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穿越重生>重生民国之中华崛起>508 铁血,减丁,移民......
老人所组成的千人队紧随其后冲出部落,向西北方向的国防军阵地冲去…..

外蒙古部落西北角。因为正好处在两支部队交界处,这里仅仅部署了三辆装甲车和一个连的国防军将士。因为距离他们最近的国防军部队都在一公里开外。意味着他们必须用手中有限兵力和火力,挡住外蒙古至少三个千人队的连续冲击。

看到眼前浩浩荡荡。如同浪潮一般势不可挡的蒙古骑兵。不仅仅普通国防军官兵,就连这里的最高长官上尉连长文俊生,一双腿都因为大地震动而开始微微颤抖起来。因为,对比眼前数千骑兵一齐奔腾所产生的其实,自己和自己所统帅的部下简直就好像海浪中的一叶扁舟,随时可能被一个大浪给掀翻,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当然,这种发自内心的恐惧还是在极短时间内被文俊生调整过来。深深吸上一口气后,对着身边仍然面露恐惧的部下果断命令道:“兄弟们。咱们当初加入国防军都宣誓过了,战死沙场是咱们作为军人的最高荣誉。再说了,即使战死沙场,国防军给咱们的抚恤金也足够家人后半辈子无忧。既然如此,咱们还有什么担心的,都给老子打起精神,做好战斗准备,挡住这帮不要命的蒙古人。兄弟们,守住阵地。挡住外蒙古人,咱们就是战死沙场也是英雄。但是,如果没有守住阵地,即使战死沙场。咱们也是被人看不起的懦夫,也不好意思领取国防军给咱们的丰厚抚恤金。”

“现在我命令,通讯兵。马上向团部求援。其余将士,将咱们手里的武器全部亮出来。只要敌人冲进五百米。炮兵,马上对敌人进行开炮。不要给我节约炮弹。只要敌人冲进三百米,所有步兵,装甲兵,全部开火,用子弹狠狠的教训教训这帮嚣张的蒙古人。”

“呜呜呜…..”一串尖锐的呼啸声在大家身后响起,炮兵排装备的六门轻型迫击炮首先向越来越近的蒙古人发起反击。

六枚炮弹带着一百多国防军将士期许,在大家头顶划过六道漂亮的弧线后,非常精准的落入五百米外密密麻麻的外蒙古骑兵中间发生爆炸。

伴随六团橘红色火球从地面腾空而起,手持望远镜的文俊生可以清楚看到,第一轮炮弹爆炸声中,至少三十个蒙古骑兵带着惨叫声落地,随后就被身后呼啸而来的后续骑兵给踏成肉酱,连一具完整尸体都没能够留下。

因为这帮骑兵的数量太多,而且都抱着必死决心来冲击国防军阵地。六枚炮弹在骑兵群中炸出的六个缺口仅仅一闪而逝的功夫就被后续骑兵给淹没。

即使如此,文俊生连长也非常兴奋,下意识惊呼道:“打得好….炮兵,就这么给我打,将这帮狗娘养的外蒙古人都给我炸成碎片…..”

不用文俊生连长命令,炮兵排射出的第二轮炮弹已经再次落在骑兵群中间发生爆炸,重新掀起六朵绚丽的血雨。

炮弹的杀伤力虽然巨大,但是数量毕竟有限。六门迫击炮在短短一分钟消灭至少三百骑兵后,剩余悍不畏死的骑兵终于冲到三百米外。

看到这里,文俊生的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放下望远镜,亲自操起一杆半自动步枪,子弹上膛,简单瞄准以后,就扣响了手中半自动步枪扳机。

一串子弹带着呼啸声向几百米外骑兵飞去的瞬间,一声暴喝也从文俊生嘴里发出:“兄弟们,都不要给老子节省子弹,给我狠狠的打,谁打出去的子弹多,战后老子就奖励谁。”

十挺通用机枪,三挺车载重机枪,三挺机关炮,迅速射出十多条粗细不一的火舌,在阵地前形成一道密不透风的弹网。当然,夹杂在这些机枪中间的一百多支半自动步枪,也不断射出密集子弹,弥补机枪与机枪之间的火力间隙。

在密密麻麻的骑兵面前,将士们射出的子弹根本不需要瞄准就能轻易命中目标。在每秒钟几百发子弹的超强射速下,蜂拥而至的骑兵直接如同下饺子般纷纷中弹落地。很快,这帮骑兵脚下就铺上一层厚厚尸体,每一只马蹄的落下,都能在地面溅出一片血水。

如果外蒙古人只出动一个千人队,凭借文俊生连的火力配置。完全由能力将其挡在两百五十米,甚至于三百米外。可是。当五十米后的第二个千人队赶到战场后。战场局势开始慢慢发生变化。

战场外蒙古骑兵的损失速度开始慢慢低于补充速度,而这就造成外蒙古骑兵的损失虽然在不断加大。但是,在这些阵亡骑兵的掩护下,外蒙古骑兵和文俊生所部的距离渐渐开始缩短。

当阵亡在文俊生所部手里的骑兵已经超过两千人时,两军间距已经缩短到一百米。

如此情况下,如果文俊生还不能挡住这股骑兵攻势,眼前的外蒙古人就可以借助战马冲势,将手榴弹扔进自己阵地。

正不断扣动扳机,向前射出一发发子弹的文俊生也下意识陷入沉思之中。

就在这时,身边战士挂在腰间的几枚枪榴弹忽然出现在自己视野。瞬间。这种以破片杀伤敌人的枪榴弹各种性能数据,就好像放电影一般出现在自己脑海。

“对,就用枪榴弹…..兄弟们,马上用枪榴弹,用枪榴弹挡住敌人攻势,绝对不能让敌人再继续向我们靠近了…..”

上百枚枪榴弹同时发生爆炸,其威力绝对不低于几十枚炮弹同时发生爆炸。

在文俊生注视下,冲锋在最前面的数百骑兵仅仅一眨眼功夫,就在枪榴弹爆炸声中变成一具具


状态提示:508 铁血,减丁,移民......--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