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此同时,在海上的南下特遣舰队的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空袭了新加坡,直接把停在新加坡机场上的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全数炸毁在机场上。这一行动造成整个马来半岛上英军的恐慌。日军在马来半岛北部地面占有很大优势,因为他们有强大的空中支援,加上在装甲部队、互相合作、战术及经验均超过已经太久没有打过仗的英**队,尤其是日军在与华夏军队作战过程中,虽然吃了大亏,却对华夏国防军坦克在战场上使用方式学了过来,总结战争中失利的原因,从而获得经验。英军方面则没有坦克,而日军则使用脚踏车及轻型坦克,这令他们能轻易穿越马来半岛上的热带雨林。
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掩盖了他们骨子里虚弱的本质。加上为了节省财政支出,大规模裁军,放松军备。即便在发现希特勒的野心之后,重整军备的脚步依然迈得不慌不忙,而且,只把眼光放在了欧洲。现在终于尝到了他们自己种下的苦果。
仅仅一周时间,日军兵分两路沿着马来半岛两边的海岸线推进,第五师团已经攻克东海岸重镇槟城,正向金马伦高原的另一个重镇瓜拉江沙前进,第十二师团的兵锋也‘逼’近了西海岸的重镇瓜拉队奴。英国部署在马来半岛的五个印度师和四个英国旅的兵力,在第一周的战斗中,就被日军消灭了两个印度师和一个英国旅。
英国在马来半岛的军事指挥官白思华中将对眼前的战局有心无力。事实上,早在1935年,白思华还是马来亚陆军参谋长时,就给英国陆军部写过一份报告。当时,他的报告里认为,在亚洲,马来半岛的驻军应该防范的并不是华夏人,而是日本人。他的推论的依据,是日本在被华夏人逐出华夏之后,将急于寻找新的殖民目标以弥补被逐出华夏后带来的损失,富饶的东南亚将会是日本的首选目标。他在报告里推测,如果日本对马来半岛发起进攻的话,不会选择在新加坡发起攻势,而会选择以暹罗为跳板,从北面向马来半岛发起进攻。所以,英国应该加强马来半岛北部的防御,调拨新式武器更换驻扎在马来亚的陆军各部的老旧装备,特别是几个印度师的装备。
但英国陆军部认为白思华的这份报告是无稽之谈,谁都知道在亚洲,区域强国眼下是华夏而不是日本,日本一个岛国,没有理由对强大的英国和法国开战。而华夏则不可能越过法属印度支那,跑到马来半岛上攻击驻扎在马来半岛的英**队。就算华夏要对东南亚发起进攻,等到华夏进攻法属印度支那时,英国再做准备也来得及。
现在,事实证明,当初白思华的眼光是多么的正确!发起对马来半岛进攻的正是日本人,而进攻方向,也是他预估的从暹罗南部为桥头堡,从马来亚北部发起进攻。现在,白思华已经升任马来亚陆军总司令,统帅着十四万人的印度亟英军组成的联军,却对目前的局面无解。因为他在就任马来亚陆军总司令后发现,马来亚的陆军实力在削弱,而不是加强。英国陆军总参谋部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欧洲战事,正在印度扩编部队。白思华麾下的部队中,大批军官被调回印度,充任在印度新组建的印度师的各级军官。
装备没有更新,依旧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陆军装备,有经验的军官又被大量调走,他手里的部队的战斗力已经弱的不能再弱了。面对日军的两线进攻,他又无法集中兵力,一旦他把兵力集中,在长长的海岸线上,有舰队支持的日本人,可以选择在沿海的任何地方轻松登陆。
盘算来盘算去,白思华最终做出了他的选择,把兵力集中起来,退守号称东方直布罗陀要塞的新加坡。同时他向英国国内提出申请,要求派一支真正的舰队,来协助他保卫新加坡。对于马来半岛其它的地方,他选择了暂时放弃。开战一周的战况统计表明,他分散兵力层层设防的结果,就是被日军各个击破。那些分散驻守的部队,全都成了日军将校们的战功。
白思华的决定,使日军在接下来的战斗变得顺利不少,四天后,也就是日本在马来半岛发起进攻的第十天,日军今村均指挥的第五师团,兵不血刃的开进了没有任何军队驻防的马来亚首都吉隆坡。但是这个消息并没有给总指挥官山下奉文带来多少愉悦,因为相对与第五师团的顺利进军,第十二师团却遇到了不少的麻烦。
顺着东海岸进军的第十二师团,虽然他们在攻占瓜拉队奴之后,就再也没遇到英国的正规军队,可一路上还是战事不断,他们遇到了不明身份的武装多次的袭击。称之为不明身份也是有原因的,这些武装并没有制式的军服,看上去更像是一些民间武装,但他们在作战中表现出来的战术素养,却表明这是一支战斗经验非常丰富的武装。并且,还非常擅长在山区作战。第十二师团一路上与这支武装作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