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青春校园>铁汉子>396 【小川的猜想】
,绰号牛魔王的吉林边防司令部直属侦察连长也颇为得力。既然李涅维奇是有苦不能言,俄军是有丑不敢露,那也好,中俄联军就需要这样的态势——俄军攻元山不下,我军则在拿下平壤后,可以借口左翼没有俄军跟进、掩护,而在大同江一线慢慢等待俄军突破,借机休整、补充。

三国的三角战争。谁也不想行差踏足,让另外两方占了便宜去。

1897年7月10日,远在伦敦的光绪发布电诏,以中**队应英国、朝鲜之邀进入朝鲜调停日俄战争却遭到日军阻挡。双方事实上已经爆发战争为由,对日宣战。随后,英国政府宣告在“中日战争”中保持绝对中立,并扣留日本在英订购的两艘行将交付的战舰。

宣战的消息和“大约三万清军进据茂山”的情报前后脚传到汉城日本朝鲜军司令部,山县有朋闻讯,立时躲进属于司令官的私人和室里委顿于地,嘴里喃喃自语的痛骂无能、短视的松方正义内阁。

不多时。恢复了常态的山县有朋出现在第四师团长小川又次中将面前,第一句话就是:“必须媾和,我国必须与俄国单独媾和。”

小川又次是昨天才带着第四师团司令部机关到达汉城,加入朝鲜军作战序列。对他来说,因为枪击事件而突然升级、爆发的战争实在有些莫名其妙,政府在整个事件的处置中毫无担当的表现,是使山县大将于三国干涉还辽时访俄成果化为乌有的主因。

“大将阁下,卑职也认为这场战争必须以另外的面目打下去。伊藤元老。桂君正在酝酿弹劾松方正义内阁,希冀通过政府改组来实现战略调整。阁下,日俄尚未宣战。元山的战斗只是摩擦,身为朝鲜军司令官的阁下,尽可以立即召见俄国驻朝鲜公使罗拨诺夫,商酌日俄两军停火和谈的可能。”

山县有朋点点头,露出苦笑,摆手道:“此事暂时由儿玉君负责,我们的任务是在龙兴江南岸狠狠的打击俄军,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力量不可轻辱,自然就能收敛张狂之态,坐下来和谈了。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有两个,第一,是拿下博川,向平壤进击的清国新军;第二是在茂山一线的清**队,他们的位置令俄国人势必会对与我国的和谈有所忌惮。小川君,第二师团即将调往元山一线。汉城、平壤,我就交给你和山口君了。”

小川又次颇有主见,绝非那种盲目执行军令的庸才,他想了想,说:“大将阁下,为何不把第四师团前调至平壤,与第五师团共同守卫大同江一线?”

“第五师团很快就会退守黄海道,吸引清军南下红高粱家族。据可靠情资,俄国和清国之间在奉天会议期间达成协议,如俄军攻元山不下,清军出兵进据平安道以牵制我军一部。这就是最大的变局所在,如果清军在囊括平安道后被第五师团牵引南下,进逼汉城,那么清俄的盟友关系势必产生裂痕。而你,小川君,你要确保接应第五师团后撤,也要确保在汉城一线构筑足够坚固的防线,坚决阻挡清军进占汉城!”

“司令官,你的司令部设在何处?”

“这里。”山县有朋指着地图说:“铁原,此处居于汉城、平壤、元山三角的中心位置,有利于掌握全局。”

“拱手让出平安道......”小川又次一手托着下巴,双目紧盯地图,似乎是自言自语的说道:“那,如果杨格进占平壤而不再追击第五师团呢?”

山县有朋神情坚决的说:“那就以第三师团孤军抵挡俄军于元山,集中皇军所有力量从元山、沙里院,东、南两个方向夹击平壤之清军,行两国之决战!此战,皇国即便战败,也不能给杨格留下一个完整的清**队,让他在惨胜之后无力应对俄国,哼,亡国的不仅仅是皇国,还有他的大清国!这是一场赌博,只要我们有坚定的决心,杨格肯定不敢冒亡国之危险与我军决战。”

小川又次明白了大将如此排兵布阵的意图,虽觉有些冒险,却在左右权衡之下才知道,此乃日本唯一的取胜或者谋和之道。

第三师团在元山,第六师团即将到达元山,第二师团交卸汉城防务给第四师团后,经由铁原赶向元山,如此,元山方向就有了三个师团的兵力,形成对俄军的相对优势,有望打疼俄军谋求和谈。当然,因为杨格在茂山布置了三万军队,使得俄国人与日和谈势必非常谨慎,那么,如果第五师团能够引诱东海岸之清军南下黄海道,进逼汉城,势必成为俄国人与清国人翻脸的理由。无论与俄和谈成功与否,日军主要的对手还是清军,这一宗旨被山县大将反复强调,不容更易。

如果与俄和谈不成,第三师团就死守元山,第五、第四、第二、第六师团和后续可能拨归大将指挥的第一、第七师团甚至近卫师团,将合攻平壤,以战败为代价打残清军,任由俄国人坐收渔利。如此,日本虽然可能亡国,却也托带着清国一起走向灭亡,还报复了在最后关头出卖日本的英国。

正如山县大将所说,这是一次被迫的,无可奈何的,只能由全体日本人鼓足所有勇气来面对的赌博!成,则稳守朝鲜南部,清俄两国分占北部的东西两半,在朝鲜形成三足鼎立的“和平对峙”态势,以待来日。败,则拉着清国新军一同灭亡,失去杨格和新军的清国无异于一块比以前更加香软可口的大蛋糕,列强焉有不加以瓜分之理?

“大将阁下的意图,卑职基本领会,定当稳守汉城,


状态提示:396 【小川的猜想】--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