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月中旬的某个愁云惨淡之夜,在事实上将十万无辜秦军丢弃给赵国精锐骑兵和主力步军车军践踏屠杀的同时,白起、蒙骜、司马错率领剩下的三十万大军分三路仓惶南下少曲,准备在赵韩魏三军把退路全部堵死之前折返函谷关回秦。复制址访问
白起知道自己这辈子已经完了,虽然突起大军攻打韩国逼迫赵国决战的决定是整个秦国朝堂共同商议做出的,但如今既然败了,总得有个人承担才行。
这一次秦国败的很惨,四月出兵,十月定下败局,虽然主力军队依然在,但在濮阳他们已经折了十万、在皮氏折了五万、在上党也折了十万,而且留下来掩护主力撤出上党的这十万人马也必然将要折尽,这样一来,仅仅经过半年的征战,昔日的赫赫大秦便已经生生赔进去了近四十万精锐,而且白起他们手里现有的这三十万人能否当真退回去还是个问题,如果做最坏打算的话,大秦很有可能在此战中耗尽七十万大军,即便赵国和山东各国就此罢手,不再对秦国发动攻击,诺大的秦国也将面对无兵可守,三十年内毫无恢复可能的可怕局面。
三十年无法恢复是个什么概念?历史上长平之战外加邯郸之战后秦国损兵五六十万,惨遭以信陵君魏无忌及春申君黄歇为首的魏楚联军反击,几乎丢尽了崤函以东的土地。不过好在那时赵国已经彻底衰落。韩魏楚齐也已经是强弩之末。秦国很幸运的保住了关中和巴蜀根本,经过三十年的闭门发展,才得以在秦始皇时代重新崛起,吞并六国统一了天下。
秦国这种情况是极其幸运的,甚至可以说是侥幸,在这个兵民合一,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大军相互国战的时代,一个国家因为一场战争就彻底没落甚至灭亡是很正常的事,五国伐齐后的齐国是如此,长平之战后的赵国是如此。而长平之战外加邯郸之战后的秦国如果没有崤函保护同样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然而秦国在那个历史上可以侥幸,并不等于在这个已经岔了道的历史上也可以侥幸,他们若是当真再将上党残存下来的这三十万人也折进去,至少在十几二十年内就算集全国之兵也无法达到五十万。而面对虽然也赔进去了十余万人马。但国土大大扩展,人口再次增加,从而弥补了损失,并且还占据了皮氏,打开了崤函缺口,从而依然保持着上百万兵力,随时都能毫无阻碍地对关中发起进攻的赵国来说,这点人马根本无法起到抵御作用。
白起完全明白这一点,同时也知道韩魏楚齐也必然有人能明白这一点,所以他相信。韩魏两国必然会给他手下这三十万人一条生路,以免秦国过于衰落,无法起到与各国共同对抗赵国的作用。
然而三十万秦军或许还有三四分的生机,白起却明白自己已经不会有什么生路了,即便秦王、芈太后为了秦国眼下的安危以及今后能够再次崛起而不杀他,韩魏这两家“大仇人”也绝不肯轻易将他放虎归山,必然会在放掉他手下秦军的同时杀他而后安。
白起并不想死,可是他却明白在处处受敌,秦国本土又无力派出援兵的情况下,自己如果将手里的三十万人集中在一起共同抱团往前冲。赵韩魏三国甚至楚国反而会更加变本加厉的对他予以打击,使他再无返回秦国的希望。所以他决定铤而走险,将手里这三十万人分成三批,以此使心中充满矛盾,既想杀他白起。又想放走秦军的韩魏两国产生错乱,从而在畏首畏尾中给他逃出升天的机会。白起并不敢保证这样做一定能成功。但这样做至少比十死无生的局面要好吧。…,
…………………………………………………………………………………………
白起跑了,韩魏便不能不动了,就算没有魏国争夺少曲、野王、刑丘的刺激在,韩国也得从成皋发兵北上。不论是韩王咎也好、暴鸢也好,虽然一直害怕白起,但白起如今落了水,他们打一打落水狗的胆量还是有的。
十月十五日,成皋韩军先声夺人杀出成皋防线对秦国三万兵力把守的刑丘发动了进攻,次日,魏军晋鄙部二十万人马从高都西进少曲,十月十七日,上党少水沿线赵军廉颇、赵禹部联合安泽乐毅部合兵四十万在全歼十万阻拦秦军以后,以赵胜亲自压阵,全线沿少水南下追击白起,十月二十八日,行进到上党皮牢的赵军周绍部十万人马接到命令即刻南下直插黄河边上的武遂,摆出拦截阵势挡在了秦军的去路上,同时赵奢部十五万继续向南挺进,一直将防线拉到了西周南边洛水边上的新安、宜阳一带。
十月十六日,白起部十三万秦军率先绕开少曲,从其西三十余里外的曲阳出其不意的退出了上党,并且没有按各国预想的那样向西奔逃,反而一刻不停的向南挺进直接进入周天子的地盘,准备从周军连头都不敢伸出来的洛阳城边上绕过去,从宜阳方向绕过赵军的拦截防线退回函谷关。
当日夜,作为疑兵的司马错部七万秦军抵达少曲,在成功掩护白起部逃出韩魏围追堵截后命令少曲三万守军退出少曲,在损失两万余人马之后,将剩下的不到八万人合兵一处沿黄河直奔武遂而去,准备与白起分路突围。
次日凌晨,蒙骜部十万人马未按白起命令南下少曲,反而临时决定从潘氏直接离开少水,艰难地跋涉西行于上党山地中,在沿路因道路艰难而损伤遗弃五千多人以后于两日后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