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贫道不是随便的人!
灵玄观在后世并不是很有名,跟前度刘郎今又来的玄都观的名气相比的话绝对是天上地下的差距。当然,这是在刘禹锡出名之后的事情了,事实上在现在的长安人的心目中,灵玄观的名气与玄都观相比,也是天上地下的差距。
灵玄观是天,玄都观是地
当然了,如果这么算起来的话,那么袁天罡的玄妙观就可以直接刨坑把自己埋了,因为他们连地都不如,名气都已经钻到地底下去了。
现在灵玄观之所以出名,全要得益于一个人,上清派的现任掌教真人,王远知
这位王真人,是道教历史发展上绝对绕不开的一个人物,因为在王远知之前的时候,道教最出名的一个教派,茅山派或者说上清派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宗教体系。不管是被茅山派尊称为开派祖师的三茅真君,又或者是号称发扬光大了上清派的抱朴子葛洪真人,其实都不过是跑单帮的道士,跟茅山派的宗教体系没有太大的关系。
就算是王远知的师傅,被称为‘山中宰相’的贞白先生陶弘景,其实也是一个类似葛洪这样的半隐逸半涉入政治的高人隐士,而不是那种宗教改革家。所以上清派一直到了隋朝之前的时候,还是一个小猫小狗两三只的小门派。
但是在王远知的手里,这一切都改变了。
这位王真人修道的水准不好说,但是组织能力真是岗岗的啊,他三十多岁的时候,在茅山组织讲学,大开山门,收度弟子,十年之后,他就把上清派从一个不足十人的道教宗派发展到了数千人的超级门派。
这种能力,真心无敌了,就算是后推一千五百年之后,除了那些搞传销的精英之外,恐怕也没有多少人可以做到这一点。
而且,王远知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能力,不但把人拉近了上清派,而且还管理的井井有条,上清派现在绝大部分的礼仪典范,规矩条例等等之类的事情,都是王远知在这段时间之内自己搞定的。
十年的时间,把自己的门派扩大了几百倍,这也许看起来不算什么,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王远知的上清派在高速发展的这段时间,是隋朝,也就是说国家正在大力支持佛教,很多原本很兴盛的道门宗派在这段时间的发展都遭遇到了寒冬的时候。
认真说起来的话,王远知在发展上清派的时候,差不多就跟禅宗现在的环境相仿佛。当然,王远知最牛叉的还不是这种类似传销,洗脑的手段。他的眼光也是极其的贼,
隋末的时候,王远知看到马上就要天下大乱了,于是立刻下注,跑到了晋阳传道,并且直接告诉当时还是晋阳留后的李渊陛下,说十八孩儿主神器这话说的就是你啊,你一定可以当天子的,加油吧,我看好你哦
然后等李渊陛下真的当了天子之后,王远知真人靠着这次先知先觉就立刻抖了起来,先是被李渊陛下册封朝散大夫,去年的时候又被加封成光禄大夫。天下所有的高道之中,只有岐平定的地位在他之上。
但是问题是,人家岐平定是真金白银的拿出来,倾家荡产的在支持李渊才换到了现在回报,而王远知就是空口说了一句白话就捞了这么大的好处。
因为王远知真人如此显赫的身份和如此厉害的名气,所以连带着上清派的地位也再次提高了起来,从武德元年到现在,上清派的人手又翻了两番,就算是岐平定的楼观道,恐怕也没有办法和上清派相提并论了。
而灵玄观,就是王远知真人在长安的时候住的地方。
看着眼前这占了几十亩地的道观,悟空真是一脸的羡慕嫉妒恨啊。虽然说黄梅正觉寺的面积比眼前的灵玄观还大一些,但是问题是人家这是在长安啊,寸土寸金的长安啊,长安居大不易的长安啊。
自己那种乡下地方的地价,怎么跟这种黄金地段的地价相比
当然,灵玄观虽然名气大,但是毕竟是道观,最多就是有一些道士们不睡觉,在院子里养气存神之类的事情,也没有那种巡逻的卫兵之类的玩意,所以悟空几乎没有费任何的力气,就轻松的潜了进来。
跟着悟空随便催眠了一个小道童,就打听到了那个对临海公主心怀不轨的王轨的情况。似乎这个道士王轨还是一个大人物,他是上清派法主王远知的亲传弟子之一,换句话说,他跟黄梅的徐道邈和陈羽是一个等级的人物。
其实悟空不知道的是,这位王轨不仅是王远知的亲传弟子,而起还是琅琊王氏的嫡系子孙,王轨的先祖王銛是著名的丞相王导的孙子,王轨的父亲王瑜也曾经在陈朝的时候做过著作郎的职位,绝对的名门世家子弟。
不然的话,王轨也不会觉得自己可以配得上人家临海萝莉,于是见面之后就写情诗去**人家了。
悟空打听出来王轨的住处之后,直接用催眠术抹掉了自己见到这个小道童的记忆,然后把昏睡过去的小道童丢到了门背后的一个角落里,然后自己接着穿房越脊,顺着小道童所指的方向就溜达到了王轨自己住的院子里。
但是当悟空小心翼翼的戳破了窗户纸,朝屋子里看进去的时候,顿时就吃了一惊,因为在屋子里,竟然坐着两个道士。
这是搞什么?不是据说这个偏院就住着王轨一个人吗?
就在悟空正疑惑的时候,就听里面的一个道士说话了,“师兄,太子殿下已经派人来请了好几次了,我已经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