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穿越重生>穿越之特种兵:云的抗日>第613章 血战(十六)

日军的几个主攻师团,任意一个都最少拥有一个联队以上的重炮。这在以前的两次长城抗战中可不多见,由此可见,日军大本营对于速取南京的决心。虽然守军的工事完备,在第一天的战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抵御了日军火炮的杀伤。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工事迟早会被轰烂,打垮。

欧阳云之所以心甘情愿的留守南京,为的就是尽可能的撤离百姓。然,作为中国的首都,南京的人口实在是太多了,照目前的速度,没有一个星期是完成不了的。一个星期,守军能撑一个星期吗?如果日军没有火炮的话,朱载亭相信,这个目标能够实现。但现在的问题是,日军不仅拥有火炮,而且还拥有绝对的制空权。

学兵军有强大的炮兵和坦克兵,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而欧阳云第一天并没有将炮兵拿出来,却是忌讳日军的航空兵。

面对朱载亭的质问,欧阳云回答道:“炮兵肯定会上战场,但不是现在。在日军航空兵还没有出动前,我不会出动炮兵。倒不是因为损失不起炮兵,而是,我军的炮弹不多了。不到关键时候,你们只能依靠自己。”

学兵军北下江苏,一共带了五个基数的炮弹。这也是后勤部队能够携带的最大数量了,本来指望着到了南京以后能够得到补充的,可是却没想到,中央军的重炮数量有限,150毫米口径的炮弹存量稀少。如此一来,欧阳云就不得不将炮兵雪藏,以期其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了。

听见欧阳云的解释,朱载亭的脸色立刻变了。他正想在做争取,却听见欧阳云对谢长安说道:“晚上抓紧修筑工事。能不能够坚持到最后,关键就看我们的准备工作了。多流汗就能少流血!切记!”

“敢死队在城墙上的一战,打得很好,阵亡的将士要尽快将名录交上来,学兵也好、川兵也罢,全部由我们学兵军发给抚恤。小鬼子自视甚高,他们可以接受的战损比应该是一比三,所以,这一战以后,他们不会再考虑从城墙上进行压制了,但是,要防备其狗急跳墙用毒气弹什么的。”

“日军兵力远胜于我,为了南京的民众,我希望你们能够不惜牺牲,一定坚守住。只要五天,五天以后,我们就能够进行机动撤退。”

“是,”谢长安连连点头。

朱载亭看着欧阳云那张年轻朝气的脸,心中有点感动。川军穷啊,即使有心对阵亡的将士发放抚恤,那也是极其有限的。指望中央政府吗?那又不知道要等到何年哪月了。

欧阳云现在最为忌惮的就是日军的航空兵,然,他越是忌惮,日军的航空兵越是肆虐。他这才刚刚从学七旅和川军团的联合指挥部出来,准备去钱光明那里,天空中传来了战机的引擎声,东方淡淡的云层里,十几个黑点浮现出来。在战斗进行了两个多小时以后,日军的航空兵终于出现在了战场上。

此刻的光华门,战斗依旧在继续着。日军那辆被击毁在门洞里的奇洛现在反而成了日军进攻最大的障碍,日军为了将那辆坦克清理出来,潮水般的持续发起进攻,然,最终都被钱光明的坦克和步兵的联合反击给打退了。此刻,日军应该是黔驴技穷,准备用战机对学兵军的坦克进行压制了吧。学兵军坦克的存在,等于多了几个固定的堡垒炮台,这不仅直接威胁到了日军的坦克,而且,给予日军步兵以心理压力。试想一下,好不容易在付出巨大伤亡之后刚刚从阴暗的门洞里冲出来,立刻就要面对几管黑洞洞的炮口,只要不是被武士道完全蒙蔽了心智的,应该都会感到胆寒吧?

就目前而言,日军能够对继光型坦克造成威胁的就两个兵种,一个是重炮部队,再就是航空兵了。

坦克部队的隐蔽问题,是欧阳云特别强调的。因为日军完全没想到中国方面会直接放弃南京,所以,直到****主力完全放弃阵地一天以后,南京外围的日军才侦测到了这一敌情。而等他们大军压境,从三个方向将南京重重包围,欧阳云已经组织部队连夜将坦克的防护工事修煮好了。

按照战前部署,一旦日军航空兵加入战场,所有暴露在外的坦克将立刻返回隐蔽工事。而在此过程中,各个防守段的步兵将要承受全部的攻击压力。无疑,这将是日军形成突破的最佳时机。

就在那天上的十几个黑点变成十几只大鸟的时候,光华门、中华门、江东门、通济门方向,隆隆的炮声再次响了起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学兵军和川军包括中央军留守部队辛辛苦苦修筑成的工事成段成段的陷入炮火之中,不时的,爆起的火光中还传来一两声惨呼。那意味着,又一处防卫工事被炮火摧毁了,而里面的中国军人,遭遇了无情的杀戮。

炮声响起,刘奎等人立刻驾着欧阳云带着警卫团的士兵快速的撤进了距离最近的一个防空洞里。这样的防空洞,南京比比皆是,其中有不少都被开辟出来做了炮兵还有坦克部队的隐蔽场所。靠近防卫段的地方,更是被辟出来坐了屯兵洞。

隆隆的炮声过后,便是日军再一次的进攻。这一次,因为有天上的战机帮着清楚守军坦克,日军的进攻特别的凶猛。就拿光华门来说,吉柱良辅这一次出动的竟然是一个大队,千余鬼子。

趁着刚才的炮击,日军终于将那辆报废的坦克给拖出了门洞。而这一次打前阵的,依旧是一辆奇洛,而跟在后面的,则是三辆装甲车。


状态提示:第613章 血战(十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