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六章春江花月夜
小午方车。阁棱护蓝车仗出掖县二送母亲随车便击士,泣才赶赴港口军营向言庆报到。
郑言庆委任其为右扈从,意为亲随。
由于如今是在军营中,言庆身为旅帅,也只是一个基层军官。按道理说。他没有达到配备扈从的地位。但他又是隋焰帝杨广亲封的云骑尉,按照爵位而言,他配备扈从也属于正当。
言庆出身安远堂,所以就沿用了安远堂的常用名号:猛虎。
雄大海为猛虎左扈从,阁棱为右扈从。
再算上沈光这个,跟随言庆最久的“虎长”昔日安远堂祖先,大将军郑伟组建的猛虎扈从,已初具雏形。这三个人,等同于是言庆的私兵。他们的俸禄并非源自朝廷,而是由郑言庆所支付。并且在宗团的名单里。不会显示他们的名字。若言庆功劳越大,他们地位越高。
这也是自南北朝以来,世家最常用的一种手段。
郑言庆一方面在掖县港口,一方面看护和接收从各地运送而来的辐重。另一方面,则加紧了对宗团的操练。他把周法尚调拨给他的二百官兵。与谢家三百宗团合并一处,日夜操演。
谢科自幼熟读兵法,相比之下,言庆就显得有些不足。
他不是一个精于治兵,善于调兵遣将的人。即便是苦读多年兵书,最多也就是能纸上谈兵。
所以。郑言庆非常自觉的把自己的位置放低。
这支五百人组成的护军,就以谢科谢映登为主将。言庆依旧充当军中司马的角色,协助谢科出谋哉策,同时整治军纪。用郑言庆自己的话来讲:专业的事情,还是应该交由专业的人做。
闲暇时。他就带着沈光三人,与掖县令黄文清,亦或者当地的名士游走周边。
掖县。也就是后世的山东省莱州。
这里的风景名胜不少,但在隋唐时期,最有名的莫过于掖县南边的云峰山。这云峰山,又名文峰山,不过更通俗一点的,则是根据它的山势形状。而名笔架山。山中岩石噢响。峰高、谷幽、林茂、景色如
正值初春,苍松滴翠,百花吐艳。
这笔架山的春桃,是三时绝景之一。言庆随着黄文清等人,畅游山中。倒也算是逍遥自在。
不过。山中最有名的一处景致,也是黄文清着重介绍的一处景致,就是郑道昭石碑。
这郑道昭是荣阳郑氏族人,曾在北魏年间楚人光州刺史,有“北方之圣手。的名号。他在云峰山中,留下题刻十七处,均位于摩崖之上。在后世,郑道昭的名气或许比不得那些著名的书法家。然则他的碑刻文字。却广为流传。其中尤以日本书道学者,对郑道昭的碑玄视若珍。
黄文清觉得,郑言庆既然是郑家子弟。虽说并非与郑道昭属于同一宗房。但却同为书法大家,肯定会对山中题刻产生兴趣。事实上,言庆也的确是对郑道昭的题刻生出浓厚的兴趣。
后来干脆居于山中,整整个日,临摹碑帖,过的好不快活。
日子一天天过去,随着黄文清购买来的粮食,陆陆续续抵达掖县。先前向言庆借出的六百石军粮,也按期归还。粮食有了,再加上春耕开始。流民的数量,也没有继续增长的趋势。
郑言庆见军粮插重调集完备,而麾下兵马也日渐配合完善,于是通报沙卑城。
二月下旬,冉法尚命郑言庆押送粮草。随海船前往沙卑城集结。
同时。隋军抵达辽水河畔,向高句丽发起了凶猛的攻击,,
沙卑城。亦即后世的辽宁省金县。
位于黄海和渤海之间,海岸线曲折,港湾相连,滩涂广阔。这里是水军进击高句丽都城平壤的中继站,五百艘海船囤积于港湾内,旌旗招展。彩旗飘扬,遮天蔽日。三万排蹿手,三万弩手,亦即从江南抽调而来的万余水手和宗团,几近八万人。整装待发,随时等候军令。
言庆抵达沙卑城的时候,已经是二月末。
水军前军、中军,都已经出发,向海浦出击。
后军人马大约两万人,由周法尚坐镇指挥。言庆和谢科将粮草辐重送抵仓唐,立刻赶赴军帐报到。
“郑旅帅,谢公子,你们来得正好。”
周法尚看到言庆和谢科,非常高兴,“大将军已率部渡海出击,我亦在十日之后,领兵出征。
如今。正是用人之时,你二人前来,正了却了我一桩心事。”
郑言庆闻听这话,心里不由得一沉。
来护儿还是不想见他?
此前。他带着郑醒、麦子仲等人,先期来到沙卑城,所以没有接见郑言庆。倒也能说得过去。而后,他又把言庆留在掖县,甚至连水军誓师大会也未曾让言庆参加,已经有些过分。
而今。明知道郑言庆重前来,却自顾自率部出这显然是极其失礼的行为,若非他对言庆厌恶到极点,绝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很显然,他是算准了时间后,才让郑言庆前来沙卑城报到。言庆好歹也有云骑尉的官职,同时又是士林中极富盛名的名士。来护儿用这样的方法来怠慢郑言庆,甚至把他边缘化”没错,郑言庆是不想参与这场战事,可却不能代表,他可以接受来护儿这样程度的轻视。
从他以咏鹅体而成名之后,何时遭受过这样的怠慢?
想到这些,郑言庆眉头拧成了”字,清秀的面容,顿时浮起一层阴霾。
周法尚如何看不出来言庆心里的不快,可无奈何来护儿听信郑醒一面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