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新生手册》上面说获得《中华好声音》第一名有一百万的奖金拿,我忽然间充满了斗志!”三楼。
“我忽然间觉得想笑。”四楼。
“话说,楼上觉得哪位同学要是真成了《中华好声音》第一名,还差咱们学校这一百万吗?咱们刘校长算盘精着呢,一百万不过是锦上添花,却让获得《中华好声音》第一名的人成为了学校的活广告。要是请别人,恐怕广告费都不止一百万。”五楼。
“我不赞同五楼的说法,就算是哪位同学获得了那种成就,他还敢不认自己的母校吗?就算是母校一分钱不给,母校照样随着他的出名而出名。”六楼。
“...”
“我去,这个楼这么快就盖歪了,不看了。”瞧见后面基本上都是讨论假如桃园大学学生获得《中华好声音》第一名的事,陆平吐槽了一声,便退了出来。
任辉和冷宝同样觉得这些同学实在无聊,竟然为一件基本不可能的事争论不休,而且最后就是五楼、六楼那两个人,显得很蛋疼。
当即,陆平有点进了回复第二多的一个帖子。
“学校的‘成就奖励制’简直出乎意料到了惊艳的地步,但我很想问一句,它具备可行性么?”
这是帖子名,后面还有一段主要内容。
“学校拿出钱来让学生积极的参加各种社会实践,获得各种成就,为自己增加实力,为学校扬名,固然是一种土豪到惊艳的制度。但是,这种制度却有一个致命伤。”
“试问,我们来到桃园大学是做什么的?学习的!就算是学校要贯彻‘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也应该明白‘知’是在‘行’前面,有了足够的知识才能够去实践。大学专业知识匪浅,我们用全部的实践来学习尚且嫌不够,又哪儿来的时间去进行各种实践?”
“在其他学校,也只是有个寒暑假实践活动而已,就说明学生必须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去学习,才能充分汲取知识。就算有学生在上学期间因为‘成就奖励制’的激励,取得了一定成就,与学校实现双赢,那也是投机取巧。因为,他获得这些的代价是自己的根基,他日也必将因此受双倍苦累。”
——囚困无底(楼主)。
“看了楼主这番长篇大论,我只想说:楼主想的好深刻,写的好精辟!大赞!”一楼。
“楼主张口闭口就收大学知识必须用一学期来完成,否则怎样怎样?可我怎么觉得大学书本和老师所讲的那些知识,顶多只用半学期的时间就能完成呢?所以楼主定然是庸才,鉴定完毕!”二楼。
“二楼天才,鉴定完毕!”三楼。
“来到桃园大学的能是天才?天生蠢材吧?”四楼。
“谁说桃园大学没有天才?我们数学系的林文学长就是大大的天才!”五楼。
“天才毕竟只是少数人,所以我觉得楼主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学校的这个‘成就奖励制’看起来挺好,但似乎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啊。”六楼。
“要是那些重点学府也肯这样土豪的为学生发奖金,说不定真有不少在校生拿得到这个成就奖励。”七楼。
“你们怎么就看不明白呢?就是因为咱们学校如今人才少,学校才敢制定这样的奖励制度。它看着土豪,但想必短时间内学校根本无需为它出多少资金。而那些重点学校都是英才,要是敢实行这样的制度,恐怕即使是桃园集团也要很快破产。”八楼。
“楼上真见解,顶!”九楼。
“...”
【保底第一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