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清末恶匪>第一百七十八章敦煌莫高窟二

半响过后,几个人互相看了看,纷纷摇了摇头然后后退了几步,脸上都挂满了失望的表情。

其中那个带眼镜的犹如老学究一样的李老叹了口气,失望中夹杂着气愤的对着已经有些猜到结果的齐老板道:“赝品,造假造的相当有水准,但经文的内容不对,经文的内容是清代的版本。”

齐老板并没有将失望的表情挂在脸上,反而苦笑了下道:“我也知道很可能是赝品,但是抱着假如是真的,给了他们二十万我也认,藏经洞里的东西要是有幸能看到我也知足了。只是可惜啊!还是假的。”

张老将手里大大的放大镜从左手交到右手,仿佛要用右手垫一垫放大镜的重量一样,将放大镜在手晃了晃,摇了摇头,失望的走了几步,将放大镜轻轻的放在长条桌边上道:“没了,藏经洞里的东西,除了那些流落海外的和收藏在国内博物馆中的,其他基本上在市面上看不到了,估计现在露出市面上的都是赝品,你就别做梦了。二十万,你就是二百万也不可能拿到手。”

这时候高鸿升一听是赝品,就放心大胆的走到长条桌前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

长条桌的白色绒布上摊开放着一本残缺的经卷,泛黄的纸页显露出一丝丝的苍老,不过就是那破损的样子实在是有些惨不忍睹,简直比他上中学时期狗啃过的卷子本强不了多少。

那经卷上曲里拐弯的文字,他竟然一个字也不认识,看着既不是中文也不是熟悉的英文,而是一种他从来没见过的文字。

瞅着高鸿升那有心想问问又欲言又止的样子,边上的张老好心的说道:“这上面的是梵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懂了,造假的人估计也不懂,竟然拿清代时期的梵文来充当千年前的梵文,有些词语在是宋代以前没有的,也就是欺负你们这些不懂梵文的人,真正的行家看一眼就知道了,这也是我们这么快下结论的原因。”

“那你们怎么判定是敦煌莫高窟里的藏经的?”高鸿升好奇的问道。

“哈哈,这个说起来就有些话长了,这些年我们见过十几本这样的经卷了,同样的造假手法,而且上半卷现在就存在博物馆当中,我们有幸翻看过,印象特别深,所以我们一看就知道了。”张老笑呵呵的将这个行业里的秘密说了出来,实在是当时有部分的经卷确实是被人撕扯成两部分,甚至几部分,然后当成一部经卷上交给大清国的。

接下来就是谈天说地的时间了,几个研究敦煌莫高窟的老者很是给高鸿升上了一课,直到这个时候他才了解敦煌莫高窟的由来以及藏经洞的故事。

莫高窟的由来基本上书本上都有,不过藏经洞的故事就有些离奇了。

北宋的时候,由于科技的进步,大量的新写本、印本佛家经典涌入敦煌,结果就造成了大量书籍的堆积,新旧书籍混杂在一起十分影响借阅,他们就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藏书清理工作。

清理出大量的重复的、残旧不宜继续使用的,以及一些过去流行但当前已经很少有人再读的经卷和其他典籍文化资料,还有各个寺院以前剔除的经卷、外典和积存多年的文书、废纸、旧幡画,还有多余的佛像等等集中在了一起。

但是按照我国古代的优良传统,字纸是不能随便丢弃的,于是他们就将这些书、纸、画、文书等等捆好当做废品放入了第17窟中,(第十七窟是第十六窟甬道当中一个废弃的耳室,只有几平方米大小)接着就用泥土将那个废弃的耳室封死,再在上面绘制了壁画。

结果当代人去世后,这个废品库就一直不为人所知,它具体的封闭时间已经不可考证,不过根据藏经洞出土的资料来推断,大约在公元1002年或者一两年内。

可是宋代人根本就无法预料到他们当成废品处理掉的东西,过了九百多年后,竟然成了举世罕见的瑰宝,这就是藏经洞的由来。

历史有些时候就是这样开玩笑,本应该留存于世上的那些经典,却早早的毁于时间的长河中,可那些被当做废品一样处理的东西却能侥幸的保存下来。

藏经洞内蕴藏着包罗万象的珍贵古文献文物,总计有五、六万件之多,它们的价值根本就无法估算,基本上都是属于国宝之类。

其中有大量的佛教、道教、儒教和其他宗教经典著作,还有大量的经、史、子、集、诗、词、歌、赋、通俗文学、以及水经、地志、历书、星图、医学、数学、纺织、制糖、酿酒、棋经等等,天文地理无所不包,还有大量的民间买卖契约、典当、账簿、户籍、信札、付蝶等等。

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用了多种文字进行记载,有,汉、藏、梵、龟兹、栗特、突厥、回鹘、康居文等等文字资料。除了这些之外,还有绘画。佛像、刺绣以及大批其他珍贵的艺术品。

这些文献资料几乎涉及到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经过中外学者的研究,从中已经发现了许多的世界第一。

比如世界上最早的纸、最古老的书籍、最早的火枪、最早的马具、最早的星象图、最早的乐谱、最早的棋经、最早的舞台演出图等等,到底还有多少世界第一,这个谜只有等到全世界的敦煌学专家们来解答了。

关于敦煌莫高窟里面的考古发现多了去了,高鸿升也就是当故事在听,但也引起了他相当大的兴趣,到了最后就是中午吃大餐的时候,几位老前辈还在孜孜叹息着莫高窟藏经洞


状态提示:第一百七十八章敦煌莫高窟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