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源镇,紧靠湘江的一条支流,是一处闻名全国的古镇,每年前往镇上游玩的各地游客,数以百万。除了在常住人口是城镇化面积上,比不了湘南县城,可就一些娱乐休闲设施的豪华程度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刻,宁清华正坐在古源镇一处小有名气的农家餐馆中,坐在其对面的,正是这家餐馆的老板,陶荣斌。他可算是土生土长的古源本地人,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只不过其之所以名声在外,靠的不是这家只有三个门面的两层小餐馆,而是他养殖的几万只螃蟹。除了供应自家的这间小餐馆外,古源镇上十之八九的饭庄酒楼,都是从他这里拿螃蟹,其蟹场每天销量都能达到数百只。

在古源镇,陶荣斌也算是货真价实的“螃蟹大王”。

铺着透明塑料布的餐桌上面,已经堆满了蟹壳蟹爪,四五个空的啤酒瓶也胡乱的堆放在桌子的角落上。

吃饱喝足后,宁清华才把自己这次来的目的如实相告。

“你辞职了!”

同其他人一样,听到宁清华辞掉公务员的金饭碗,打算回家务农搞养殖,陶荣斌也是一惊一乍的模样。要知道,现在可不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大量的公务员辞职下海。或许相对于陶荣斌这样不大不小,一年赚个几十万的老板来说,公务员的薪水实在是瞧不上眼。可问题是,这公务员可是有上升空间的,谁又能知道,十年后的宁清华会坐到什么位置上。或许还是一个小科员,也或许已经成了县农业局的科室主任。

可千万别小看一个科室主任的位置,即便不干那些违法的勾当,仅仅是日常的迎来送往,这日子可别天天操心生意的小老板要滋润的多,更加不用说两者之间社会地位的差距了。

“陶哥,不会我一辞职,你就不认我这个朋友了!”

陶荣斌比宁清华大了整整一轮,今年刚好三十六,之前因为养殖场的螃蟹出了问题,解决不了的陶荣斌找到了宁清华。在办公室早呆腻歪的宁清华,倒也直爽,在陶荣斌的养殖场一呆就是一个星期,又利用县农科站实验室的设备进行了化验分析,总算是把当时的麻烦事给解决了。为了这事,陶荣斌对这个小自己一轮的宁清华,可是刮目相看。

“哪能啊!我陶荣斌就不是那样的人!说,有什么哥哥能帮的上忙的,没二话!”

见陶荣斌拍着胸脯的模样,宁清华暗道自己没看错人。当初帮他解决问题,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有空闲,也是觉得对方这般豪爽的脾气对自己的胃口。

“呵呵,就是想从陶哥的蟹场里面进一批蟹苗。”

“你要养螃蟹?”

“怎么?陶哥认为我不成?”

“怎么会,就凭兄弟这脑筋,肯定成!”陶荣斌倒不怕对方抢了自己的市场份额,光光这古源镇的市场,自己就吃不下了!只是养了七八年的螃蟹,陶荣斌知道养螃蟹这活不轻松。眼前这个外表斯文甚至有些秀气的年轻人,是不是能够吃的了这份苦。

宁清华可是一个一点就透的性子,如何听不出陶荣斌话语中隐藏的潜台词,轻声笑道:“我也是从小农村长大的,也是个土命!”

“是,是!都是地里面刨食吃的,可不是土命吗!”

听宁清华说的有趣,陶荣斌不由大笑出声。好在现在是下午三点左右,餐馆里也没什么客人,至于柜台后面的服务员,显然是不会来打搅自己老板的好心情。…。

商量好了蟹苗的数量以及价格,陶荣斌还额外负责送货上门。石河村那个地方,距离最近有运营公车的镇子,还有近十余里。而距离陶荣斌的蟹场,足有四十多公里,其间有将近二十公里是盘山路,如果自己雇车,这一趟少不了也要花费个五六百块钱。别看宁清华出门前甩手就给了自己哥哥一万块,那可是宁清华半年公务员的一大半的积蓄。至于剩下的几千块钱,几乎都花在了蟹苗上。可以说,现在宁清华的那张工资卡上,可供自己支配的,恐怕不足两千。

该办的事也算顺利办完了,瞅瞅时间,差不多也下午四点了,餐馆里已经陆陆续续有客人落座点菜。

喝完了自己面前的半杯啤酒,宁清华就起身告辞。陶荣斌也没有过多的挽留,眼见着快到了餐馆每天的高峰时段,接下来可有的忙,估计也没时间招呼对方。

出了餐馆,宁清华在镇子上找了个偏僻的小旅店,预定好了房间后,宁清华就一个人独自在这处古镇四处闲逛。

“宁清华!”

就在宁清华转到一处小石桥上的时候,突然从对岸的古街上传来一声清脆的女声。

“真的是学长啊!”

随着声音,一个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年轻女孩从石桥的另一端跑了上来。

“是小锦啊!”

自从修炼了《福德正神纲》以后,宁清华不但身体素质远超常人,五觉同记忆力也远远优于普通人,平日里读书,可以说是过目不忘。

“学长还记得我啊!呵呵!”

这女孩子看上去年纪不过二十左右,实际上仅仅比宁清华小一岁,是大学联谊会上认识的校友,两人拢共也就见过一两次面,却没想到对方竟然还记得自己这个学长。若不是因为记忆力超群,恐怕自己早记不得这个长着一张娃娃脸的可爱女孩是谁了。

虽然对方喊自己学长,不过说起来,两人却是同一个学年毕业的,梁小锦小时候读书比普通小孩早了一年。

“小


状态提示:0004、古源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