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文明(摘自百度百科):
楼兰文化是罗布泊地区最具特色的、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类型,是古西域历史文化典型代表之一,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2100多年前就已见诸文字的古楼兰王国,在丝绸之路上作为中国、波斯、印度、叙利亚和罗马帝国之间的中转贸易站,当时曾是世界上最开放、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公元500年左右,古楼兰王国一夜之间在中国史册上神秘消失。
楼兰文化堪称世界之最的人文景观。据考古学家证实:塔里木河盆地人类活动已有一万年以上的历史。如果我们把遗弃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的古城用一根红线联接起来,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所有的古城包括楼兰王国在内,突然消失的时间都在公元四一五世纪,所有的遗址都在距今天人类生活地50---200公里的冥冥沙漠之中。[
时至今日,尽管有众多学者付出了巨大心血,但诸如楼兰古城的兴衰与消失,至今还是个偌大的谜团,楼兰遗址也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轮台古城、且末遗址、古墓葬群、古烽燧、木乃伊、古代岩壁画等等,都是世界级的旅游景点。在人类历史上,楼兰是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名字。它曾经有过的辉煌,形成了它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
人们在楼兰文化所表现出的兴趣与热情,充分说明楼兰不仅是属于中国的,而且是属于人类的。楼兰是祖先留给巴州的一笔无法估量的历史遗产,也是中国人的骄傲。同时也意味着挖掘、整理、研究楼兰文化。以各种方式展示楼兰及古西域文化,巴州人人应该负有更大的责任。
楼兰消失之谜(百度百科):
因为水才有了楼兰文明
因为水楼兰文明消失了
如今屹立在荒漠中被废弃的米兰古城,在1500多年前是一片水草丰美的绿洲。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座昔日的繁华城市成了一片荒漠呢?学术界对此一直有浓厚的兴趣。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夏训诚研究员是我国进入罗布泊次数最多的科学家,当年曾和彭加木一起工作。为了搞清楚古环境变化和楼兰文明消亡的关系,夏训诚再次随着科考队来到罗布泊。
他介绍说,米兰古城在学术上被称为西域的殷墟,它的繁荣和衰亡都是由于人类生存的基础———水造成的。当年米兰是西汉王朝应楼兰王的请求,帮助他们抵御匈奴进犯的屯田驻军之地,后来随着垦荒面积和驻军人数的不断增加,从而逐渐兴盛起来。根据考古人员发现的文书记载,直到唐代后期,这里还有规模颇大的农业生产活动。近年来,勘查人员在米兰河两岸的荒滩上,发现了气魄宏大的古代灌溉系统和废弃的农田。夏训诚说,米兰的一切繁荣景象都是建立在有水的基础之上,随着罗布泊的逐渐干涸,米兰附近的水量也逐渐减少,曾经繁华的城市也就成了一片废墟。是因为水才有了楼兰文明,也是因为水楼兰文明消失了。可是因为什么,罗布泊的水没有了?科学家们目前还没有十分确切的结论。
失踪近70年重现人间
五大谜团笼罩小河墓地
1月4日早晨,科考队队员乘坐沙漠车从阿拉干出发,开始了第二阶段的考察工作。沙漠车在连绵起伏的罗布沙漠中颠簸向前,当沙丘渐渐低缓时,一处突兀立起的小沙上密集直立着如同死胡杨般的木杆。科考队员们不由得兴奋起来,失踪近70年的小河5号墓地终于找到了。
小河墓地是1934年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folkebergman)发现的。66年过去了,这里同贝格曼在其《新疆考古记》中的描述几乎一模一样,“小山的表面,有许多从未见过的、弯曲的木板,不论走到哪里,脚下都会绊到久经岁月摧蚀的人骨、被**了的木乃伊和厚毛织物碎片”。
山包上弯曲的木板都是由完整的胡杨木制成,呈船形,可以见到棺材的顶板、侧板和底板,两端留有榫头。这些难以计数的散乱的船棺板覆盖了大约7米高的山包。在山包平缓的顶部,则是上百根直立的胡杨木柱,间隔1米左右,高出4至5米,都是多棱柱,从7个侧面到13个侧面不等。个别的柱子底部还残留着红色的涂料。贝格曼在他的书中说:“这座死神的立柱殿堂曾经笼罩在一片耀眼的红色之中。”
除了立柱之外,贝格曼曾提到的“船桨形的纪念物”犹存。它们由一块完整的胡杨木凿成,桨面呈长方形,四角修圆,长100厘米左右,宽约70至80厘米,厚约10至20厘米。做这样一只船桨必须用一根直径在1米以上的胡杨木制成。
在山包顶部,一个儿童头部的木乃伊保存非常完好,褐黄色的头发长及颈部,略圆的脸上还有些许稚气。在另一个露出一端的棺材口处露出包裹尸体的很厚的毛织物。
“小河遗址”被认为是西域探险史上最神秘的墓葬。它有五大神秘之处
:其一是墓葬的形式是世界上惟一的。贝格曼的著述《新疆考古记》中对墓葬进行了描述。那些直立的、数量上百的巨大的木柱是什么含义?在世界各地,没有一处同样的墓葬。
其二是墓葬所处的位置是难解的。小河是孔雀河和塔里木河下游罕见的一处南北向流淌的河流。在小河两岸,没有任何植被带的痕迹。
孔雀河在北,塔里木河在南,两河几乎平行流向罗布泊。杨镰研究员认为,小河是一条连接孔雀河和塔里木河的人工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