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初一的第一堂英语课,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英语课。那堂课上,年轻的女老师给我们讲过一句话:“西方人见面打招呼都是问天气,不像我们,见面就问吃了没,太土了,就知道吃、吃、吃。”多年过去了,那堂课的内容早已忘得干干净净,甚至连那位老师的名字都记不起来了,可是唯有这句话,至今记得清清楚楚,而且会一直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从那以后好长时间,即便再熟的朋友,即便恰好在饭点,我也问不出“你吃过饭没?”这样的问候,因为这句话一到嘴边,我就会想起老师曾经教过我们的话……我甚至装模作样的谈一谈天气,可是丝毫察觉不出浪漫来,总觉得怪怪的。
多年以后的今天,我的周围真的有了老外、英语不再纸上谈兵的时候,我终于可以不存在任何心理障碍地问他们一句:“你吃过饭没?”并且不存在任何心理障碍地给他们解释:这是中国人的习俗,可以体现出给对方实实在在的关切。
而克服这个心理障碍,差不多有十年的时间。
我不是老师,而且估计也不会成为一名老师,但假设我会是一名老师。有时候我想,真有必要对所有的外语启蒙老师加强文化自信的培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老师,最可贵的就是公正、客观地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不带个人喜好。因为你面对的是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你的话语会有绝对的主导优势。讲外语,就不能通过贬低母语展示外语所谓的浪漫;讲历史,就要像史官秉笔直书直陈史实。不能带有太多自己主观的对历史人物的侮辱与谩骂。只有客观,学生才有自己思考的余地。
二
好久以前,我在一本杂志上读到过一篇文章,大意讲的是德国人非常守时,从不迟到,作者从中学习了很多,然后对比国人。自然感到一丝忧虑。我当时读了也深受教育。可是后来,我又读到一篇文章。大意是讲,法国人比较自由,开会办事基本都要迟到(这点到法国之后有了深刻的体会),这充分体现了他们浪漫、不受约束的天性。反观国人,缺乏的就是独立与个性……我勒个去!国人什么都不干都能躺枪,仿佛在某些文章中,“国人”的存在就是为了反衬“非国人”的高大上的。守时也不是,不守时也不是,就因为你是“国人”;守时你严谨,不守时你浪漫,就因为你不是“国人”。
我也读过一篇报道,大意讲的是在国外做经营的华人。周末节假日继续营业,不合当地的规定,然后被作者用只知道赚钱不懂得生活批判了一番。可是当我到国外之后我才知道。当地的华人组织争取的一项重要的权力就是周末工作权,并且有很大进展。你享受生活,我勤勉工作,我们都有自己的习惯,怎么就不如别人了呢?——还是在自己同胞的眼中。勤劳刻苦,从来都是中国人的一大美德。从来都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我认识的到过中国的老外,无一不羡慕中国生活的便利。你晚上11点下楼商店还开着。还能买到杂粮煎饼,网上定个货,一两天快递小哥就送到了,这些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千万人的辛勤劳作。享受着这种便利,再去说勤劳的人多么不懂生活,太不地道。
由此想开来,似乎经常看到一些报道,说中国人在外面的素质有多么差,插队、乱扔垃圾、闯红灯、甚至旅游用假门票……在巴黎期间,我几乎去过周围所有的著名景点,而且好多去的不止一次,有些地方,除了法语,汉语已经成为第二大语言了,看到中国面孔已经不足为奇了。但我从没有见过插队、乱扔垃圾的。当然,有时候的确能看到一些不文明行为,但是,就我所见,并没有看到所谓的“只有中国人怎么样怎么样”,就像闯红灯,在巴黎的有些车流量不大的路口,闯红灯是一项全民运动,黑人、白人、黄人、混血人,老人、孩子、男人、女人都在闯红灯。至于用假门票,仔细一想,谁会不远万里到国外,在陌生、语言不通的环境下自己去做假?你会吗?十有八九我们的同胞受骗成了受害者啊,还要反过来被国内的媒体作为反面教材嘲弄一番……
三
有一次和我的法国老师吃完饭,谈到了政治。他大意说,法国包括西方好多国家的政治制度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政治家被选票所累,只能一味的顺应“民意”,不然你就会下台,而“民意”很多时候是缺乏远见的。政党更迭,往往会推翻前执政党的政策,导致政策很不连续,时左时右。他用了一个力学词“耗散能”来描述弊端,内部耗散能太大了。
现在有个万能原因,名曰“体制问题”:学生挨一顿老师的骂想不开跳楼了——体制问题;老人倒了没人扶了——体制问题;找不到好工作——体制问题;“买不起房买不起车——体制问题;甚至马航客机失联了,乌克兰克里米亚被搞了,都能千回百转地挖到我们的体制问题上。
但有多少人想过,这个体制问题到底是什么?我回答不了,相信好多动辄体制问题的人也回答不了。
在体制问题上,对好多人来说,中国不如西方似乎要比文化习俗上更为强烈。曾经看过一个台湾的访谈节目,有一位嘉宾说:大陆是独裁一天,民主五年,因为大陆领导层有集体协商;台湾是民主一天,独裁四年,民众选出个总统就看总统了。我虽不完全赞成这个说法,但这至少代表一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