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鲜花,求票票!
……………………………………………………………………分割线……………………………………………………………………………………
“徐庶?他来了水镜山庄?!”谢信倒是好奇起来了。
原本很早以前,他就有意的寻找这位帅才。但是在颍川找了大半年,甚至委托荀爽注意这样一位学生,结果都没有找到。
不过听了司马徽的话,他算是明白了。
原来早些时候徐庶还真的在颍川,不过是以扫地工的身份混在里面,不注意的话,根本就不知道有他那么一号人物。
后来显然荀爽还是把他找出来了,但是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没有将这件事告诉谢信,反而将他送到了水镜山庄,给司马徽教导。
“呵呵,听闻贤侄早些时候,也委托慈明帮忙寻找?”司马徽显然也知道这件事,大概是荀爽已经告诉过他,或者写信告诉他了。
“一个好的书院院长,绝对不能错过任何一个好苗子!”谢信老实回答到。
“那你可知道,为什么慈明没有将他直接送给你,而是先让他来到我这里?”司马徽反问道。
“小侄不懂,还望叔父赐教!”谢信立刻谦虚的说到。
“其实也很好理解,这小子是在逃的犯人,而且游侠的性子还没有磨灭。直接送去你那里,只怕也静不下心做学问。
来到我这里,主要是磨砺一下他的棱角,省得他到了你那里,给你惹事。
如今他的棱角已经磨了一下,至少已经不会随便刺伤别人了。
至于将他托付给你之后,是要将这些棱角彻底磨去,还是保留下来,就由贤侄你自己去做决定了!”司马徽慈祥的说到。
“小侄谢过叔父!”谢信恭敬的给他行了一礼。
仅仅是磨去棱角?只怕还要为他脱罪,同时做一下先期教育,让他能够适应一下学生的身份,不至于游侠的性子发作,到处招惹是非。
待一切都妥当,徐庶也正式进入了学子的角色,这才交到谢信的手中。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包含了荀爽和司马徽对自己的关爱。
毕竟,徐庶是自己看重的学生,他们是那么认为的。既然是被看重的,就让以最好的姿态,进入华夏书院学习。
这就是,他们两个的想法。
“你我叔侄一场,无需如此客气!”司马徽颔首笑了笑。
两人聊着聊着,又稍微在山庄里面游荡了一下。
“说起来,叔父的山庄貌似扩大了不少呢?”谢信突然意识到了这点。
“呵呵,这并不奇怪。这十几年里,我把水镜山庄扩大了三倍。不仅建设了大量的学堂,还把生活设施也给布置妥当。
我如今就打算,再过个一两年,就要把水镜山庄,改名为水镜书院了。”司马徽笑吟吟的回答到。
“哈?”谢信震惊了。
司马徽居然要办书院?!
这在历史上可是绝对没有的,换言之,这完全是自己造成的蝴蝶效应。
“这并不奇怪,自从我们参观了贤侄的书院之后,其经营理念我们也大概理解了。既然理解了,那么自然看得出里面蕴含的商机。
的确,把教书育人这等神圣都是事情,和铜臭搅和在一起是有辱斯文了点。
但不能否认的是,新型书院的出现,不仅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获得读书的机会,而且赚取的金钱,还可以让导师衣食无忧。
很多人都看出来了,这是一条致富的捷径。而且很神奇的是,在致富的同时,让更多的大汉子民,获得了读书的机会。教化功劳之大,早已不能用一言两语形容了。”司马徽有点兴奋的说到。
也没等谢信说些什么,他就自顾自的嘀咕道:“汉朝将亡,我等不愿为新朝所用,所以宁愿隐居一方。
原本按照我们的想法,只想好好寻找拯救国家的方法。若是没有,那么就开班授徒,将自己一身的本领传递下去。
然而教书育人,也是一件苦差事啊!学费不能太高,因为我们都是圣人子弟,收费自然不能高于圣人。
若是按照圣人的收徒标准,那么每教一个弟子,我等就要亏本不少。若非为了传承,谁会花费大量的金钱去培养一个弟子?
其他不说,就是日常的练习所用的竹简,也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再则就算学生会用粮食来‘孝敬’我们,但一年的‘孝敬’下来,其实也就是收支平衡而已。但我们付出的精力,却是没办法收回来了。更何况若是遇到了坏年景,学生们可就真的读不起书了。
自从有了华夏书院的出现,新的经营模式对我们而言,简直就是福音。
通过这个模式,我们不仅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念书,而且还可以积累足够的钱财。虽然难听了点,但却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贤侄或许不知道?早在半年前,翼州便建立了三十多个书院;益州建立了十几个书院;豫州、兖州分别建立了五个书院;其他州郡也有大量的书院在建立。
在它们的带动下,将来整个大汉,会有更多的书院建立。或许它们之中会被别人给淘汰掉,但不能否认的是,大汉此刻,已经进入了书院时代。”
司马徽不断的述说着,而身边的谢信也是越来越感慨起来。
谁能想到,自己就是在大汉的地图上,加了一个书院标志。
十数年后的如今,已经陆陆续续有上百家书院标志,出现在了大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