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鬼子,绝对爽,是中国人就收一下。,: 。)
整件事变得越发诡异,不仅是那些大张旗鼓袭击村落的倭寇,换做平时根本不敢,一旦被大明边军发现,凶猛的骑兵就会如风一般而至,这些倭寇面对身着重甲的精锐骑兵只有被屠杀的份。
就在大量的倭寇、海贼还有日本的忍者聚集在大明边地之时,负责守卫边地的这些将领确是聚在大帐之中,一个个面露怒色,不是因为倭寇的袭击而是因为朝廷那边传出来的消息。
书中暗表
就在林风出使的这段时间,有不少朝臣上折子揭发边地守将私吞粮饷、结党营私、图谋不轨,每一项都是要掉脑袋灭九族的大罪,何况还是三个。
其中说的就是坐在中间这位主,姓孙,此人因为性格倔强说一不二,同样有了一个响亮的外号“孙不二”,孙不二虽然脾气怪,但是一到了战场上,绝对是让对手闻风丧胆的猛将。
战场上流血流汗不怕,怕的恰恰是这些,流言最是伤人心,何况是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朱允炆年纪轻,原本就没什么主意,此时身边能商量事情的只剩下一个齐泰,齐泰刚刚坐上兵部尚书的位子,自然要好好立一下威,这些日子主动上门的不在少数,就算是远的也派人送来书信和礼物表示祝贺,唯独孙不二,什么都没有,齐泰清楚,那些边关将领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是时候找个机会好好收拾一下这些人。
朱允炆找齐泰商量奏折上的事,索性一拍即合。
齐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种事绝非空穴来风,而且那些上折子的很多都是边地的官员。
朱允炆听完齐泰的话连连点头,朱元璋活着的时候说过,这些手握兵权的边将一要用,让他们死心塌地为朝廷效命,只有这样边关才能安定,同样要防,严防同样开始怀疑,真的有人暗中图谋不轨,毕竟是刚刚登基不久,朝中很多大臣根本不把这位新皇放在眼里,朱允炆心里同样有气,没有错,就应该好好杀杀这些人的威风。
朱允炆决心彻查此事,又不想因此惹来非议,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何不动用林风新组建起来的锦衣卫,虽然林风和方孝孺护送公主嫣去了朝鲜,锦衣卫大营还留下不少人,而且个个都是好手。
朱允炆有心,齐泰暗中撮合,这件事也就成了,至于人选自然由升任锦衣卫同知的小何最为合适,这个一直跟在林风身边的人,从原本的默默无闻,如今成为独挡一面的好手。
小何,何问我,很怪异的名字,从前都是被人称呼为小何,此时不同,因为林风的举荐做了同知,高高在上,所以不能再称呼为小何,而是何大人、何同知,就算是这样,还是很少人知道他的名字原来叫何问我。
小何接到皇命,不敢耽搁,安排下去,立刻带了一队精锐动身赶奔边地,随行带了唐牛、张睿等人,锦衣卫的事暂时交给李虎负责。
这就是事情的经过,偏偏又和心怀叵测的晋王扯上关系,燕王和宁王的封地都在北面,用来阻挡来自北部的游牧民族威胁,尤其是强悍的匈奴和鞑靼,这些以战斗为生的民族就算曾经在大明的铁骑下遭受重创,只要花上十几年的时间休养生息又可以打造一支几万人的精锐。
晋王的封地恰好临近,争夺皇位失败,策划皇子和大臣不朝的局同样被林风给搅了,晋王气得病了一场,留在京城也是无用,索性上了奏折返回封地。
“将军,下决定吧,迟了,锦衣卫的人就要到了。”
为首将领面色阴沉,旁边一人低声道:“不错,就算将军心中无愧,难免那些锦衣卫巧设名目、罗列罪行,到时候一切都迟了。”
“那要怎么做?”
“有两个办法,一是拥兵自保,只要将军一声令下,所有兄弟都会跟着将军,到时候谁也不敢动将军分毫。”那人说完看着身旁的另外几人,这些人都是孙不二的心腹,所有很多话不用避讳。
“不行,那样的话,就是要陷孙某于不臣之地,就算是死也不会这么做。”孙不二脑袋晃得跟拨浪鼓是的,直接否决。
“剩下的就是投奔晋王,晋王在朝中势大,有了这个靠山,就算是锦衣卫也不敢动将军。”
“晋王!”
孙不二听罢不由得眉头一皱,整个人坐在椅子上一脸的不情愿,半天没有说话,前面的那些人只能等着。
晋王虽是王爷,不过名声一般,甚至有点臭,别看在京城里装清高,到了封地完全变了一个人,挥霍无度不说,对边地的大臣更是不怎么样,所以私下里骂晋王的也不在少数。
孙不二的脾气不好,因为一些事受过晋王的奚落,这孙不二倒也不是心胸狭小之人,只是看不惯晋王的所做作为罢了,听到为了避祸投奔晋王连连摇头,“还是不行,要我向晋王低头,还不如杀了我。”
孙不二这是这样的个性,否则也就不会叫孙不二,可以叫孙不三,孙不四,“将军,可有其他打算?”
“走一步算一步,还是那句话,脚正不怕鞋歪,老子还真就不信邪了,锦衣卫就真有无中生有的本事,何况,早闻这位新皇是位明君,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就冤枉人,守这个边也没什么意思。”孙不二说完猛的站起。
“将军,何往?”
“随我前去巡营,汛期要到了,这段时间绝对不能大意。”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