下目前战况,知道时间紧迫,立刻带着一干人等迅速离开,亲兵在前步行加速逃离,骑兵殿后用弓箭压制,慢慢得撤出了平安岭河谷。

庄少游带着步行的亲兵走不快,出了平安岭后才行了二十里就已经晌午,一行人寻了处山头高地埋锅造饭,煮起马肉干,吃得不亦乐乎,颇有劫后余生的感觉。

平安岭经过一上午的激战,官军终于将谷内顽抗的黄巾军残部全部肃清,俘虏一数千人,张梁昏迷中被俘,后来被指认了出来,皇甫嵩见俘获了张梁心中欣喜,不过听到崔秀的汇报后面色立刻又阴沉了下来。

又是那个少年恶魔!横插一杠,否则张角的女儿也跑不了!

皇甫嵩思量片刻后称赞了一下崔秀的功劳,然后派人往河间和渤海


状态提示:第一卷 帝国末路 黄巾之乱第三十三章 决战清河(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