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穿越重生>穿越之特种兵:云的抗日>第395章 华北危急(十七战前会议二)

欧阳云虽然并没有点名,但是,郭达的脸还是立刻涨的通红,面对众人的目光,他咬咬牙蹭的站起来道:“军座,诸位同仁,喜峰口军座遇袭的事,我负有责任,这里,我自请处分。”说完,他低头坐下,直直的看着欧阳云。

欧阳云也看着他,顿了顿道:“这起事件中,我也有责任。我军成军太快,系统的训练还有专职军官的配备都很不到位,按道理说,防务这种小事情应该由警卫人员负责,但是因为人员紧张,事实上,我们的主官承担了太多的责任。这种状况,近期内估计是无法改变的,所以暂时还是只能辛苦你们了。好了,这个话题放一放,下面我说说另外一个比较严重的情况。上个月发生在喜峰口的接触战,战报大家都看了。学二师还有装甲部队都取得了不错的战绩,有些人肯定要问,为什么不对他们进行奖励呢?先说说我们的装甲部队,是役,胡力部以一个营的战车部队,共摧毁日军二十余辆奇洛中型战车,还有十几辆豆战车,这个成绩相当不错,因为和日军的战车驾驶员相比,我们大多数年轻的小伙子们都是第一次上战场,可以说毫无实战经验。但是,基于我们的战车在性能上比之日军高出了不止一个档次,故,我认为这是他们应该取得的成绩,我也期待他们下次有更佳的表现。胡力,你没有意见吧?”他把目光投向胡力,后者红着脸站了起来,道:“军座说的都是实情,我没有意见。”

“希望不是不敢!”欧阳云道,众人笑了起来。

摆摆手,欧阳云继续道:“日本人这一次的作战方略,现在我们知道其真实的意图了,乃是为了给111挺身队的行动作掩护。这一个多月来,我经常反思这一战的得失,除了上面讲的,还有一个重大的发现。”说到这里,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郭达,郭达则立刻意识到了他下面将要说些什么,举手道:“军座,这事还是我来说吧。”

“好。”

郭达站了起来,脸上又慢慢的浮上酡红,道:“如果我猜的不错,军座应该是指弹药的损耗问题吧。”见欧阳云点了点头,他接着道:“在喜峰口我们一共和小鬼子干了三仗,除了战车部队,地面部队打了两仗,其中担任首轮防守的一个连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战绩。一个连就消灭了半个大队的鬼子。”

单人雄惊呼道:“很不错的战绩啊?”众人里,只有他没有看过战报,第一次听说,故此表现得相当的惊讶。他是老行伍了,又是干特种兵的,特别清楚这种阵地战的过程和结果。喜峰口的地势他也清楚,并不是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这种情况下,一个一百多人的连要歼灭五百余鬼子,实在是给人说天书的感觉。

郭达的脸更红了,声音也没之前大了,道:“可是,他们一次性就用光了随身携带的弹药。”

“哦?”单人雄一愣,然后算了算,不由咂舌道:“乖乖隆的个咚,那可是四万多发的子弹哪,这,这实在是……”他说不下去了。照这种算法,一个鬼子就需要八十发子弹才能打发。八十发子弹,都够将一个人碾成碎片了。

学兵军的配备,因为卫青式是自动步枪,故弹药比之其它部队配备得充足的多。要知道,日军单兵一般只配备一百五十发子弹,而学兵军配备的数量则是他们的双倍还要多,达到了四百发。

欧阳云摆手让郭达坐下,说:“按道理说,一个连歼灭半个大队的敌人,我该感到自豪。可是,考虑到过程,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这并不是子弹的问题,八十发子弹能够换取一个鬼子,这生意值得做。但是,诸位想到没有,照这种打法,如果当时敌人继续进攻,那我们已经打光了子弹的那个连的战士会有什么下场?死亡是免不了的,而这种死法,你们不觉得滑稽吗?因为枪里面没有了子弹?所以只能拿着先进的武器等死,说出去估计会笑掉人大牙。同志们,这个情况值得我们警惕啊!为什么我们战前的训练、比武成绩那么好,上了战场却如此不济呢?这几天我很后悔啊——大家还记得王东北吗?就是现在东北抗联的一个副司令。我们曾经有过约定,我军淘汰下来的枪支弹药都送给他们,而他们则负责带我们的新兵参加实战。可惜了呢,因为种种原因这个计划没能实施,现在看来一大损失啊。我们的战士不是技术不行,而是心理上存在问题啊。在现代军事理论中,士兵的心理素质教育也是一项重点训练项目,但是我们之前忽略了,这才导致了上述情况的发生。有鉴于此,我现在宣布一项军事改革方案,那就是连以上的部队,都将设置一名指导员,专事负责士兵的心理辅导和引导。他们将享受同部队军事主官的待遇,除了不负责军事作战以外,其它方面,都有知情权和决策权。诸位,大家没有意见吧。”

李铁书问道:“连以上部队都要配置,那要多少人啊?这些人都要从军校选拔的吧?”

欧阳云说:“将来都要经过系统的教育,现在非常时期,先选择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较高的。原则上,各级部队主官可以自己挑选,但是,我强调一点,严禁任人唯亲。我希望大家记住这一点,指导员不是分你们的权的,恰恰相反,他是来帮助你分担工作的。就拿郭达那个师来说,有了师级指导员之后,什么布防之类日常工作,就可以交给他来做吗,郭达可以专心考虑训练和打仗的事。”

见军座又


状态提示:第395章 华北危急(十七战前会议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