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青春校园>神话传说>【浮生八苦】

浮生八苦

佛说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唯有身心放空,方能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

我等凡人,难脱八苦,因此坠入轮回地狱中。

很长时间里,对那一些狭窄的空间有着莫名的恐惧,时常梦见或想象爬过一个狭窄的洞穴时,身体被卡在了中间,动弹不得,呼救无应,于是死亡的阴影,丝丝缕缕地逼近了上来,无从抵抗。

长大后,学了心理学,猜想这样的恐惧心理,应是来源于初入人世时体验的残存记忆——那就是从**中进入这个世界时所穿越的那一段母体隧道的经历。从来没有问母亲当初生我时是否有难产,或是挣扎了许久才生下我来,但从今日里的恐惧,略微可以推想出当年的那一种激烈厮缠与苦难困厄。

生的第一触感,原来就是痛,而这一种痛,也就在接下来的人生中一直牵牵绵绵,缭绕不去。从小时候的磕碰伤痛到长大后的脆弱善感,生的阴影,始终相随。这样的痛感,也从当初的稍微触痛便号啕大哭,到如今的即便痛彻入骨,依然面带微笑。长大了,将生的脐带扯长了,那最初的血肉模糊一幕,也便缥缈于目光的尽头,落眼处,不论是红衰翠减,还是云淡风清,都不再触目惊心,于是心倦倦地伏着,将生的大义,生的痛楚,都压于身下,只露一双冷眼,看不穿世事,却也不容得世事再轻易地穿透自己。

幼小的时候,总是觉得,这个世界应是与我同生,在我之前,便该是混沌一片,于是怀疑秦皇汉武是否存在过。那些虚无的名字,跳跃于老人的口角,戏台的绰影,可是我并不曾见过,于是他们对我,也就只是须芜心灵的一个触角抖动罢了,并不能点占我的生命。及至稍微长大后,便开始懂得,生命的延绵不息,我只是其中短暂的一环,我终究要像爸爸爷爷一样地长大并老去。想及此,便觉得心头哀伤窜动,仿佛生命的尽头一眼就可望到底,犹如苍茫的沙漠一片,没了遮掩,没了惊喜,生命的意义,也就荒芜在了这样的沙漠之途之中。

于是便如同汤默斯所说的那一句:我在时间的掌中,青嫩而垂死。在我生命尚且青青时,我已在担心有一天我终将老去,那时候,举世的繁华,对我都如云烟,所有的病苦愁痛,将我淹没,于是开始惶惶不安,并在这样的煎熬中让心先行老去。

老去,老去。青春的盛装尚未享受,便已经收藏入记忆,留一点素淡的颜色;年轻的激情尚未张扬,便已收敛锁入眉中,化作世故与微漾的伤感。这提前老去的心,静静地拴守于时光的河畔,看千帆过尽,任青苔爬蔓——然后等待着那一场暴风雨,急流的涌荡,将我淹没,青春的光芒,埋没于河底的淤泥中,再抽枝生蔓,化做清清水莲。

从小到大,极少生病,偶有微恙,多半是感染伤寒。对于病痛的敏感与惧畏,却并不因此而减少,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目睹与体会的增多中,日益沉重了起来。

个人觉得,病是比死更麻烦的一件事,尤其是沉疴缠身,重病不起,那时,所有生的乐趣,全都荡然无存。ròu_tǐ的折磨,精神的重负,会将人的自尊压成了侏儒。生命的姿势,只剩下了一种,那就是匍匐。

当然了,我不否认世界上存在着许多坚强的人,他们从病痛中站立了起来,并在世人的目光中树立起更高的高度。但我知道,我并不是那一种在病魔面前依然可以微笑的人,尤其是需要仰赖他人来照顾时。我需要的,是从容地面对生活,独立地应对挑战。无论沉浮起落,都可以坦然视之,因为知道,那其中,有着变换的姿态,世界可以因此而展现其多面的棱角。而病魔的缠身,却将使仰望或是侧卧的视角凝固成了一种僵化,头顶的天空,不复有云的流动,掌中的风,也不再夹藏着花的芳香,那时的世界,丢失了一花一天堂的奇幻多姿,拥有的,只有一沙一坟丘的灰灭黯然,还有上面招魂之幡的摇曳生怖。

若是偶染小恙,只要不是太难受,可以打点起精神看看书,听听音乐,翻翻前尘旧事,看看窗外云卷云舒,念及浮生白云苍狗,人生的思虑,由是因病而得于深入观望,于是清欢便遣散抑郁,流连辗转在了心头。恰应了苏轼所言的“因病得闲殊不恶”。

生命中唯一一次想到自杀的,是在大二。那是一段对哲学、对佛教疯狂迷恋的时代。只是所有的知识沉淀下来,却无法澄清成无欲无求,反倒是让人看清了人生中的种种艰辛,人性中的种种弱点。这些的生之悲哀,兀兀地生立于眼前,无从逃避,又无法摆脱,如同拘囿在了铁笼,困在其中,突围成了绝望。

某日躺在宿舍的床上,夜半醒来,听周围寂静一片,突然念及,我就这样躺在睡梦中死去了一回。他日的我,只能站在时间的荒野上遥望着今日的我,祭奠着我,再无法重复这么一刻。而我如今即便是多么地清醒明白这一刻的瞬间消失后,永不再来,都无力改变一点什么,即便抛却梦乡中的无知觉,却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时光从指缝间流失,从我的头顶上爬过,偷偷地将我的容颜替换成了鸡皮鹤发,最终所有的尘缘归还于一掊尘土。想到有一天这个世界可以将我彻底抛弃,而我却连一句抱怨都不能留下,真的有一种万念


状态提示:【浮生八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