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月的家乡,乃中华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博大而精深。

与月亮有关的诗词歌赋实在是多不胜数,随便张口一吟,几乎人人都可以来那么两首。

就算再怎么不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总是会的吧?

如果真连这个也不会,那,那我就不说什么了……

可若真要问凌月最喜欢的是哪一首,她一定会毫不迟疑的脱口而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的词以豪放恣肆,明白畅达名扬天下。

而梁宏志的曲,与天后王菲仿佛飘渺游离于天外的悠扬声线恍如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更是使得这首词在当代也越发的深入人心。

就是这首了!

心中暗暗打定主意,不知不觉间,凌月的薄唇已微微向上扬起,露出了一个淡淡的,自信的笑容。

或许她自己并不知道,这道极为浅淡的弧线,却是极为迷人的。

足以叫人回味一生……

她低垂着头,手指轻弹,试拨了几根琴弦。

在汉文化中,琴是地位最为崇高的乐器。

中国自古就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

正因如此,酷爱汉文化的凌月,前世才会特意去找一位学姐学了古琴。

当时只是兴趣使然,倒不曾想,有朝一日还真能派上用场。

弦已动,琴声起,一串悠扬的音调已从凌月的指尖缓缓流溢而出。

优美而又大为有别于这个时代的乐曲,令得在场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安静下来,人人屏息以待。

伴随着指尖流淌而出的涓涓音律,凌月樱唇轻启,中华大地流传了千载的名句,在这个陌生的时空第一次被这里的人们所知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上官清月的声音虽不似王菲那般透亮飘摇,像是总飘在云端下不来,却胜在十分清甜细腻。

被上官清声甚是风风韵韵,竟像是将苏轼当时的心境全都绘声绘色的描述了出来一般,颇有沉鱼出听,绕梁三日不绝之意境。

凌月自己也是颇为惊讶的,她没有想到,这古琴的古朴韵律,配上上官清月不含一丝杂质的绵柔声线,竟能将这首歌曲诠释出与过去全不一样的崭新意境。

此刻琴声已了,歌声已终。

但整个下人的小院子里却是一片寂静无音,落针可闻。

仿佛卸尽了铅华,淡去了华饰,只余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唯有木碳仍兀自在简易的石头小炉里燃烧着,那细小的“噼啪”声,竟也被这静婉的氛围所感染,像是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不时的充斥在余音悠扬的空气之中……

不知是否被这歌声所迷惑,院中那海棠树上的花儿,竟也和着微凉的夜风徐徐飘落了下来。

花瓣如雨,蜀景缤纷,有一片花瓣打了几个转儿,悠悠然然的落在了凌月抚琴的手上。

她微微一怔,目光落在手背上那一片娇艳如新的粉色花瓣之上。

“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凌月无意识的轻声低吟。

“公子!”忽然,有人讶然的惊呼一声。

凌月身子一震,目光倏的亮了起来。

她抬起眼晴朝院子的入口看去。

一人白衣飘飘,墨发轻舞,颀长的身影迎风而立。

清清冷冷的月光透过新生的枝叶与盛放的川红,斑驳陆离,一点一点,全都轻轻洒在他纤尘不染的雪白长衫之上。

花瓣染了月华,落英朦胧,如雨如丝,铺了满地芳华。

他的身影就那样恰到好处的投在满地玉英之上,竟是人面清客两相映一般清疏淡雅。

凌月定定的看着他,仿佛周遭的一切都已与她无关,只余眼前这一人一景。

他的眸光淡淡的,准确无误的落在她的身上。

似迷茫,似审视……

两人就这样静静的凝视着对方,时光静止,喧哗尽消……

相对无语,却又似乎千言万语。

两人像是都未曾发觉那噤声跪了一地的家丁和丫头,他们眼中复杂的神色,探究好奇,却又疑惑紧张。

叶辰在想什么,凌月不知道。

她只知道,这一刻,她的脑海是一片空白的,什么也想不到,什么也不愿去想。

只因她从未见过比眼前这人更为优雅入画的少年。

名画,千金难求,岂可亵\/渎?


状态提示:第30章 千金难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