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穿越重生>重生关云长>第374章 推进改革

“那我们到底给还是不给呢?”张鲁问阎圃道。

阎圃问张鲁道:“就拿我们这个区区的弹丸之地拿出50万两纹银,主公觉得这件事真的那么轻松么?”

“我也为难啊!这么重的赋税加在头上无异于一座大山,这么多年来我从未向治下的臣民征收过这么重的赋税啊!”张鲁边说着边站立起来在阶上不停的踱步开来,满面的愁容。

阎圃接着分析道:“关云长兵强马壮实力雄厚,兵精将广是我们所得罪不起的,自古道弱肉强食群雄逐鹿,现在关羽强大了,这是个有抱负的家伙,他不会像董卓那样不思进取,他志在四方,然众观天下,现在四方的诸侯仍然不少,像我们这般的弹丸之地我想不会很快引起他的兴趣!”

张鲁闻后问阎圃道:“如果我们拒绝缴纳这笔钱财,关羽会不会以此为借口兴兵来犯呢?我们势单力薄如何是他的对手,曾经的十八路诸侯都奈何这小子不得何况我们乎?”

“主公不必担心此事大可不必担心,关云长若要兴兵来犯根本没有任何利益而言,试想我们这个弹丸之地即便是他拿下了会得到多少实惠?何况我们这个地方地势是如此的险要,根本不适合大兵团作战,他关云长的优势发挥不出来,所以他不可能轻易对我们动武,最起码不会这么快!”阎圃对张鲁分析道。

张鲁闻后紧锁的眉头稍稍苏展了许多,随即对阎圃说道:“听说关羽现在正忙着在治下搞什么改革,但为什么偏偏来这么一手,难道是改革急需用钱不成?他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张鲁这么一说阎圃先是一惊随后掂量了一下说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改革确实要用钱这不假但向众诸侯伸手恐怕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看来他想得一笔外财为改革铺路啊!作为诸侯如果给了就算是给他赞助了,如若不给我想关羽这小子就会记着将来会利用这一点兴兵讨伐也就有了出师之名!”

张鲁一听这话再是一愣:“这么说来我们要是不给他关羽岂不是要给我们记上一笔?”

阎圃接着劝道:“主公勿要担心其实关羽要收拾的诸侯多着呢我们根本不值得他马上兴兵的,主公要做的是在紧要隘口加强布放和兵力加强戒备,做好工防就行了防止关羽偷袭!”

张鲁闻后点了点头遂决定采取阎圃之言....................

却说檄文发到益州刘璋处,刘璋正在成都的宫中饮酒作乐闻听这个消息也是着实一惊。这刘璋,字季玉,江夏竟陵人。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之一。继父亲刘焉担任益州牧,刘璋为人懦弱多疑。刘璋为刘焉幼子,母费氏,是后来娶了刘璋女儿的费观的族姑。

公元188年(中平五年),刘焉向汉灵帝建言设立州牧总管各地军政大权,自己出任益州牧。而刘璋与兄长刘范、刘诞都留在京城,只有刘瑁随刘焉入蜀。刘璋后来出任奉车都尉,受朝廷派遣诏谕刘焉,刘焉就把他留下不再返回朝中。

公元194年(兴平元年),刘范在长安与马腾密谋进攻权臣李傕,泄露之后与刘诞一起被杀,而刘璋则得以幸免。刘焉的世交议郎庞羲保护刘焉的几个孙子,送入益州。刘焉因为逝子之痛,又逢绵竹城中大火,不得已迁治成都。背疽发作逝世。

刘焉死后,益州官吏赵韪等希望利用刘璋温仁,于是上书推举他继掌益州刺史,得朝廷诏为益州牧,同时任命赵韪为征束中郎将。将领沈弥、娄发、甘宁起事反对刘璋,被赵韪打败后奔荆州。

在此以前荆州牧刘表上书告发刘焉僭越身份,在乘车器物衣服方面和天子比拟,因此赵韪驻兵朐腮以防备刘表。当初南阳、三辅的几万家百姓流亡到益州,刘焉将他们全部收为部众,称为“东州兵”。刘璋性情柔弱宽容。缺乏威信谋略。束州入侵凌横暴,成为百姓的灾难,刘璋没有能力制止,旧有的士人相当埋怨并且叛离。赵韪在巴中。很得百姓士兵的欢心,刘璋将大权交给他。赵韪见到民心不和,就暗中勾结州中的世家望族。

后来赵韪反动叛乱,蜀地多处响应,幸得刘焉之前收容荆州、三辅流民建立的“东州兵”拼力死战,才平息了叛乱。杀赵韪于江州。

刘璋为人懦弱,原本依附于刘焉的汉中张鲁骄纵,不听刘璋号令,于是刘璋杀张鲁母弟,双方成为仇敌,刘璋派庞羲攻击张鲁,但多次被张鲁所破。

这益州治下人口542万人,其中巴郡 (江州、阆中、涪陵都属该郡)108万;广汉 (绵竹、梓潼、葭萌都属该郡)50万,蜀郡 (治成都)35万,犍为 61万, 牂牁 26万;越巂 62万益州郡:11万,治所在滇池永昌 189万,可以说是沃野千里,物华天宝人口众多,号称天府之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本可以为资有一番大的作为,但作为益州的主子刘璋生性暗弱,又缺乏管理才能,不仅没有好的发展思路对手下的文臣武将也缺乏管理,致使益州的政府班子十分混乱,政府的管理效能十分低下,治下百姓对此多有怨言...........................

当下刘璋收到朝廷的征缴檄文,鉴于刘璋乃是汉室宗亲,刘备在檄文中的言辞比较委婉,刘璋得知是朝廷的征缴檄文不敢怠慢,自己本来就是汉室宗亲么,对于这个檄文他看了又看,心中悲叹:80万两纹银,朝廷困难念在我是汉室宗亲希望我能借给80万两纹银,但现在府库如何能拿得出这么多的银两呢?


状态提示:第374章 推进改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