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回来一批小报童,还是没有解决报纸那一块内容欠缺的问题,张承天安慰了一会王昭,独自出了报社。对于一个笑话或者短篇小文章,张承天完全没有放在心上,按照他的见识,随便编一个,就可以吸引读者,所以他吩咐小昭不用理会,等他晚上回来后最终定稿,然后连夜开工印刷,明天就可以发行。
张承天很少闲逛淮南城,要说这城也算是一个郡城,地方也挺大,分为东西南北四片,其中城北和城东是最富有的地方,那里多是富人驻足之地,商铺林立,繁华异常。而报社则建在城南,是大片的居民区,西片则是鱼龙混杂的墟市,流动人口最大,就是一些郊区乡民和外来人口集聚之地了。
东汉农业发达,要是没有战乱,人们或许都能依靠种田度日,并不至于会饿死,可如今政吏**,田地都掌握在少数地主手中,加上宦官当政,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多地黄巾军发生暴乱,官吏尚难生存,更别说平民百姓。而江南一带尚未被战火波及,还算得上平静如常,农民仍可以安心的在田地间种上庄稼,等待个好收成。
现在刚刚开春,大批的人从郊区赶来,将家里剩余的东西卖掉,然后采购物品回家。北方正逢战乱,也有众多的江北生意人逃难到此,也摆起了摊子,依靠卖点货物维持生计。
张承天闲庭信步,摇晃着脚步来到了城西的大墟市。明天报纸就要发行,用他的话说,就是来这里进行一次市场调研。
城西的大墟市汇集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众多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物,穿梭其间,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小吏,有叫卖的小贩,有摇着扇子的文士,有乘坐轿子的大户人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道,有蹲在地上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
墟市周围,也不乏文人雅士,窈窕淑女混迹其中,那些秀才模样的人,摇着扇子,左顾右盼,眼光直往那些衣着朴素,跟着家人来买卖物品的乡下姑娘们身上溜达。而那些大户人家的小姐,则是带着伴当下人精挑细选一些喜欢的物品,看样子,美女喜欢逛街喜欢凑热闹,也不是二十一世纪才有的专利啊。
张承天眼尖,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而这个人的出现,却让他掩嘴窃笑,只见那个自诩为女强人的邓樱,牵着一条本地土犬,在几个女子学院学员陪伴下,从一个货物摊子走出,脸上还挂着怒气,就似刚刚跟人吵了一架。
张承天之所以想笑,是他没想到在这个社会,也有人开始驯养宠物,看样子这个原来的庞夫人被那所谓的“天书”荼毒的不轻,原本家中有老人不去赡养,现在倒将四脚畜生当成了宝贝。
张承天以前也曾看过关于人与狗关系的一些书,也在一些渠道了解过,一些极富同情心的爱狗人士,将犬当成了人类最亲密的朋友。他们认为,狗是人最信服的朋友,比一些陌生人还靠得住,所以在很多人心里,这些狗狗比一些自己不认识的人都值得她们去关爱和尊重。
比如这个邓樱,那就是一个爱犬人士了,她刚才发现墟市中有人用笼子装着几只狗在叫卖,那人卖狗还好,是他自家养大的,你愿意卖没人敢说你,可卖主却介绍此狗比较肥胖,买来宰了吃狗肉会比较嫩滑。听到此话,她可不乐意了,狗是人最亲密的朋友,怎么能杀了吃呢?她就想将这些狗狗带走,而摊主见她不花钱就想带走这些家畜,马上就和她理论起来,越吵越凶,结果差点变成打架,几个女子哪是乡下粗汉的对手,不论对骂还是动手,知道都讨不到便宜,只得悻悻不乐准备回去搬救兵。
邓樱气冲冲的走到过道,不料手中的绳索一紧,那只爱犬竟然不走了,低头一看,只见她的狗狗和一个浑身脏兮兮,蓬头散发的乞丐在争抢一块还剩一半肉的骨头。
邓樱本来心情不好,现在见到乞丐又和她的亲亲宝贝争抢食物,顿时火起,眼带鄙夷神色奚落乞丐:“你一个人怎么和狗争啃骨头?你管我的狗狗叫一声爹,我给你五个铜板,你就可以去买东西吃了。”
那乞丐闻言,眼珠子一转说道:“我要是叫十声呢?”
邓樱开心道:“本姑娘有得是钱,你叫十声,我就给你十两银子。”
乞丐放弃了与狗争抢那块骨头,当即冲着那狗喊了十声“爹”,引得大量路人围观。在众目睽睽之下,邓樱只得从怀里掏出一只十两银锭,扔给了那个乞丐。
那个乞丐接过银子,心里大喜,对着邓樱倒头就拜,连声喊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