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把康王赵构和张邦昌等人送走,完颜兀术顺带把大帐中的其他人也一并打发掉,仅仅留下军师哈迷蚩
“军师为何着急把那几位宋使赶走,里面到底有什么玄机?”完颜兀术问道。
哈迷蚩帮助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立了诺大的一个帝国,功劳显赫。
完颜阿骨打死后,哈迷蚩并没有投靠新君,而是继续辅助完颜兀术兄弟几人,因此深得完颜兀术兄弟们的尊敬和信任,视若长辈、言听计从。
“刚刚收到探子的回报,宋人的奉宁军承宣使种师中,率领西军精锐秦凤军十万人马勤王,离此地不到四百里远;其前部由名将姚平仲任先锋官,最快明天午后可到;另外,种师中的兄长、小种经略相公种师道,亲率延安府本部厢军约六万人马,正在日夜兼程,三天内可抵达汴梁城;还有其他几路勤王兵马,人数不明,也在朝着汴梁城赶来......”
哈迷蚩越说越多,完颜兀术的脸色愈发的沉重,不由得站立身来,走下元帅座椅,在书案前来回踱步。
“西北的种家和姚家全都出动了,看来宋人此次是倾巢而出,不顾西北前线,要与我大金决一死战了。”完颜兀术冷笑道。
.....................................
完颜兀术看得非常准确。
自从童贯把集中全国兵力的百万征辽大军给活生生弄垮后,宋朝几乎没有任何成建制,大规模的禁军(正规部队);各州府所剩下的大多是为数几千人的厢军(地方武装警察)而已。
而依旧驻守在西北前线。用来防御西夏人的十万秦凤军和延安府的地方厢军。就成了宋朝正规部队仅存的一点硕果。
西北秦凤军和延安府地方厢军的战斗力之所以强。是因为他们常年与西夏军交手,百余年来,从无停息。
当年西夏党项族的李元昊,乾纲独断、文治武功,大胜契丹辽国于贺兰山脚、夺回鹘、占西凉、赶吐蕃、等等,何等的威风;唯独是在大宋的边境,非但占不到便宜,反倒损兵折将。
长年在宋朝西北边境镇守的就是种家和姚家这两大军阀世家。
虽然朝廷也有派遣高官来西北前线坐镇指挥。如童贯、李宪、等等;但这些官员大多属于短期玩票的性质,到前线来镀金而已;在前线实际起主导作用的还是种、姚两大家族。
种世衡、种谔和种师道爷孙三代都在西北边境出任经略安抚使,镇守大宋的西北边境,人称“(老种、少种)经略相公”。
种家三代经略相公为人正直豪爽,体贴下属,深得将士的拥戴。当年梁山好汉花和尚鲁智深、青面兽杨志、乃至九纹龙史进的师傅王进,都曾在小种经略相公麾下任职。
而西北姚家与种家世代交好,姚兕、姚麟两人,凶悍勇武,在老种经略相公麾下。战功累累,号称二姚;而姚平仲身为姚家的养子。声名比祖父辈更为响亮。
在南宋诗人陆游所写的《姚平仲小传》中如此记载:
“姚平仲字希晏,世为西陲大将。幼孤,从父古养为子。年十八,与夏人战臧底河,斩获甚众,贼莫能枝梧。宣抚使童贯召与语,平仲负气不少屈,贯不悦,抑其赏,然关中豪杰皆推之,号‘小太尉’。”
........................................
盛名之下无虚士。
面对这样的对手阵容,哪怕是心比天高、鼻孔朝天、从骨子里看不起宋人的完颜兀术,都不得不小心对待,生怕出错。
“军师有何良策?”越是这种关键的时候,完颜兀术越不敢擅自做主。
“宋人一再战败,被我大军攻至汴梁城下,已经是信心尽丧,败无可败了;如今宋人把最后的一点本钱都用上了,也只不过是垂死挣扎,回光返照而已。”
哈迷蚩一边说,一边晃动着手中的玉如意。
虽然宋朝孱弱,但汉人文化博大精深,浩瀚无际。不必说正统的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单单是各种的市井玩意,已经让临近的各个民族趋之若鹜。
比如哈迷蚩手中的玉如意,又比如汉人的纸扇、各种服饰、乃至赌具、等等。
用一个现代的词语来形容,对于古时汉族文化在邻近异族中的这种流行,可以称之为“汉流”。很显然,金国的军师大人哈迷蚩就是“哈汉族”的一份子。
见完颜兀术似懂非懂的样子,哈迷蚩又解释道:“汉人有一本兵法书叫《孙子兵法》,其中的一篇《孙子.军争》中如此记载: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那到底该如何用兵?是要继续攻城呢,还是围点打援的好?”完颜兀术有些着急了,追问道。
说实话,完颜兀术对于哈迷蚩口中的“之乎者也”并不太懂;虽然完颜兀术也懂汉文,但也仅限于口头的说话和一些常用的文字,对于汉人的典籍,完颜兀术只能敬而远之。
哈迷蚩无奈,只好把话往浅处说:“宋人如今人多势众,我们四面受敌,自当先行退却,等他们的军队分散开,锐气消去的时候,我们再来攻打也不迟。”
完颜兀术恍然大悟:“哦,原来军师是建议我撤退收兵!”
所以对于哈迷蚩一点事情,就可以引经据典,滔滔不绝,说上一大轮道理,完颜兀术是发自内心的佩服。
虽然完颜兀术偶尔还是有些怀疑,既然汉人的那些道理如此高深莫测,为何汉人如今却是被我们女真人打得落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