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民国之铁血荣耀>第七十章 疯狂的日本人

无论是阮爱国、潘佩珠还是吴庭艳,其实他们都已经发觉他们掉入了华夏的陷阱。他们现在相互间的冲突,完全就是在自相残杀。但是他们已经收不了手了,在经过一个阶段的相互攻击之后,特别是在突破底线搞了一些灭村、灭族的杀戮之后,他们相互间的仇恨已经不可调和。现在,他们唯一抱着的希望,就是但他们获取胜利之后,华夏不会变卦,会按照发布的选举命令中所说的那样,会把这个国家的行政权力交给他们。

能看清这些的当然不止是他们,还有感觉痛失机会的日本。由于战略指导思想上,把英国列入了优先目标,使得日本失去了抢先占领法属印度支那的先手,在华夏出兵之后,日本如果还想进入法属印度支那,那就意味着先对华夏开战。这在日本朝野上下,是都不愿意在现在选择的。虽然朝野上下几乎所有的人也都认定,日本与华夏之间的战争已经迫在眉睫。

所以,当华夏控制了法属印度支那以后,进入缅甸的日军就借道暹罗撤回了马来半岛。在这段时间里,马来半岛上的日军枕戈待旦,一夕数惊。只是让他们意外的是,华夏国防军在控制住了整个法属印度支那以后,并没有想他们预想的那样,进攻马来半岛上的日本军队。而是在控制区里,搞起了民选的自治。而且,眼看着控制区里烽火四起,却无动于衷。仅仅是设置了几条高压线,似乎只要不触碰这几条高压线,控制区内的党派,民族,爱怎么搞就怎么搞。

在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之后,日本人气馁的发现,华夏人在控制区内搞的就是种族屠杀,准确的说,是华夏在控制区里,纵容种族屠杀,华夏人的手上很干净。整个法属印度支那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古罗马的角斗场,在这座角斗场里,各个不同的党派,不同的民族在里面杀的天昏地暗。而华夏人和华侨们,则坐在场外,观看着他们的厮杀,只是当有人犯规的时候,才出手惩戒一下犯规者。日本人不得不承认,华夏人的这个做法,比他们在马来半岛所做的更高明。

这一发现,让日本人既惊且喜。惊的是,华夏的做法太稳健,他们每吞下一块肥肉,就要细嚼慢咽的先消化掉他们,然后再对下一块肥肉下嘴。喜的是,日本眼下还有时间让自己变强,来迎接华夏的给予的战争,挑战华夏的亚洲霸主地位。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就势必要夺取更多的资源。

日本的本土有的那点资源,除了人口,什么都缺。从粮食、煤炭这种维持人生活的必须资源,到铁矿、石油这些维系战争的战略资源,日本都很贫乏。而一旦与华夏爆发战争,绝对不是短期内就能结束的。所以就势必要做好打一场持续的,互拼消耗的战争。日本现有的资源储备能支持吗?答案是否定的。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并在与华夏的战争爆发后战胜华夏人,成了日本眼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扩张!依旧是扩张!这是日本人唯一的出路。饱受地震、海啸以及来自太平洋的台风之类的海洋风暴折磨的日本人,并不认为日本本土是个好地方。不然的话,当初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满蒙生命线的说法。出现这种说法的前提,就是日本人希望寻找到一块更适合居住的土地。当然,象美国的阿拉斯加州那样的冰天雪地就免了。

不过,现在,亚洲大陆上,华夏崛起了,不再是当年的那个东亚病夫。往北的俄罗斯联邦又是华夏一手扶植起来的,打他的主意,同样会引起华夏的强烈反弹。也正是因为如此,日本才不得不把眼光投向东南亚。可现在华夏人的魔爪也同样伸向了东南亚。那么,还能往那里发展呢?

离得并不算远的加拿大?打下加拿大,并不算难,难的是,边上的美国显然不会坐视!以现在的日本的实力,去招惹美国,这也不是个好主意。尽管美国现在仅仅只有二十万的陆军,以及十几万的海军,看似实力不强,但美国强大的工业能力,使得美国只要愿意,他就能凭借着强大的工业能力,迅速的武装起来。而且,美国人民间对枪支武器都是开放的,几乎所有的美国的成年人,对武器的使用都不陌生。这些人只要稍加训练,就能成为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除非,日本能够在一年之内,快速击败他们。只是,这个难度大了点。

非洲吗?倒也算是选择。可日本缺少一个合适的跳板。况且,华夏的势力也已经在中东扎根,染指非洲,似乎也是迟早的事情。那么剩下的最合适的地方,就是南美洲了。那里同样国家众多,占领一两个国家,倒也是个选择。不利之处,就是要跨越太平洋。

情况似乎又绕了回来。想要跨越太平洋去征服南美洲,美国依然是个不能回避的关键性国家。考虑到运输和补给,在进攻南美洲之前,就需要在太平洋上建立一系列的中转站。但太平洋上有了华夏和美国这两个都具备强大海军的国家,这些中转站即便建立起来,也很脆弱。更为关键的是,这些合适做中转站的地方,大多现在都属于英国、法国和美国的势力范围。

到底该怎么办?是想华夏服软?还是在太平洋上击败美英,在美英搞定德国之前,挥军南美洲,为大和民族赢得一块新的栖息地?在这决定日本今后命运的时刻,日本人骨子里好赌的性格再次发作了。自华夏的唐宋以来,日本始终生活在华夏的阴影之下。只有到了清朝末年,日本通过两场豪赌,先


状态提示:第七十章 疯狂的日本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