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重征天下>第623章 创立军衔制

在军官选拔赛的十项考核中,只有这最后一项是解胜提出来的,并得到了朱由检的支持。这项考核考验的是军人的意志与纪律,这也是一支部队保持强大战斗力的力量源泉,因此比前面的考核更为重要。

全部考核结束后,解胜将各项考核的评分累加,得出综合成绩。结果刘全忠真的取得了头名,解胜也不食言,让刘全忠挑选职务。

刘全忠毫不客气地挑选了他早就锁定的一营营长职务,这个营既是主战部队,兵力又最多,还占了个“一”的好名字。其实他在原来的二十多名头目中,是年纪最轻的一个,如果论资排辈,怎么也轮不到他来当一营营长。可是人家在选拔赛中凭借真本事拿了第一,其他人也就无话可说了。

剪断截说,解胜根据综合成绩和专项特长成绩,分别任命了八个营的营长、副营长以及团部职能主官。这些新任军官无不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也让其他将士艳羡不已。

这时朱由检才与解胜返回中军大帐。解胜刚想请示下一阶段的任务,朱由检却笑道:“不忙。现在军官的职务有了,但还没有军衔。你准备一下,马上举行授衔仪式,本王要亲自为军官们授衔。”

“军衔?”解胜莫名其妙地道,“那是什么?军中有了职务,长官可以指挥士兵不就行了,还要军衔干什么?”

“一句两句跟你也说不清,你只管按我说的执行就行。”朱由检这么一说,解胜也不再迟疑,立即将刚刚任命的副营以上军官,以及全体将士又集合起来。

其实朱由检心里知道,军衔制是在军队发展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个时空的西方也不过刚刚出现而已。在有军衔制之前,各**队都实行简单的垂直化管理,军官的职务直接与权力、责任、待遇挂钩。

在冷兵器时代,战争的形式比较简单,规模也相对较小,所以这样问题还不大。可进入火器时代以后,新的战争形势对军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军衔制也就应运而生了。

军衔制有三大作用。第一个作用是确定军官的待遇,根据军衔的高低,军官的薪资待遇也有所区分。当然一般职务越高,军衔也就越高,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某个军官职务较低,但立下战功,也可以授予更高的军衔以示奖励。

第二个作用是增强军人的荣誉感。军衔以明显的标志缝在军装上,让人一看便知。一支有战斗力和凝聚力、敢于和敌人决战到底的军队,武器装备情况和薪资待遇当然是一个方面,但起到更大作用的往往是军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这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仅靠物质刺激收效不大,但军衔制就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个需求。即使一名军人退出现役,军职没了,与军衔对应的待遇也没了,但那个响当当的军衔名却可以伴随他一生,让他走到那里都可以自豪地昂着头走路。

第三个作用更为实际,那就是在战场上的临机指挥、协同作战作用。因为在一场规模较大的战役中,一方的多支不同建制、不同兵种的部队,肯定需要一个较为统一的指挥,互不通气各自为战往往会遭到失败,这样的战例实在是太多,萨尔浒之战就是一个极其惨痛的实例。

而在敌情瞬息万变的战场,总指挥官不可能和每一支部队在一起,也不可能同时对不同的部队下达指令。如果出现有利战机、或是重大险情的时候,每支部队还要逐级上报,等主管的上级指挥官下达命令,往往会贻误战机。

但是如果临机决断,这就相当于在没有上级指挥官的命令下行动。当多支部队需要同时行动时,就产生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谁说了算?还有,当一支部队的军事主官阵亡,肯定要有人接替。等上面任命太慢了,那么谁有资格自动顶上去?

如果没有军衔制,这就是一个大麻烦。比方说,一团一营的一连与二团的二营联合行动,虽然一连长比二营长军职低,但他完全可以用“老子的队伍不归你管”来拒绝执行二营长的命令。又或者一连长阵亡了,下面有三个排长,军职相同,那谁来接替连长的职务?

而有了军衔制,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个问题。谁军衔最高,谁就有临机指挥权,所有军衔较低的军官都要听命于他。当然,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也都要由这名军衔最高的军官负责。这样既不会打乱军中正常的建制,又避免了建制的局限性,对各兵种协同作战尤其意义重大。

由于现代已经有成熟的军衔制,所以朱由检也没费脑子,直接照搬了过来,分为将、校、尉sān_jí九衔,分别为上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不过由于现在秦兵规模还很小,朱由检把现有军官的军衔定得比较低,给他们留下了充分的晋升空间。像团长解胜,作为一个实际意义上的加强团团长,理应是中校军衔,但朱由检只给了他一个少校。以后他要是升为师长,可以当个少将;军长是中将;上将则得是集团军司令或是大军区司令了。上将之上,朱由检还没想好再设什么衔,总之必须得对国家有特大功勋才行。

很快,中军大帐外就进行了简短而又隆重的授衔仪式。朱由检这次换上了秦王的盛装,亲手为副营长以上军官授衔,从少校到上尉、中尉都有。仓促之间,也没有合适的标志,朱由检就用纸条上写字,佩在胸前示意。众军官虽然还不能理解军衔的


状态提示:第623章 创立军衔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