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穿越重生>穿越之特种兵:云的抗日>第三百二十九章行险

金正和为自己捡到了一条大鱼而兴奋不已,殊不知在距离他大约五十千米左右的地方,一个军用帐篷中,一个日本名为“村上杉”,真名叫做金泰蓝的日军少佐此时正睁着眼睛盯着外面的一线天空郁闷的打着腹语:“奶奶的,不知道又便宜了哪个混蛋!”

“偷天换日”进行到现在,成功打入日本军政界的中国特工已经超过了一百人,这其中,既有江一戈、汪明城还有沈春明这类出类拔萃的,也有金泰蓝这类默默无闻的。本文由而不管他们身处何处、身居何职,只要在关键的时候来一招“釜底抽薪”,对于日本而言那就是一击致命的必杀。

金正和旅针对这处日军炮兵阵地的偷袭非常的成功。持续的消耗战,令日军本土兵源近乎枯竭,为了死撑到底,小泉敏一郎这个民粹也不得不捏着鼻子放松“引进人才”的限制。如此一来,固然获得大量本地土著的效忠,却也带来了不小的隐患。其中最明显的便是部队素质一降再降,且还出现了大量的空编。

比如金正和他们偷袭的这处炮兵阵地,该部日军对外号称一个联队,实际上只有两千余人。而这两千余人中,真正拥有大和血统的日本人不过一百余人,其它的则都是印度尼西亚土著。

如果这两千余人真的都是日本人的话,以金正和旅现在千余人的兵力,即使能够打一个出其不意,那也必然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才能全取。而现在,从开始清理暗哨到最后光明正大的发起进攻,总共耗时不过半个小时,金正和旅就解决了战斗。

“超子,联系总部,就说我们夺取了一个炮兵阵地,需要支援。都愣着干嘛?立刻加强工事,娘的,这些南洋土著就是不可靠,这修的工事都是什么?对了,俘虏用起来。什么?怕他们逃跑?你们手上的枪是吃素的?”

甘邦附近,此时双方集结的兵力已经超过五十万,其中日军集结的兵力更是远征第三集团军的三倍以上。顾祝同和孙立人都是见过大阵仗的,他们很清楚甘邦之战打到这个程度,投机取巧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所以,不管是他们还是敌军要想改变当前态势,除了源源不断的投入兵力,绝对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对于远征第三集团军来说,食人蚊事件是个契机,很值得利用。而事实上食人蚊事件也确实发挥了作用,至少让日军前一阶段的企图失败了。等于帮助远征第三集团军增加了一道防线,保证了马兰后方的安全。因为食人蚊的原因,肖林高地失去了原有的军事价值,在顾祝同和孙立人看来,闲置出来的金正和旅当然是个值得利用的有利条件。只是,考虑到金正和旅满打满算才不过一千余人,而且与主力部队脱离,迄今为止,他们还没想到应该怎么做才能发挥金正和旅的最大作用。想想也是,相对日军一条防御线动辄几万人的大阵仗,金正和旅的千余人实在是太渺小了。似乎日军每个人吐口唾沫都能将他们给淹了。

南海舰队的高调远征,对于远征第三集团军而言绝对是个利好消息。当前战况相当胶着,这个时候,像南海舰队这种规模的部队的介入,绝对堪称关键因素。顾祝同和孙立人一接到相关报告,立马想到的便是该如何利用这件事来尝试突破。两个人几乎忽略了金正和旅的存在,偏偏这个时候,金正和旅送来了胜利消息。因为金正和旅事先并没有打招呼,一向对军纪看得较严的顾祝同还十分不快,不过,当他们从地图上找到金正和旅所在的位置,他立刻改变态度,对孙立人说道:“金正和好样的!这就是突破点了!”

有空中侦察机的辅助,交战双方对于对方的排兵布阵都有相当的了解。日军的炮兵阵地总共就那么几个,其中有大型的也有中型的,顾祝同和孙立人根据金正和发回的数据一对照,马上就找出了他们所在的那个点。而因为这个点恰好处于日军一线部队与预备部队之间,对于远征第三集团军来说,一个契机就出现了。

孙立人手按地图,分析道:“单凭金正和旅肯定守不住这个阵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空投再放两个师进去,多上两个师的兵力,坚守肯定不是问题。届时,我们只要拖住北线的日军,再集中兵力攻其南线,则极有可能吃掉这里的两个日军师团。如果能顺利吃掉这两个师团,接下来就好办了,在有肖林高地封锁日军南线兵力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从这里向北干切入过去。届时,北干与甘邦之间的十五万日军就会成为瓮中之鳖!顾老总,看来这一次不行险不行了——我们必须抢在日本人反应过来之前出手。”

日军的排兵布阵,以各部抵达前线的时间为准,目前总共分为三部分。其中一线为战斗部队,二线为替换部队,三线则是替补部队。这样的兵力布置,一者可以让前线战斗部队始终保持较高的战斗力;二者能够形成足够的战略纵深,以断绝中**队通过攻击一点长驱直入的可能。

凡事有利就有弊,比如现在,在金正和旅成功楔入的情况下,日军绵长的防线就存在了被各个击破的可能。当然了,因为日军在兵力上拥有绝对的优势,所以中**队要想各个击破就只能从其它方向向目标位置集结兵力,被抽调兵力的方向就存在反被日军击破的可能,这正是孙立人指出要行险的缘由。

孙立人的个性中冒险急进因子很浓厚,相比他,顾祝同则要稳重得多。他没有理解回应孙


状态提示:第三百二十九章行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