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想要知道事实真相,如果真的有官员在里面中饱私囊捞取好处决不轻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很多事必须有足够的证据才能按罪论处,否则难以服众。
朱允炆退到一旁,朱元璋目光再一次落在手中奏折上面,言词简练,让人为之动情,必然是出自真心,所以才能写出这样的奏折,身处高位能够想着百姓疾苦,能够拥有这样的胸怀绝非易事。
“二位,随老奴去见皇上。”
太监从里面出来冲着林风二人说道,说完转身回去,林风点头,汤林深吸一口气跟在身后,这一刻步伐显得无比沉重,毕竟是要见皇上。
汤林低着头跟在身后,大气不敢长出,甚至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听到林风声音连忙跪倒在地,口呼万岁。
“你是林风。”
朱元璋日理万机,多少当朝重臣的名字都无法记住,此时看到林风一下子说出对方的名字,已经是一件让人觉得荣耀的事。
林风拱手道:“得圣上惦念,林风感激不尽。”
朱元璋点头,解散锦衣卫情非得已,严进的死同样是在预料之外,对于帝王而言必须冷血,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巩固自己的地位,甚至不惜向那些有功之臣挥舞屠刀,“有你在允炆身边,朕可以放心。”
“谢皇上。”
林风起身退到一侧,汤林依然跪在那,低着头,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等着皇上问话,一旁朱允炆道:“皇祖父,就是这位汤义士冒死入京为百姓请命。”
“义士,请起。”
汤林起身站在一侧,朱元璋上下打量,身为帝王最是懂得看人,连连点头,“别怕,把你知道的事实真相告诉朕,朕会为你做主。”
“皇上,几十万百姓性命,草民这里有百姓所写血书一份。”直到这一刻,汤林才从怀里掏出那块带血白布,进入皇城,见到皇帝,这是唯一的机会,绝对不能失去。
带血布卷,承载几十万人的希望,就是为了这个东西,三个义兄惨死,汤林掏出时用力攥紧,上面同样带着死去的三位结拜兄弟的命。
“拿上来。”
太监快步过去,多半是有些胆小,看到红色血痕愣了一下,右手捏住,小心翼翼拿到朱元璋面前,布卷打开,上面歪歪扭扭写满字迹,都是痛诉贪官恶行,下面写有村庄的名字,密密麻麻,不下十几个村镇。
“该杀。”
朱元璋拳头握紧,那一刻,仿佛回到六十年前,面对地主的逼迫,父亲只能跪在那苦苦哀求,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整天忙碌,最终所得大多用来交租,剩余的一家人精打细算勉强度日,一旦田地欠收,父亲的眉头终日皱起,那些人根本不会管佃户的死活,交不起租子,直接收回田地。
或许正是因为当年的那段经历,朱元璋痛恨那些为富不仁的富人,这种情感深深刻在心底,就算坐拥天下,拥有所有财富,依然无法改变。
“皇上息怒。”一旁太监吓得跪在地上,汤林同样吓了一跳,跟着下跪,一旁林风用手一拉,整个身子瞬间停住。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朕平生最恨贪官,此事当严查到底,不仅要给死去的人一个说法,同样要还天下百姓一个公道。”
“皇恩浩荡。”
“传朕口谕,责令户部、刑部联合查处,十日内必须给朕一个交代。”一旁太监快速记好,皇上下达的指令,绝对不能有丝毫错漏,甚至是一个字都不行,等天一亮立刻前往户部、刑部传旨。
三人行跪拜之礼离开侧殿,走出侧殿,汤林长出一口气,“不想皇上如此平易近人,并非传说中那样恐怖。”
朱允炆听罢呵呵一乐,“皇祖父心系天下百姓,时常教导我们这些孙儿,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管身在何方,处在什么位置,一定要把百姓的疾苦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爱戴,大明的天下才能安乐久治。”
这些所谓的教诲,更多是朱元璋对已逝朱标说的,朱允炆同样受到影响,当然绝非坏事,尤其是皇帝,历朝历代的经验摆在那,无论自身实力多么强悍,如果不能解决百姓的问题,最终同样要被百姓推翻。
“这回汤兄弟,总可以放心了。”
汤林点头,“此次能够活着见到皇上,全仗二位,请受汤林一拜。”
“不可!”
汤林心中感激,历经艰险,血没有白流,只要可以扳倒那些贪官,百姓不再受苦,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
众人回到太子府,几天时间过去,刑部、户部官员按照朱元璋指令纷纷而出,不过是做做样子,这件事情牵连太广,不仅是晋王得过好处,秦王、齐王、宁王等人的封地同样外扩,田地规模扩大,这些都是户部在里面运作。
各种奏折不断送回京城,朱元璋一一查看,汤林指出的几个府一一查证,账目丝毫不差,库府所存粮食纷纷告满,甚至要再开粮仓。
不仅是官府的粮食装不下,百姓更是家有余粮,并非血书中所言,如此不免奇怪,两种完全相反的事实,到底哪一个是真,哪一个是假。
朱元璋眉头深锁,就算是户部的人看不破里面的局,刑部的人应该错不了,正是担心有所偏袒,所以才会同时派出京城两部的人一起下去查。
大大小小数十官员,平日拿着俸禄,朱元璋不相信,这些在自己眼皮底下的人都是那种只拿好处不做事的蛀虫,让人不敢相信的是两部上交的折子中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