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秋来临的一场大雨过后,全面反攻的准备终于准备施展开来了。城内的治安军和武装起来的工匠坊的万余工匠将被计划在全面反攻展开之后负责南京城头的防卫工作。经过一两个月的整训,南京城内临时征集起来的近七八万青壮们虽然算不上是合格的兵源,也终于有了一点军队的样子,在几乎无声的情况下将五十多件重达近万斤的加工出来的巨型石座通过临时垒起来的土坡移动到城头。
这些石座的形状似乎是像个老鼠夹一样,大概不到两尺左右的厚度,高度并不大。但范围足有数平方米,刚刚足够将一门全重不过千斤的青铜炮包围起来。
在将这些近万斤重不容易被城下的敌人观察到的巨型石座布置到距离城头边缘尽可能靠前的位置后,又用石灰将其和城头的地面彻底连接起来。
起初,人们并不知道这些作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堡垒不像堡垒掩体也似乎无需下这样大的功夫。可是当一门门火炮趁着夜色被部署到这些石座之内的时候已经有一些头脑灵活的人大致猜测出这些这些巨型石座的用途。
正如舟山炮战的原理那样:将火炮的身管用很牢固的巨石抵住,就无需要在火炮复位上花费太多的时间。以必要的精度瞄准开火也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每分钟四发的极快炮击速度。
大雨过后的云层变的似乎比较淡薄,几位城中训练比较有经验的渔民都觉得几个时辰内的短期内不会有降雨的时候,隆隆的炮声如同突如其来的雷声猛烈的从城东和城南北各处响了起来。
第三旅炮兵营的二十四门青铜炮及四个步兵营营炮连累计四十八门青铜炮向云集在南京城外的敌营展开了猛烈的轰击。
虽然对于敌军大营在近处的轰击效果远不如野战中射击敌集结起来的军阵那样拥有极高的杀伤效率,平均每一炮在发射数十枚弹丸组成的重霰弹的情况下平均也至少能造成三名敌官兵的伤亡。
四十八门青铜炮在累计不过十余分钟的时间内向敌营累计发射的两千多发炮弹一下就造成了六千多名扎营中敌人的伤亡。
整个留在南京城中三万余支臼铳及十余万个临时挖好带有防雨被覆的抛弹坑将城中军队所拥有三分之二的弹药大概十三万枚六两铅弹向预定的敌营抛射出去。青铜炮、臼铳、抛弹坑这些能够运用起来的火力手段打出的二三十万发重弹丸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造成了上万敌军在营地里的伤亡。
猛烈的弹雨压制之下,争相营逃亡的敌人在短时间内瞬间陷入了混乱之中。不过这样的杀伤对于城外规模庞大的敌营来说还算不上致命。当敌群在军官及家丁的威慑下渐渐有恢复秩序迹象并展开有组织撤退的时候全副武装的第四旅各连战士直接从城头以绳索来到了城下,有限的近百名骑兵冲出城门后接住冲城上抛射下来的另一些绳索迅速的套在身上,驾着马匹将早已开始预热升空的热气球向敌营的方向拖动前进起来。
二十四架热气球上的小女孩早已做好了战斗准备,靠着近百骑兵绳索的拖动逆着东南方向并不算大的微风向敌营冲去。
原本做为热气球备用弹药的火箭弹药车已经改装为可以从地面发射也可以吊运到空中的火箭车,也从城门处在步兵的掩护下向敌营发起了进攻。
大半年的准备后张家新军新一轮的火力全面展示在再次兵临城下的敌军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