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仙侠修真>赝品帝国>第一百四十一章 难探究竟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大宋朝的武举考生虽没有这份荣幸,但毕竟也还是参加了朝廷所组织的最高等级考试,若能侥幸中举其好处也是不言而喻的。至少对于鱼寒这种有着归正人身份的考生来说,能够通过这种最容易为世人所接受的方式获得晋升机会,将来真要步入朝堂就会少受到很多歧视。

可让鱼寒想不通的是,他原本只是奉旨跑去应个景,怎么就真混了个金榜题名呢?要知道这可是大宋朝,人才济济随便扔块砖头出去就能砸中一大片文人墨客奇侠义士的大宋朝,什么时候轮到他这么个胸无半分韬略、不懂行军布阵且在最后一关擂台比武时还丢尽天下武人颜面的废物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了?

就算抄袭的那份属于文天祥的答卷词沼华丽慷慨激昂,自己随后所阐述的观点也能恰好迎合孝宗皇帝的喜好,但那毕竟是与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背道而驰。就那位敢于在众目睽睽之下对金国使节奴颜婢膝曲意逢迎的主考官汤大人,他会这么轻易就让一个不仅仅是在嘴上嚷嚷还敢派身边人教训大金国勇士更敢于对他明朝暗讽的考生蒙混过关?根本就用不着使什么卑劣的舞弊手段,仅凭“以策问定去留,以弓马定高下”的规矩,汤大人就有足够理由把表现欠佳的鱼寒在第一道审核中给刷下去,让他的答卷根本没有机会出现在官家面前。

莫非是汤大人见自己受了大金国十九公主的邀请,所以产生了误会没敢在暗地里使绊子?这个可能几乎不存在,因为琴心已经数次表示出了招揽之意,她是绝对不会让手下的预备奴才把一个可堪一用的混蛋推荐给大宋朝廷的。鱼寒甚至用脚丫子都能想到,当日离开考场之后,金国使团内肯定已经有人对汤大人做出了这方面的指示。

想来想去,所能找出来最靠谱的答案就是受到了那个最近三天两头跑来糊弄人的洪适照顾。因为暂时只有这个做事不怎么地道的大宋正三品观文殿学士有这方面意愿且具备这种能耐,可当鱼寒正准备表达一下感谢之意时才发现,那位洪大人似乎也正为这个结果所困惑。

事情确实如鱼寒所猜的那样,为了能让这个混蛋的策问答卷出现在孝宗皇帝的御案上,洪适可没有少动用关系在私下里奔走。所以,鱼寒能够中举这完全不是什么意料之外的事,但让洪适以及知道答卷内容的朱熹和辛弃疾都感到不解的是,这个小混蛋最后捞到的排名怎么会是这样?

乾道五年武举三甲第三十九名,这是榜单上鱼寒所处的位置。若是不考虑武举和文举之间的巨大差异,听上去可要比朱熹当年中的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厉害得多。可问题是,这武举本身就不怎么受重视,而今科武举更是只录取了七十人!一甲三名,这是规矩是传统是绝对不可能更改的。有资格位列二甲享赐“进士出身”的二十八人,这也是朝廷早就已经公之于众的数据。剩下的三甲名额那不就只有……

没错,鱼寒是混了个金榜题名,但他的名字只排在最末尾处,运气也就仅仅比那些名落孙山的考生们稍微好了一点点!不具备穿红戴绿夸官游街的资格,那是属于头甲的状元、探花、榜眼才有的特殊待遇。也不可能获得入宫面圣谢恩参加朝廷赐宴的机会,因为那最少也得有个进士出身,像什么只获得个“同进士出身”的考生,赶紧自己回家呆着静候朝廷安排,别跑去拉低宴会档次,让大伙看着心烦。

可即便是不考虑鱼寒所盗版的那份属于百年后名人大作能给人带去多大的震撼,仅是他在考场上提出了那种虽有些混乱却足以在这个时代堪称先进的敌后作战理论,以及对大宋现行隐忍策略的独特分析,那也应该有资格挤入二甲行列啊!

鱼寒的武艺不行,能混个榜尾就不错了?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但问题是这个混蛋有他自己的特殊弥补方式!就他那颗不知道怎么长的脑袋,随便捣鼓出来个破烂就足以改变整个世界的战争形式。洪适是不知道未获官家批准建造的红夷大炮到底有多大威力,但根据送了给金国十九公主的那个劣质产品也能想象得出,这宝贝一旦被用于实战,对方就是有百万拧着大刀片子的状元之才也甭想就占到多大便宜。

一个拥有一定军事理论常识且掌握划时代先进武器制造方式的奇才,就连金国的十九公主都在竭力招揽,大宋官家却连个进士的身份都舍不得赐予,这是个什么道理?若是为了掩人耳目,直接让他名落孙山岂不是更好?何必像现在这样画蛇添足让他吊个榜尾?

朱熹想不明白,洪适也是越琢磨越糊涂。倒是辛弃疾这个时候似乎另有所悟,以他自己的遭遇进行猜测,认为正是鱼寒拥有的那个特殊身份才导致了官家既想用却又不敢重用。毕竟这混蛋不仅仅是从北方逃回来的,还是钦宗近侍后人!

“要俺说,你们想这么多干嘛?反正鱼兄弟中举这事已经是板上钉钉了,还管咋中的?想不通缘由就别去费那神,早些派人去订两桌酒席,庆贺一番才是正事!”一般情况下翟崇俭都懒得动脑筋去揣摩别人的心意,所以在他看来不管孝宗皇帝做出这种决定到底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含义,鱼寒中举这就是眼下最重要的事。而按照传统,请客吃饭那肯定是免不了的。

“翟义士所言甚是,我等与其在此揣摩圣意,还不如顺其自然静观其变!”正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坐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一章 难探究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