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限量供应
随着张爷院子里的菜开始上市,张伟的压力才减小一点,不过,也只是减小一点啊,这青菜,在张伟这拉是两块一斤,一开始卖到饭店是五块一斤,现在涨到了十块一斤还有人要啊,而且抢着要,省城怎么说也是个省会城市吧,星级的饭店并不是只有一家两家的,孙晓雷家也只是送了有十多家就不错了
这些酒店一推出有省级鉴定的绝对s级蔬菜,不光有鉴定,而且客户反映情况良好,并且这些饭店的这道菜在饭店才上桌两三天,就开始供不应求,明码加价还限量供应。 就算如此,来点名要吃这种小青菜的人也越来越多。看来不是有钱人太少,而是你饭店伙食好不好。
这些前期得到供应小青菜的十多家大酒店不但把孙晓雷家的欠款全部都结了,还要求增加供应量,并且价格还马上加倍。只要饭店的生意火红了,饭店并不介意其中一道菜能赚多少,而是整体赚多少的问题。
一开始两天一百斤左右的青菜还要十家饭店分,现在三百斤左右的青菜十家还分不够。张伟家的二分田,张爷家的二分田也是轮流播种,四分田一茬菜也就是产个三千斤,这还是大大的高产了。
每个行业,消息都是互通的,这边几家的饭店生意一红火,那边的饭店客源自然就减少,原因,很快就找到了,因为这个最便宜的小青菜啊。后来一打听,来源,以前送干货的老孙,可是人家现在没货。没办法,加点价吧,加价也没货。还有几家饭店没办法,就选了一些比较好的青菜充当是老孙的绿色环保高营养蔬菜,可是,吃过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假的,人家连吃都不吃就走了。欺骗客户,就是对客户最大的伤害。连带着这几家的生意也跟着下降了不少。本来就是经济危机,如果生意再如此下去,关门看来用不了几天了。
既然老孙没货,那咱也就去货源看看吧。当然,这要偷偷的去,这几家偷偷的跟着孙晓雷拉货的小皮卡进了张哇村,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的被吓一跳,这张哇村都是青菜种植基地怎么的,几乎家家户户在院子里都种上了一片小青菜,而且绿油油的看长势喜人,看模样,比自己在城里买的好多了。估计,这也就是老孙拉的蔬菜吧,还说没货,这斯不地道,明显的是在卡货加价。
于是,几个饭店的老板当即一商量,就访问到了村长家,买了二百斤先看看情况。而且高价收购,五块钱一斤,就这,也比老孙的便宜了一半不是。
看自己家的蔬菜不出门就卖出了这么高的价格,村长高兴的逢人就说,就差摆酒庆祝了,看来张伟这娃,到是我们村的财神了,想起了用猪粪种青菜的点子,种的青菜还真好,不过,还是没有张伟他们家的好啊,生长周期不但比他家的长,而且味道还不地道。
其他村民一看,形势一片大好,于是,锄草浇水那是更加的勤奋,一分田的小青菜顶上一亩粮的钱,谁不干啊。甚至有的几家又种上了几分地的小青菜。农民,就是这个样,没啥市场观念,跟风成习惯,是农民的一大特色,一看一家做啥有利可图,那我们都上吧,于是,到了最后,咱们大家都不上了,不懂的市场宏观调控啊。
村长高兴了,全村人都跟着高兴了起来。可有人高兴就有人不高兴了。这些省城大饭店的老板把菜是高兴的买了回去了,可一试做就有点不对味了啊,菜是不错,放到以前那也是上一等的青菜,可是和老孙提供的青菜一比,那还真叫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今天拉回来的青菜炒出来也是绿油油的青嫩宜人,看着可口,可老孙的青菜不但看着青嫩宜人,而且蔬菜梗部分仿佛水晶做一般散发着光泽,更是美味,吃在嘴里,清脆清脆的香甜可口,吃后还令人回味。这时几个饭店的老板才意识到,这菜虽然是一个村子出来的,可也分三六九等啊,而他们买的,虽然不是九等菜,可也只是六等菜罢了。
满腔的热情化为无边的失望,不过,既然知道了地方,那总能找到真正的卖家吧。
那边城里因为这个蔬菜闹腾的翻天覆地,孙晓雷同志眼看到手的大把钞票就这样没了,着急的心里直上火,要求张伟同志加大种植面积,可张伟同志感觉到前院里的二分地够了。物以稀为贵,最后,孙晓雷同志又去求张爷。张爷更好,我老头子种这些地就够累的了,这二分田挣的够给珂珂买点零食吃,可以了,增加种植面积?我没这么大精力啊。
于是,增加大规模的种植面积不成,增加上一分田的面积,这是张伟的最后底线了。增加了一分田的种植面积相当于一次增产五百斤,那就是一个月就增产一千斤了。可是如果增加上一亩的产量那必然带来小青菜的增加如入市场,价格必然下跌,那么,原来一根菜卖一块钱,增加种植面积后是两根菜卖一块钱,张伟当然选择了前者了,张伟的算盘,就是这样打的。原来答应孙叔的一亩田,这样一算,不也是达到了吗?孙晓雷回去和老爸一说,孙叔也被张伟这种算法搞得苦笑不得,不过,最终还是同意了张伟的做法。
张爷家二分田,张伟家现在是三分田,从种到收就是半个月的时间,那就相当于一亩地,产值上万斤,那是没问题的,而张伟的这三分田也就是六千斤的产值,按照现在的菜价,应该是三块钱斤了,那一个月就是一万八千块,乖乖个隆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