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玄幻奇幻>名门嫡恨>第一百四十八章 美人2

王清看了看大兄,谢先生之所以要投靠过来,就是为了这个低着头的孩子。于是王清轻轻摸摸那颗小脑袋,然后蹲下身子,看向那个孩子,小孩子眼中闪过害怕的神情,把头低的更低。王清微楞了一下,原来如此。这孩子明明是个男孩子,谢先生应该不会介绍错孩子的性别,但却长着一张男生女相的脸,此刻吓得有些泪光点点,更加像个漂亮的小姑娘。

这时王澈、王潞他们几个围过来了,王澈手里还抱着白白胖胖的小孟瑜,“阿姐,这是谁啊?”那个小身板在温暖的春风中还有些瑟瑟发抖,好像受了不少欺负似的。

“大兄的第三个徒弟,谢克己。”王清站了起来,这时孟瑜伸手要王清抱,“姑姑,姑姑”,王清接了过来,“阿瑜,今天高兴吗?”说着摸摸他的胖脸蛋,“高兴。”孟瑜伸出两个胳膊抱住王清的脖子,他已经习惯这种生活,早逝的父母亲在他的印象中更多的是两个牌位,而王家人已经成为他的真正亲人。

这时候柴海宁已经轻轻拉住还有些发愣的谢克己的手,笑着说:“我叫柴海宁,是师傅的第二个弟子,也就是你的师兄。”明显的谢克己更加能接受小孩子的善意,眼泪已经收回去了,小手紧抓着柴海宁,露出有些羞涩的笑容,显然周围来了和他年龄相仿的孩子让他都高兴了几分。现在谢先生把他交给王清,他还是有些害怕的,现在有其他友善的孩子在,他也放心多了。

此刻谢先生正在向县令辞别:“多谢大人的照顾,现在克己已经蒙承安公子收为弟子,”县令闻言一愣,想不到谢克己竟然能拜承安公子为师,于是他的神色中露出些疑问,就听谢先生接着说:“也是祖宗保佑,还能碰上多年不见的世交故旧。”

县令这才想起来,先生姓谢,难道就是那个想当年在东晋,司马皇族曾说过要一起共掌天下的王谢中的谢家,如果是这样的话,王谢两家可的确是世交故旧了,那么承安公子收下谢克己也就是理所当然了。

县令大人突然间很想把自己女儿定给谢家童子,只看他的师傅,就不会太差。谢先生已经出声了,“大人,谢某走后,要怕是上头会有人来查,大人可以实话实说。反正那两个狂徒来的事应该知道的人不少,所以谢某的走也是理所当然,不会牵扯到大人。”县令大人闻言就如同一盆凉水浇头,原本有些狂热的脑袋清醒过来,自个儿怎么能忘了皇帝陛下的密旨,这承安公子是只可远观,不可近交的。要是皇帝陛下知道自己成了承安公子的弟子的岳父,会不会要考虑自己是否忠实于皇帝陛下?甚至于找个机会把自己给除了。他一边脑补一边擦冷汗,同时暗自庆幸自己的提议还没有说出口,谁也不知道。

谢先生早就看透他的心理,不是他看不起县令大人的女儿,以他们夫妻两个的资质所能教育出来的人,根本不行。这次之所以能够从县令那里脱身,就多亏县令夫人挤兑。有两个狂徒也不知道从那里知道谢克己的漂亮,要自己把侄儿交出去,这怎么可能?于是就在两天的夜里,好几个仆人都受了伤,甚至连捕快都出动了,才保住了侄儿。县令夫人出面要求自己搬出县衙,谢先生一怒之下,决定跟着王家走,这才有了刚才塞纸团的动作。

谢先生一看就知道县令原本的打算放弃了,暗自撇了下嘴,自己也算是给县令大人当了不少时间的幕僚,出谋划策,也算是尽心尽力,结果一有点风吹草动,县令大人就夯不住了,连恶人都是他夫人当的。县令夫人的背后就站着县令大人,以为我不知道啊!县令大人真的是好手段,连做出赶自个的事情,都让夫人出面,毕竟做母亲的更担心自己孩子的安全。真是让人恶心,还有没有一点读书人的骨气,谢先生心中腹诽。现在一拍两散,也算是尽最后的本分,又打上克己的主意,这绝不可能。相传王家兄妹都在娃娃亲上载了跟斗,绝不会允许自己人定什么娃娃亲,这可是经过小镇人证明的。

谢先生可是听说了,这王家简直是镇子里最大的香饽饽,甚至于有人想定下所谓的娃娃亲,当然遭到严词拒绝,被毫不客气的赶出门,简直比到了年纪来提亲的所遭到的拒绝粗暴了n倍。于是后来人们特地查了一遍,这才发现,我去,合着王家兄妹都倒霉的碰上了不靠谱的娃娃亲对象的抛弃。

不知道有多少人骂那不长眼的未婚妻(夫),胆子很肥啊!竟然敢抢先一步抛掉这么牛叉的人物,所以都死得比较惨。那个未婚妻虽然看上去荣华富贵尽享,但还不到三十岁就死了,之所以死,据说是嫁的丈夫看上了自己小姨子,被气死了!而那个未婚夫则在事情爆发出来,解除婚约之后,不到一个月死于吐血。

皇帝陛下越知道的多,越是忌惮王家兄妹,王家兄妹决对不是什么善茬。晋王之所以被打入尘埃,王家兄妹应该起了很大的作用。皇帝得出了一个结论,只要不得罪王家兄妹,王家兄妹也不会做什么小动作,但要是得罪过了,那么对不起,王家兄妹绝不会放过他们的。从那些资料中看得出,王家兄妹绝对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主。

所以皇帝可以说在忌惮之下,严查有没有打着自己的旗号,去报复王家兄妹的,还真有顶风作案的,就是他娘杜太后,派了心腹收买江湖上巨匪恶盗,还要让自己派出去的人配合。皇帝大怒,这都偏心的没边没谱了,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八章 美人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