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瞒邓书记,当初做这个决定,我也是战战兢兢啊,县里反对的人不少,我是用县长的权力强行推动的政策。”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推行这样的政策不遇到阻力那是不可能的,之所以能在青河成功实施,那和杨毅在青河拥有的绝对权力是分不开的。
“还是年轻人有魄力啊。”邓新洲讶然,他倒是没想到杨毅会直接承认了自己是用威权来压制反对的意见。不过从目前的青河来看,似乎官场上一片祥和,看不出来干部们有多少抵触情绪。
“也就是青河县没有多少工业基础,环境污染除了个别乡镇,都不算严重,我这条政策才能推行得下去。如果是北口这样的工业大市,我估计要是推行这样的政策,我早就被赶下台了。”杨毅笑了笑,当初青河县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举,肇始于东华乡铝矿严重污染。当时,其他乡镇工业基础要么非常薄弱,要么刚刚起步,并不成熟,污染还不严重。
干部们抵触,主要是担心今后的发展受到制约,他们眼前的利益其实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如果政策严重损害了他们的直接利益,杨毅也不会一意孤行,即便想一意孤行,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如今的青河,干部们以及基本适应了这种模式。引起企业,发展工业产业都会优先考虑环境,不引起污染企业,不发展严重危害环境的工业产业。杨毅也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告诉了他们,当初放弃现有的一点小基础是值得的。
“你说的对啊,北口是工业城市,想要学习青河,把环境指标和经济指标并重,不是那么容易。不过现在的北口,环境污染非常严重,治理是迫在眉睫,否则一定会制约今后的经济发展。说句实话,我们现在对此也是一筹莫展啊。”邓新洲点了点头,他们之所以不能在北口强行推动杨毅在青河实施的举措,就是出于这种考虑,北口的工业已经发展成型,想要推倒重来,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不光是他邓新洲,不论是哪个干部,都不敢轻易开这个口的。
邓新洲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但这并不代表他不想改变。北口如果不及时拿出政策,促进工业转型,恐怕留给子孙后代的就将是一个乌烟瘴气的北口市了。邓新洲想像青河取经,可青河毕竟只是一个县,一个县的经验推广到一个市,未必具有说服力,而北口又没有青河这样的先例,这实在是让他很犯难。
“我相信邓书记一定能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北口的经济发展对天南很重要,这几年北口的经济发展势头也是天南省最好的,杜书记曾经对我说过,我们整个宜林都要向北口学习,争取把工业产业做大做强。”邓新洲的感慨杨毅也是深以为然。
一个市到底不比一个县,不要说是北口这样的工业强市,就是宜林,工业发展远不及北口,推倒重来的代价也比北口要小很多。但这是横向比较,就宜林市自身来讲,要想把青河这种模式推广开来,那也是殊为不易的。毕竟说宜林工业不强,但也是有工业基础的,要想打破常规,发展绿se经济,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呵呵,你们杜书记这才是过誉了啊,北口发展的固然不错,但后劲可是没有宜林足啊。”邓新洲倒也不避讳,杜清远有没有对杨毅说过这些话不重要,但他自己清楚,北口被很多地方当作标杆,这也是正常的。只是论后劲,北口未必能比得上宜林,新兴城市只要规划得好,发展起来要容易得多,至少不像北口那样要背负历史包袱么。
杨毅也没接口,邓新洲说的是实话,北口现在要想向前更进一步,就得首先解决遗留的历史包袱,比如国企的问题,比如环境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北口的发展后劲的确是稍显不足的。
“算了,不说这个了,来的时候王书记嘱咐我看看黄宇,我也没什么时间,就问问你了,黄宇的表现还好吧?”杨毅还没来得及开口,邓新洲突然话题一转,又扯到了黄宇身上。
杨毅有些愣神,上次王任城开口就问黄宇,现在邓新洲也在关心。他说没时间去看黄宇,这肯定是假话了,只怕是不大方便。他们这么在乎黄宇,可看黄宇那边,似乎和他们并不相熟啊。杨毅默默想着,王任城他们这番作态,也不知道他们是得到了黄公器的授意,还是主动关心。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种现象就更加佐证了自己刚才的猜想。一旦邓新洲入常,他是要和王任城抱团了。而且邓新洲敢主动表lu出对黄宇的关心,这就说明他已经有把握站到台前,那入常的事应该是板上钉钉了。
看起来在天南,本地势力是真的要抬头了。也不知道刘越现在是什么反应,刚刚赶走了张放,只怕又得树起一个强大的对手啊。王任城即便不能像张放那样强力,也够他喝一壶的,而其他还占了地利优势。
杨毅不知道,刘越为什么不能阻止这种情势,或许这又是上面的一种平衡吧,政治就是这样的。只是从长远看,本地势力如果不能突破局限,向更高一层发展,终究很难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