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民国土豪>第247章 远东军区的软肋!

“六百余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号称百万雄师的远东军区部队,装备已经开始不逊色于欧洲地区的精锐部队,这样的军事实力沉甸甸的压在咱们中华的头上,其威胁程度绝对远远高于当初日本人那支小家子气十足的关东军。”虽然口气显得相当严肃,但是不断的撇嘴让张逸看起来有些滑稽。

“可是远东军区这个叫嚣着要直扑四九城,在天安门广场组织阅兵仪式的军事集团真的有这么强大吗?”张逸再度撇嘴,表示着自己对远东军区这头黔之驴的不屑之意:“首先,苏联的整个远东地区究竟有多少人呢?”

在最高领袖迥然的目光中,张逸在餐厅一个角落里拖出了一块讲解版,将一副不知道什么时候在那里摸出来的远东地区形势图用磁石给吸附在上边:“根据特勤局最新的统计数据,苏联整个远东的居民刚刚过了百万这个数目,这其中还包括了前些年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沙俄贵族以及在大清洗中同样被流放的苏联人,以及波罗的海三国中的分裂主义分子,这些人对苏联的忠诚度就可想而知了。真正在远东地区能够发挥巨大作用的还是当初热血沸腾的来到远东献完青春献子孙的gc党员和gq团员,以及在沙俄时代就扎根在远东的农夫和牧民。问题是就凭借着这点子人口,他们凭什么支撑一支数量庞大而且大部分部队都是机械化作战的军事集团?”

“等一下!”刚刚从迥然中恢复过来的最高领袖打断了张逸的讲解:“你是说这帝俄在整个远东的平民数量很可能还不如自己布置的军队多?怎么可能?”

“觉得不可能是因为阁下的思维还处于几户农户供养一个兵的小农经济时代,而完成了工业化的苏联却能够以相对较少的工业人口支撑起一支更加庞大的军事力量。”一说起工业化,熊孩子对最高领袖的怨气一股脑儿的涌了上来。原时空二战期间,拥有最多人口,仅仅是早期并不详细的统计数据,中华人口已经达到了四亿五千万,而在当时,因为人头税和徭役的存在,民间,尤其是偏远农村,瞒报人口的现象极为严重(要不然也不会在连年战乱,而且灾害不断的情况下,到了新中国建立时人口仍然没有跌下四亿大关)。

但是最多的人口却不能够提供足够的军队,原因无它,养不起罢了。

而与此同时,总人口只有中华四分之一的日本不但武装了数百万的军队,建造出世界第一吨位的战列舰和航空母舰,最为风光的时期不但横扫中华大陆,而且在东南亚将英美各国打得仅仅只有几艘微不足道的驱逐舰与潜艇逃脱。足以见得工业国家与农业国家之间巨大的差距。

然而,最高领袖在任期间却将去工业化玩得不亦说乎,硬生生的将满清留下不多的那点子工业老底再度给败了个七七八八,抗战期间,不要说对工业水准要求相对较高的子弹,就连军火中最为基础的栓动步枪都不能提供足够的数量。最让人恶心的是,居然连手榴弹都不足,需要国外的援助。

再想想建国后的老共,同样是建国十余年,同样时面对着一个世界级列强的军事威胁(从实力以及战争潜力而言,苏联绝对甩开了帝国时期的日本好几条街),老共却能够疯狂的造出了在越南老山前线用大口径炮弹建立几道火力封锁线,并且能够持续轰击一整天,而且后方的前线军火库中囤积着还能够继续坚持下去一到两个礼拜的火炮和弹药,最为关键的是,这些已经丧心病狂到用车皮来做计量单位的弹药居然被后勤认为前线消耗不给力,当初为老毛子的钢铁雄狮准备的弹药还有海量的囤积,需要老山前线的炮兵兄弟更加的努力。而且更是留下了数量难以计算,号称是‘不打三战肯定用不完,打完三战也不一定用的完’的手榴弹。小道消息是这些囤积的手榴弹已经不是人力可以解决的问题了,需要用地下核爆的方式来销毁,而且必须是大当量的氢弹。(当初的手榴弹配备标准是身处前线的人民群众人手一颗,全国民兵每人四颗,正规部队每人四十颗。而且这还是早期的生产任务,在那个狂热的年代,超额完成任务才是生产的主流。反正太祖时代留下的手榴弹要是同时引爆的话,诱发核战那简直是一定的)

“哼……”不爽的最高领袖斜眼看人。

“哼……”毫不示弱的熊孩子斜眼又看了回去,然后拿出了大杀器:“记得当初‘捐机祝寿’的时候有一笔款子是直接打到了空军的账户上了吧?不知道它为我中华空军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啊?”

“唔……”心知肚明这笔款子已经成为了第一夫人私房的最高领袖捂着额头做头痛状。

“其实苏联远东军区的命门就是被我们的空军握在手中的!”张逸的话让最高领袖精神一振。

“苏联时代虽然不遗余力的在向远东地区输送人口以及建立工业体系,但是地广人稀的远东地区还是出现了大量人口聚集在沿着西伯利亚铁路线布置的城市中,上百公里之内荒无人烟就是远东的真实写照。而且因为老毛子过于极端的重工业化建设,对于农业方面的投入远远不够,远东地区又是一副工业人口多余农业人口的德行,他们在远东连粮食都无法做到自给自足!”张逸在西伯利亚铁路上划了一遍,然后继续说道:“可是西伯利亚的工业建设毕竟时间太短,整个工业还没有形成体系,像是飞机、坦克的发动机和长身管火炮的炮管


状态提示:第247章 远东军区的软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