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玄幻奇幻>定秦曲>第七十八章 西方古典军事典籍(18)
墙脚下挖一条地道,通到第二天那座碉楼车将要停下的地方。接着他又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那块地方下面的土挖空运走了,只剩下薄薄的一片表层。当这个庞然大物的轮子轰隆隆地滚动到这块底下已经挖空了的地方时,那大物一下子陷了下去,显然这松松的一层土皮是怎么也承受不住这么重一部碉楼车的。这样,它也就根本无法贴近城墙了,甚至连动都动不了啦。于是城市得救了,敌人只好弃车而去。

二十一、当碉楼车逼近过来时,投石手用石块,投射手用标枪,其余的人用各种弓弩发射箭镞,长矛兵投掷铅球和标枪(missilia),从城头上把他们撵走。企图爬梯子登城的人要冒很大的危险,就像第一个发明用梯子攻城的卡帕涅伊那样,他是被菲旺人击毙的,当时这一击竟是如此之有力,以致流传开一种说法,说他似乎是遭闪电击毙的。

攻城方登上敌人的城墙靠的是云梯、斜桥和杠杆。

云梯与竖琴相像,故名。竖琴上有琴弦,碉楼车旁的横木上亦系有缆绳,借助于滑轮可将梯子放下。只要这梯子一搭上城头,士兵们便立即从碉楼车里蹿出去,顺着这梯子,登上城头,攻进城里去。

斜桥就是我在上文中已提到过的跨桥,因为它是突然从碉楼车中部向斜刺里伸出搭上城墙的,故得此名。

杠杆是这样一种器具:往地里埋下去一根很高的柱子,柱子上端横向里再固定一根更长的木头,这根木头要恰巧固定在中央,以求保持平衡。如是,一头朝下压时,另一头就能往上翘起:在木头的一端挂着一个用树条或木板做成的筐子,里面可装下若干名武装人员。当用绳子把另一端拽住,往下压去,坐在那一端筐子里的人就能升起来,攀上城头。

二十二、守城部队通常用各种弩炮、蝎子弩、弩弓、棒投器(弓箭手备用的)、投石带来对付这种攻城方法。

有一种弩炮是靠着用动物的筋制作的弦绷紧的,其两端的距离越长,也就是炮身越长,射程便越远。只要弩炮的制作符合力学原理,而且射手经验丰富,深得其中奥妙,就能百发百中。

另一种弩炮是用来抛射石头的,石头的重量与绳索的粗细和长短成正比;绳索越粗越长,抛射出去的石头就越大,力度也大,它的飞行速度就像闪电一样非常快速。

没有一种投射武器的力度能比这两种更厉害的了。

蝎子弩现在我们称之为手弩,之所以叫蝎子弩是因为用它们射出去的箭又小又细,但却能置人于死地。

关于棒投器、弩弓和投石带,我想不用多说了,因为如今都还在使用。

弩炮打出去的大石头不仅能砸死砸伤人和马,还能砸毁敌人的器械。

二十三、对付攻城槌和镰钩篙(falces)的方法很多。有人用绳索吊上一块块覆盖物和褥垫(culcita)放下城去挡在攻城槌要撞击的地方,好让它先碰上些软塌塌的材料,等撞到城墙上时劲儿已减了大半。

另一些人从城垣上先用绳圈设法把攻城槌套住,再集合一大批人使劲把它斜过来,甚至连同龟背车一起把它们调过头去。

还有人用绳索系上铁钳子或带尖齿的夹钳(forfex),他们把这叫做“狼嘴”(lupus),用这种夹钳去钳住攻城槌:或者让它调转方向,或者让它头朝上翘起,总之使它无法撞击。

有时,守城部队在城墙上将柱脚和石头柱子等重物来回晃动,借势往下扔去,让这些大家伙把攻城槌砸个稀烂。

但是,假如攻城槌的力量确实大到把城墙撞穿一个洞的话,这也是常有的事,甚至还有把城墙撞塌了的,那也仍有一线得救的希望:把城里最靠近的房子毁掉,这就等于又耸起来一堵墙,要是敌人胆敢从豁口里穿过来,那他们就难免送命于两堵墙垣之间。

二十四、攻城的另一个方法是隐蔽的地下攻城法。这种方法也称作钻洞法,它的别名叫兔子钻穴。兔子在地下挖多处洞穴,在里面藏身。

如果敌方围城的人很多,他们就会投入很大的人力在地下挖通道,就好像用手工采金、采银的穷人在寻找金矿、银矿的矿脉时挖掘矿坑一样。敌人在挖好坑道之后就等于给城里人建造了一条送葬之路。

敌方要想达成这种隐蔽的攻城法可以采用两种计谋。他们或者趁夜间从地道潜入城内,向毫无警觉的市民发起攻击,打开城门,放自己的部队进城,到处杀戮尚未搞清怎么回事的对手;或者前出到城垣墙基前,刨出一大块墙基,把一些干燥的方木放下去,暂时支撑住很快就会倒塌下来的垣墙,然后再把枯树枝和其他很容易点燃的材料堆放在上面。如是,他们让部队作好各种准备之后,便点火烧着这些东西。当这些木质的支撑和树枝行将燃尽时,城墙就会突然倒塌下来,这样攻城的通道也就打开了。

二十五、有无数的实例足以证明,突入城里的敌人往往会被消灭殆尽。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无疑是由于该城的军民还控制着城墙和塔楼,占据着市内较高的地点的缘故。此时,人们会不分年龄、不分性别地从窗户里,从楼顶上向敌人投去石块和其他各种投掷器材。为避免出现此类状况,攻城部队通常要故意放松对有些城门的围困,好让该城的军民有机会外逃,从而停止抵抗。绝望往往会铸成某种表现勇气的必然***实如果当真如此不幸,那对市民来说就只剩下一种生机(不管敌人


状态提示:第七十八章 西方古典军事典籍(18)--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