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8月2日傍晚,圆明园南隅的一处衙署厅堂里,军机大臣肃顺穿一袭薄衫,正微闭着眼睛斜躺在矮榻上,咕噜咕噜抽着水烟,在他右身侧躺着其兄郑亲王端华,身侧左面则躺着怡亲王载垣,三人一边吸着水烟,一边商议政务。
虽说是商议政务,但见青烟缭绕,水烟咕噜声响,三人默然很久,意兴阑珊,谁都没有开口的兴头,最后还是老梆子怡亲王载垣痰咳了一声,开了话头道;“皇上足有九天没见咱们了罢,唉!龙体欠安,皇上愈发倦政了。”
郑亲王端华‘嗤’的笑了一声,却也没戳破载垣这句没营养的废话,满朝文武谁不知道咸丰帝在圆明园宠幸四春,倦怠政务啊,他只是客气的接话道:
“曾文正公(曾国藩)覆师殉国后,皇上垂涕大恸,伤神损身,精神就不大如前了,如今在园中静养几日也罢,咱们做臣子的,此刻正应兢兢业业,尽心尽力以报天恩哪。”
肃顺怅然叹息道;“唉!辍朝三日,追赠尚书,谥文正,祀京师昭忠、贤良祠,算是极尽哀荣,曾侍郎一门三忠烈,生前却诸多杯葛,尽多谗言毁誉···如今曾文正一去,荆楚长城尽坍,长毛溃疡中原之势不可止也,皇上现在痛悔于事无补,徒然伤神啊。”
怡亲王载垣又哼咳了几声,方才慢慢说道;“皇上不虞,贼焰大炽,如今这差事儿虽说是咱三个斟酌着办,可不马上拿出个应急章程来,速速添兵筹饷,只怕大局就不堪收拾了。”
“添兵筹饷?”郑亲王端华苦笑一声道;“如今丢了江南财赋之地,难上加难喽!咱们办了这么些年的差事,哪个不知这钱粮早已枯竭,再若催粮加赋,只怕天下皆反,大局糜烂矣!”
三个军机大臣呵呵一阵悲凉苦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满清王朝之所以自太平天國起兵以來一敗涂地,到如今几乎丢掉了半壁江山,除了八旗绿营**颓废的原因,最大问题就是钱粮匮乏。清朝的财政体系是以农业为主体,呆板落后的赋税制度,主要来源于地丁钱粮。咸丰时期,每年岁入大概四千万两白银,而每年支出也是大致压缩限定在四千万两,主要用于王室开支、旗粮和官俸兵饷,可谓量入为出。
岁入四千万两,养一百多万职业兵,这是当时欧洲各强国也做不到的事情,然而清廷每年花费的巨额军费并没有真正增强军队的战斗力,根本原因在于满清兵民合一的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使得满清军事功能与社会功能混为一体,军队臃肿不堪。为了维持满蒙八旗的特权,清廷将八旗官兵及其家属全都包下来,赐予他们授官袭爵,占有土地、农奴等许多方面的好处。而长期供养数十万不士、不农、不工、不商、非兵、非民,安坐而仰食于朝廷的庞大寄生群体,必然要给清朝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带来十分沉重的负担,不得不竭尽全力搜括民财予以支撑。
清军军费支出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兵马饷银,主要来自于中央财政支出,其数额在雍正中期以前每年约1900万两左右,雍正末年每年就达到2600万两左右。二是岁米月粮,由国家府库每年统一拨给实物,也有一部分粮米采取折成银两的办法发放。三是武职养廉银、兵器火药制造费、军事工程修造费等,主要由地方财政支出,大约每年500万两左右。
在上述巨额军费支出中,仅兵饷马乾银一项,每年即占康熙朝中央财政支出的70,占道光朝中央财政支出的72。而其军费的一半以上都耗费在人数最多时仅有27万人的满蒙八旗军身上,而众所周知,那些八旗子弟都是什么德行了···
如今到了咸丰朝,随着八旗人口的不断增加,八旗军费日益增长,大大超出了清廷的财政支付能力,而今西方列强入侵,国内长毛肆虐,江南财赋之地沦陷,本就捉襟见肘的清朝财政濒于崩溃,不得不将旗饷减成发放,京营八旗官兵只能拿到原饷的六、七成,加上扣减摊派,每兵所得不及饷额的十之三四。
而这种既要吃皇粮,又吃不饱皇粮的局面出现,让把当兵看成是唯一的谋生手段,习惯了游手好闲、安逸舒适生活的八旗兵丁大为不满,京营八旗兵丁曾几次为增发津贴等事项,在皇宫门前或亲王府中聚众喧哗,几乎酿成大规模暴动,令清朝君臣都头痛不已,现在却要添兵筹饷,不是说梦话吧?
前天数千旗兵还堵在怡亲王府讨要补贴赏赐,家中俱都无米下锅了!
战争一起,花钱更是如流水,凭心而论,咸丰帝镇压叛乱真不心疼,他从戶部銀庫中支拨,从各地封貯銀中調解,从內務府“私房钱”中发給,就如一个财主的家宅着了火,他知道如果房子烧光了,自己就什么都没了。
就这样到处罗掘,卖官售爵,咸丰帝为剿匪前线筹措了近亿两白银的军费,然而得到却是一败再败的噩耗!自从洪逆幼主掌兵以来,长毛贼就如打了鸡血,横扫江南,屠戮江北,湘军精兵悍将也挡不住洪逆小畜的挥军一击,曾氏三兄弟接连被擒,生生剥皮惨死,数万湘军灰飞烟灭···于是,罗掘已穷的咸丰帝撂挑子了,因为满清朝廷实在拿不出钱了!
前方的满清將帥們再也收不到由戶部调拨來的饷銀,往往给的是一紙他省協餉的公文,而各省督抚对这种无休止的调拨指令,根本沒有能力完成,只能是推諉拖延不辦。从此之后,这皇皇圣旨、调拨協餉之令,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