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凤谋江山:绝世医妃>第322章 长宁誓师

隆冬的寒风呼呼刮过,长宁内城的所有商铺客栈,全都闭‘门’打烊。。 整个小城,看起来死气沉沉的,似乎一个人都没有,显得有几分‘阴’森可怖。

几条主干道两旁,都站着全副武装的禁卫军,带着统一的银‘色’面具,似乎在等着迎接什么。两边的房屋全闭着‘门’,不少老百姓站在‘门’口张望,神‘色’复杂。有的带着期许,有的带着怀疑,还有的,带着几分不屑。

他们早已得到消息,今日在长宁城内,将会举行一场声势浩大的誓师大会。直白地说,就是越王终于要出山,带领手下的人开始起兵夺权了。

长宁被囚禁了这么长一段时间,闹得人心惶惶。新上任的长宁知县孙非亮,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就投靠了叛军。

当地百姓本来对这个新来的知县颇有好感,看到他如此行径,倒是分为了两拨。

一拨人认为,这个知县大人可能是因为在当今皇上这里得不到重用,心中愤懑,所以立刻投靠了越王。根据孙非亮之前在长宁的所作所为,他们认为这个县太老爷是个好官,仁慈善良还很是孝顺。他既然选择投靠越王,那说明这个越王还不错。

另一拨则认为,孙非亮属于墙头草两边倒类型的官员。在晋轩朝得不到好处,便想着叛变。越王指不定许诺了他什么官位财富,所以他立刻见好就收,倒戈投奔。

不过,孙非亮并不是所有人议论的热点。最关键的人物,还是那个传闻中的越王。

晋轩开国之初,lùn_gōng行赏。与越王同时得到封赏的,还有两个异姓王和两个同姓王。其中,尤以锦川的楚王与越王‘交’好。

当年大凉南迁之后,中原北方陷入‘混’‘乱’,各地割据,百姓苦不堪言。越王礼向勋和楚王楚珏钰是同时投奔到谢岐琰麾下,得到叶萧远赏识。在晋轩一统天下的大小战役中,两人功不可没。

可封王之后,两人的表现却大相径庭。楚王因为王妃的病情,所以很快便前往了封地锦川。之后的数十年里,虽然距离临安遥远,仍旧心系天下百姓,在军国大事上,亦提出过不少好建议。

但越王则完全不同,他的封地在东边的温扬城。虽然比不得锦川秀丽名满天下,却也是为数不多的富饶大城。而且东临谭海,舒适宜人,冬暖夏凉,是个难得的好去处。

不过,越王一直呆在临安,两年之后,才前往封地温扬城。到了封地后,却一心一意地过起了田园生活。每日养‘花’种草,甚至下田‘插’秧,全完一个农夫形象。对朝政从不过问,也不发表任何意见。

发展到最后,就连每年的宫宴,他都免了。天天醉心于研究‘花’草农时,乐此不疲。皇上曾经亲自开口劝说过,让他返回临安,每日参加早朝。但越王一口拒绝,呆在临安的日子,就是不得已去上了早朝,整个人也浑浑噩噩,不在状态。

因此,普天之下,皆认为,这个越王,可能是因为前半辈子的羁旅生涯过得厌倦了。,才会如此眷恋闲散宁静的生活,可以呆在家里半年不出‘门’。

是以,当长宁百姓听说,这些禁卫军是越王手下的时候,都分外吃惊。万没想到,一个整日醉心‘花’草的闲散王爷,居然暗中培养了这么一支庞大的军队!

他韬光养晦这么多年,只怕就是为了等今日。但对于他为何选择在长宁发兵,却有各种传言。

有人说是因为长宁内真的发现了‘玉’颜白菊,此‘花’乃是神迹,有庇佑之福。也有人说,当年传闻中的长宁古墓内,埋藏了大量的财宝,要养活这么大一支军队,仅靠越王那点儿俸禄,是远远不够的。还有人说,长宁构造奇特,比其他城市有天然的优越‘性’,而且靠近临安,距离近。

不过诸多说法,却不能完全解释越王此番行为。长宁的确靠近临安,可多年来被荒弃在旁,无人问津。长宁古墓和‘玉’颜白菊,都是传言中的东西,到底有没有还是另说。想要举兵谋反,仅仅靠这些传言,自然是不够的。

所以,昨日县衙一放出消息,说今日越王亲临长宁,举行誓师大会,要求戒严。百姓们便早早地等在一旁了,反正戒严之后,什么都不能做,倒不如一睹那越王的风采。

传闻中的越王,虽然一直躬耕田园,但过去也是带兵打仗的一把好手。他与楚王楚珏钰、大将军谢岐琰,都是晋轩鼎鼎有名的大将。三人旗鼓相当而各有所长,齐心协力辅佐叶萧远,传为一段佳话。

这些叫得上名号的人,都是当今天下了不起的人物。对于长宁这种小地方的小老百姓来说,能够亲眼看到,其意义自是不言而喻。

整条长街上,两边都站着不少围观百姓。前面立着一排手执长枪的‘侍’卫,显得威严骇人。众多百姓只是小声凑近议论,不敢大声喧哗,生怕惹来杀身之祸。

前面的中央大街上,早已搭建好了一个宽敞的台子。上面摆放了一张檀木制作的方桌,桌上放了些贡品点心和水果。贡品前面,有一个小小的香炉,旁边放着青香。

长宁城楼上,一排士兵整齐排列,这些兵‘侍’穿着盔甲,却并未戴银‘色’面具。他们站到城楼顶上,每人手中拿着一个号角,放在前面,用力一吹。轰鸣壮烈的号角声,便顿时响起,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城外,一排健壮的青骢马上,坐着气势凌然的将士。最前方领头的一人


状态提示:第322章 长宁誓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