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凡人的篡清之路>第35章 列强的觊觎与踌躇

= =>

1862年11月15日,贵福哥带着满载战利的船队回返圣都天京,在天京数万军民的夹道迎接、欢呼称颂下,凯旋回銮天王宫.

进了宫门之后,后宫嫔妃们又是一番接驾迎驾,殷勤恭贺和问候,不过贵福哥却表现的很不耐烦,直接回到御房办公室后,将宫中一应繁琐仪式、赞歌颂舞、祷祝宴饮等活动全部取消,下旨非诏不得觐见,不准任何娇娘宠妃打扰他处理政务。 ..

不过贵福哥在处理政务之前,倒是先对带回宫来的数十名朝鲜姬妾作了安置;他下令在宫室中专门辟出一处约有十几间房舍的独立庭院,将朝鲜族女人们集中安置在这里,此后这处庭院专称为‘朝鲜馆’,让她们穿戴习俗依旧保持朝鲜宫廷原貌。

这就如先前他在后宫特设的‘旗人馆’一样,苏克察氏、汪清、麟芯儿等满族嫔妃也保持着旗人服侍和礼仪习惯,此乃贵福哥的趣味使然。

方便他这个极瑞兽以后在宫中任性冶游,随时赏玩不同民族风情的女人,即兴把玩,当场大快朵颐···

不过贵福哥此时却没兴趣临幸朝鲜美姬,一方面是闵氏女李尚宫她们尚未成年,还要发育个三五年才能采摘,另一方面是贵福哥在归程中就得到了一个严峻的紧急军情;

英国远征军两艘九千吨级的装甲主力舰,勇士号与黑王子号已经抵达香巷的维多利亚港,随行而来的还有十几艘远洋巡洋舰和六七千名装备精良的英国陆军部队!

这个消息让贵福哥心情沉重,几天来在舱内床头上一直辗转反侧、剖析思考怎么应对,油然没了继续巡幸把妹的念头。

其实贵福哥这次征讨朝鲜之战是冒险之举,自从上半年经历了那场激烈的温州海战,小艇大炮的新北洋海军狠拼了一回英国的旧式木质舰船后,中英双方就形成了麻杆打狼——两头怕的对持局面;

海军炮神贝锦泉虽然领着八艘铁甲炮艇硬尅干赢了次仗,然而新生的中国海军打不起这样的消耗战,损失了很多英勇优秀的海军种子官兵,让圣主贵福哥心疼的要命,连忙将船队调回了长江整补修养。

而英国远东舰队被尅的发蒙,收缩各路分遣舰队回防香巷周边的南海海域,放弃了北部渤海湾一带的编队巡航,贵福哥就是藉此空当,突然北上天津港敲掉的僧格林沁,继而回头又轻松拿下了朝鲜。

贵福哥的战略行动为何果决,如此笃定?

那是因为他与顽愚闭塞的满清王朝不同,西方国家的政略动态、外交资讯、时事新闻等情报一直被他详实掌握着,得益于西方发达的电报通讯与新闻媒体,贵福哥获得这些实时报讯并不困难,他只是通过香巷的帮会社团收集订阅了十几分‘文明人社区’的报纸,通过黑狐情报的秘密渠道把它们定期汇总,及时邮寄回来而已。(

而在19世纪,大英帝国还未完善**与情报保密工作,即使有一定防范意识,可能也不屑防范未开化的亚洲土著么,至少他们从来就没防范过大清国,照样几次攻进紫禁城,杀人防火嗨皮的不亦乐乎。

故而贵福哥虽然忧虑重重,担心福建沿海的孱弱海防再次惨遭侵略者蹂躏,不过他清楚洋鬼子突破不了长江江防,威胁不到自己的重工业基地和造船厂,而只要再拖延一段时日,等到日夜赶工的防护巡洋舰和濒海铁甲舰建成下水,就是瘦猫变饿虎,往死里收拾鬼子的时候了。

所以回到圣京御房之后,贵福哥第一时间就翻阅汇总的各类西方报纸,寻找自己需要了解的各列强的国事资讯、议会提案、外交重大新闻等情报。

因为有秘老婆苏克察氏、汪清等人帮助筛选摘要,所以贵福哥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国际形势和时局分析,共有三份主要报讯摆在了案头。

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1862年9月30日,普鲁士新上台的首相俾斯麦发表的‘铁血宣言’。

第二条是法皇拿破仑宣布大幅增加军费开支,采购新式武器,扩充常备军的议会提案。

第三条是大英帝国重申了与俄国的‘传统友谊’,宣布给予沙皇俄国一亿四千万英镑低息贷款,用于购买英国船用蒸汽机及新式军械火炮,以及广泛合作,采取共同的军事行动,恢复亚洲原有秩序。

贵福哥藉此判断出,法国人在亚洲棋盘上算是彻底退场出局了,因为奉行铁血主义的普鲁士势必要武力完成统一,那以后打丹麦,战奥地利,都是顺理成章的联邦统和战争,最后与欧陆强国法兰西迟早会倾国一战,一绝雌雄!

所以瞎子都嗅得出欧洲上空浓郁的火药味,狼狈为奸的英法鬼子就少了一头狈,这时候法国绝不可能再派一兵一卒到中国来了耶。

不过,大英帝国却不得维持东印度公司的运营,不得不与太平天国周旋到底;

这是因为英国极其需要中国庞大的原材料市场,与中国的贸易一直其远东殖民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英帝国必须死守香巷这个远东桥头堡,极力遏制中国开化崛起,因为中国一旦文明开化成为一个巨大的强权帝国,其丧失的不仅仅是东亚地区,而且接着会丢掉马六甲、海峡殖民地,然后是大英女皇皇冠上的最大最耀眼的明珠——印度次大陆!

所以说远东中国的崛起必须被扼杀,没有退让,没有妥协,这样才能保住大英帝国在亚洲的传统地盘和根本利益。

因此帕麦斯顿首相才会得到英国大资本家的支


状态提示:第35章 列强的觊觎与踌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