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这边厢打得热闹,空中的热气球也不甘落后,飞行员们都看到了地上的战斗,知道特种兵们在冒着生命危险拼命阻击敌人,是为自己争取完成任务的时间。∽↗,于是,他们也竭尽全力,加快速度进行布雷。
没多久,东吴大队人马赶到,这次特种兵们应付起来就没那么轻松了,由于敌人太多,他们几乎是法宝尽出,什么马弩、霹雳雷、愤怒的小鸟,甚至连左~轮~手~枪都用了出来。
由于战场上火光熊熊,映照得半边天都亮了,半空中的热气球也露出了它们狰狞的面容,东吴人已经发现了这些庞然大物,虽然还不知道它们出现在这里的意图,不过很显然,肯定没有好事。
于是,在将军的催动下,东吴军不计损失地往这边冲杀。有时候并不一定需要知道敌人的目的,只要知道:“敌人想要做的,就是己方需要破坏的”这个道理就行了。
东吴将军就是抱着这种朴素的观念,虽然他也不知道敌人那些热气球飞临河口有什么阴谋,但是他知道,不管敌人想干什么,自己一定要阻止他们,一定要冲到那里去看个究竟。
所以,他根本不惜士兵们的性命,发了疯般一味让手下的士兵冲锋。这样一来就苦了特种兵们了,他们虽然个个身手不凡、火力强大,可是扛不住人家人多啊。
就算是几千头猪铁了心集中在一个方向冲锋,如果你只有一个人,给你支机关枪你也未必能及时杀得完,何况在这里的是一支训练有素、有组织有纪律的军队。
渐渐的,特种兵们也出现了伤亡,尤其是东吴人使用了弓兵后。现场虽然光照条件不好,东吴人远远地对于阵地的情况看得不是很清楚,不过他们可以用大量的弓兵对一个区域进行覆盖性打击。
他们很容易就可以从霹雳雷抛来的方向判断出特种兵阵地的大概位置,然后集中几百弓兵对这片区域进行抛射。这种射箭方法并不是瞄准某个人进行射击,而是将箭矢以一定角度斜向天空射去,使得箭矢做抛物线运动。
箭矢升高到最高点后,再沿抛物线往下飞到敌人的阵中。这种射法有种好处,那就是射得够远。可想而知,这种射法是不讲究准头的,射不射得中人完全靠运气,讲概率。
射箭的人越多,目标人群站的阵型越密集,中箭的概率就越大。遇到这种覆盖式打击,特种兵也是没办法,他们是出秘密任务的,是通过渗透混入敌国的,能夹带这么多武器过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像盾牌这种较大的战争器械根本无法携带。
于是,遇到这种覆盖式打击,特种兵们武功再好也毫无办法,只好听天由命了。他们顶多是尽量蜷缩在战壕里,减少受打击的面积,然后将手头上能搞到手的一切东西都顶在头上,希望能挡上一档。
一时之间,那些什么货郎的箩筐,木匠的刨、凿、锯、锤,脚夫的担挑、货物,什么乱七八糟的都被顶在头上、肩上,甚至他们用在战斗中的马弩、左~轮~手~枪等也有人放在头上、肩上。
也不管有用没用,反正一股脑往头上、肩上放,希望运气好这些东西能帮自己挡上一箭,平时豪气干云的特种兵们在这个时候就像溺水的人抓到一根救命的稻草的一样,死死地攥~住不肯放手。
由于箭是抛射过来的,所以就算战壕前的土墙筑得再高也没用,即使特种兵们将身子全部藏在战壕里,还是有被射中的可能,虽然这种概率已经被他们降低了很多,但是却不能杜绝,更何况有时候特种兵们也不得不露出身子出来进行还击。
东吴弓兵放了三轮箭后,已经陆陆续续有五名特种兵中了箭,其中一人身亡,四人受伤。但是特种兵们却咬着牙一声不吭,能动的继续操~起武器反击,不能动的静静地斜靠在战壕壁上等待着最后的命运。
情况越来越危急了,不过幸好这个时候布雷工作已经差不多完成了,但是这种情况下,想接走特种兵并不容易。对于这种情况,司马懿是做了应急预案的。
这里深入吴境,周围又驻扎着无数东吴军,所以,想从陆地一路逃回汉地是很难的。跳进水里从长江里逃跑也很不现实,先不说这里还是东吴水军控制的地盘,就算没有东吴军舰在附近巡逻,在没有船只接应的情况下,特种兵们想游回荆州水军控制的地盘也根本不可能。
尤其是荆州水军还是在上游,逆流而上游几十公里,还要时不时躲避敌人的巡逻船,恐怕海豹突击队也做不到吧。也许世界上根本就没人能做得到,因为这已经超出人力范围。
所以,司马懿做的计划是:一旦被敌人发现,特种兵先要不惜代价阻击敌人,确保布雷成功,之后,再由空载的热气球将他们接走。到目前为止,魏吴两国都没有可以有效打击热气球的武器,当然,前提是热气球要飞得足够高。
现在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还有两、三个热气球没有完成布雷,其他已经布雷完毕的热气球则飘到阻击阵地上空,打算下降到一定高度,接走特种兵们。
可是,东吴人也发狠了,他们的箭矢始终没有停过,热气球屡次下降都被如蝗的箭雨逼得不得不再次拉高。没办法,热气球可没有装甲,普通的箭矢虽然威力不大,但还是可以对热气球上的飞行员及热气球本身有一定杀伤力的。
时间拖得越长,东吴军就聚集得越多,形势对特种兵们来说也越不利。无论是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