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科幻未来>天门>第五十七章 高建的判断

ps:看《天门》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求推荐票!!!求收藏!!!

“国家安全局?”苏逸辰眼中露出诧异的目光,国安局的人有话要问自己?这是怎么回事?虽然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不过苏逸辰还是微微点了点头。

“苏逸辰,男,石门人,今年24岁?”

“是的。”

“上海育英国际中学的初中物理老师?”

“对!”

高建的目光如同刀子一般在苏逸辰脸上掠过,他不紧不缓地问道:“按照你身份证上的住址,还有学校的资料显示,你是石门人,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系,毕业后来到上海,通过应聘后成为上海育英国际中学的初中物理老师。但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核实,在石门住址户籍中根本就查不到你这个人,而且西北大学方面也同样没有你的入学信息,甚至包括石门户籍所在地的居民和西北大学同期学员走访中也没有关于你的任何记忆,这点你怎么解释?”

听到这几句话,苏逸辰心中有些无奈,的确,他通过网络侵入修改信息得到的身份,包括自己的学历,从表面上来看都是真实有效的,可是假的就是假的,一个人不可能凭空从地上冒出来,人是社会群体动物,苏逸辰伪造的这些身份根本无法改变这些因素,苏逸辰就算有再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去直接篡改原始的笔录档案,更不用说把自己这个人的记忆硬塞进陌生人的脑袋里去了。

对于这个问题,苏逸辰无法解释,更不想去解释。虽然他的身份有假,但他却不能告诉对方真相是什么,高建可不是林东,就算他的身份特殊,苏逸辰也绝对不会对一个无法信任的陌生人讲出自己的真正来历。

“怎么?不想说?”高建似乎对苏逸辰沉默的回答有所预料,他冷冷笑笑,接着点点头道:“那好,我们把这事先放到一边,就说说你的枪伤吧。”

听到枪伤两字,苏逸辰微微抬起了头,神色中有些变化,因为他也很想知道对自己开枪的人究竟是谁,更重要的是凯文现在究竟怎么样了?

“看来你也在意这件事。”高建敏锐捕捉到了苏逸辰发生变化的表情,他把身体微向前倾,带着幽幽的口气讲道:“从你身上取出的子弹很不简单,这是一颗从p228m11手枪射出的9毫米子弹,如果不是带有消音器的因素导致子弹动能稍减,这颗子弹的威力足以让你当场丢掉性命。”

“p228m11手枪?”苏逸辰头一回听说这种枪,其实他对枪不怎么熟悉,除了老式的56半外,记忆中最深刻的还是当年胡志军给他介绍过的八一杠了,至于高建说的什么p228m11,苏逸辰这辈子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但苏逸辰下意识地重复的这句话却让高建误以为自己讲的这些已经打到了对方的要害处,高建的嘴角不由得弯起了一条小小弧度,他盯着苏逸辰的双眼道:“p228是一把由德国枪械公司sauer研制及生产的一把紧凑型军用型半自动手枪,是p226手枪的紧凑型版本,这种枪发射9x19毫米手枪子弹,空枪重量为0.83千克,枪长180毫米……。”从高建的嘴里,这把枪的数据如数家珍般脱口而出,等说到最后,高建冲着苏逸辰微微一笑,又道:“现在这种枪被许多执法机关和某国军队所配备,并命名为p228m11型手枪,怎么样苏先生,现在你的记忆是不是想起什么了?”

苏逸辰惘然地摇摇头,他根本就听不明白高建想要表达什么意思。见到苏逸辰这个反应,高建脸上怒色一现,支着椅子的双手微微向上一抬,可很快就又放了下来,他冷笑着看着苏逸辰,仿佛在嘲笑对方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落泪。

“既然苏先生还不明白,那么我就再提醒一下?”高建继续用他没有丝毫情绪的声音讲道:“根据我们的调查核实,和你住在一起的美国人是一位物理学家,或者说是一位曾经的物理学家。这个名叫凯文.亚当斯的人是二个多月前以学者访问的名义进入我国,然后又很意外地从访问团的名单中剔除,同时,他所任职的大学也从主页中删除了他的信息,但让人疑惑的是,与此同时,他又在当天晚上就住进了你在中学的宿舍,和你在一起足足过了这么久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除了苏先生你每天去给学生上课外,基本都和凯文.亚当斯呆在一起,而且更奇怪的是,凯文.亚当斯在进了你的宿舍之后就再也没有出来过,直到苏先生你中枪的那一天又离奇的消失了……。”

“对不起,你究竟想问什么?”听到这,苏逸辰越来越不明白对方的用意了,假如说之前揭穿他伪造的身份那么还能理解,可之后不仅提到了击中他那把枪的型号,又着重点出了凯文和自己在一起的这二个多月的经历,这究竟想要证明些什么?

“我说了这么多,难道苏先生还记不起来?”这时候,高建的表情变得异常严肃,他觉得苏逸辰根本就是装疯卖傻,一切确凿的证据摆在面前居然还当着他的面否认?谁想到,当问了这么一句话后,苏逸辰依旧惘然地摇了摇头,高建这时候也不再客气了,当即冷笑着决定直接揭穿对方的真面目。

“苏逸辰,你……!”

高建猛然站起身,刚喝了半句,还没等他把后面的话说出口,身后的房门突然间打开了。

“高


状态提示:第五十七章 高建的判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