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穿越重生>穿越之特种兵:云的抗日>第1598章 潜艇,英国人的潜艇

大约一刻钟以后,一起呆在一艘名叫“强云”号万吨级商船上的陈嘉庚、张良峰、林江石、胡铁君还有崔林便获悉了前方有日舰队拦截的消息。张良峰和胡铁君、崔林还能保持镇定,陈嘉庚和林江石却有些慌了。

陈嘉庚苦笑:“还是被日本人发现了,毕竟太悖常理了。一下子来了将近四十艘船,足够运走七八万人了。日本人肯定会产生怀疑。”

张良峰宽慰他道:“陈会长,不需要太过焦虑。只要美国人一口咬定我们都是美藉侨民,日本人能采取的手段其实不多。况且,我们总司令还另有安排!”

胡铁君:“都已经这样了,还怕什么?大不了一死而已。留在新加坡即使不死也生不如死,与其如此,还不如葬身海上,至少,我们曾为了改变命运抗争过!”

崔林点头道:“我赞同老胡的话。命运就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上,不管结果如何,至少我们努力过。嘿嘿,我倒期望日本人真的登船检查呢,那样的话,咱们临死也能拉两个垫背的。”

“崔林,你这种想法要不得!”张良峰正色说道:“我们是生是死无关紧要,但是却绝对不能拖累美国人。事情真到了不可收拾的一步,那我们就主动脱离美‘撤侨船队’,那样的话,应该还能保存部分人。崔林,听到没有?”

“知道了。”

张良峰转向陈嘉庚,道:“陈会长,我们要立刻通知其它船上的人,让他们无论如何都要保持镇定,千万不要自乱阵脚。对了,特别是星华义勇军成员,在美国人的船只脱离船队之前,切不可意气用事和日军产生冲突。”

“好,我这就让人传话!”

凌晨一点半左右,撤侨船队和日西征舰队“加贺号”航母舰队终于碰面了。在山田定义的指挥下,“加贺号”航母舰队十八艘战舰加上“沩山号”护卫舰排成一字长蛇阵,牢牢的封死了撤侨船队前进的海路。双方距离还有五六公里的时候,十几艘快艇被日本人从大船上放了下来,这些快艇飞快的突入撤侨船队,艇上的喇叭随即开始广播起来:“船上的人听着,你们已经进入了大日本帝国西征舰队和英国印度洋舰队的交战海域,请放慢航速接受我军的检查,我们需要核实有无英国人混进了你们当中——警告,你们已经进入……”

日快艇第一轮广播刚毕,陈嘉庚就传下命令,让所有华人皆呆在舱内不要走动。与此同时,密特朗在格朗特的陪同下进入舰长室,指挥重巡上的美国水兵回应日本人的广播:“我们是美利坚合众国撤侨船队,我们的船上并没有英国人,我们的撤侨行动已经得到了贵国政府和军方的同意,你们没有权力对我们进行搜查!”

双方通过广播打起嘴仗,同时,日舰队派出了三艘护卫舰,载着大约一个大队的士兵向撤侨船队居首的几艘万吨级大轮缓缓开了过来。

眼见搜查不可避免,格朗特只得下令所有舰船降低航速,同时又派人给陈嘉庚他们传话,让他们一定保持镇定不要冲动,一切皆交给他们应付。

“加贺号”航母舰队的舰长室内,山田定义下达命令,让航空部队放飞一个大队的鱼雷轰炸机,并一再叮嘱他们:“没有我的命令,不允许擅自进攻!否则将以叛国罪论处!”

山田定义的这一命令其实是违心的。日军中低层军官远比高级军官们狂热,在他们心中根本就没有什么民族大义,也就根本没有怕这个概念。倘若山本五十六完全放权的话,现在山田定义下达的肯定是进攻命令。

“加贺号”航母的飞行甲板上,一架又一架鱼雷机开始升空了,与此同时,附近的几艘巡洋舰还有护卫舰上,一枚又一枚照明弹打上天空,直将这片海域照得亮如白昼。

山田定义因为成功的策划了一次夜战而出名,这一次面对美国人的撤侨船队,他忍不住技痒,又祭出了自己最得意的战术。而他有所不知的是,就在“加贺号”开始放飞战机的时候,两艘潜艇正在海底向“加贺号”缓缓逼近,此时距离他们已经不足两千米了。

日本人真的太大意了,他们根本没想到这里会出现敌方潜艇,所以并没有采取相应的反潜措施,而当“加贺号”以及其它几艘舰艇上的日本雷达兵忽然发现雷达屏幕上最靠近忠心的地方忽然浮出来两个陌生的黑影的时候,他们已经来不及进行反潜作战了。

第一个发现潜艇踪迹的是“加贺号”旁边一艘护卫舰上的瞭望兵。在照明弹的帮助下,他忽然发现前方七八百米的地方忽然出现了两个黑不溜秋的大家伙,先是以为自己看花了眼,待揉了揉眼睛仔细一看,骇得差点从瞭望塔上摔了下去。“潜艇,潜艇,英国人的潜艇!”他疯狂的喊道,一副被震惊到无以复加的姿态。

他的喊声惊动了这艘护卫舰的舰长,该舰是做好了战斗准备的,所有战斗人员皆各就各位。意识到通过旗语或者电报通知山田定义已经来不及了,该舰舰长临机决断,下令舰尾的所有火炮立刻向那两艘英国潜艇进行射击。

近在咫尺的发炮声惊动了“加贺号”上的鬼子,是时,该舰的雷达兵才看出了雷达显示屏幕上的异样,他立刻站起来朝山田定义大吼:“阁下,潜艇,敌人的潜艇!”

山田定义听见发炮声,刚开始还以为有人无视山本司令官的严令向美国的撤侨船队开炮了。惊出一声冷汗,然后就听见了雷达兵的嘶喊,他凑过


状态提示:第1598章 潜艇,英国人的潜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