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伊拉克风云>第五十五章 和平

和平并不仅仅意味着没有可见的冲突,只有基于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和尊严正义的和平才是真正的持久和平。————巴拉克-奥巴马《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上的致辞》。

*********************************************************************

雅尔穆克扶着坦克炮塔,慢慢的坐了下来。不远处战车的动机声音仍然在响着,但那声音已经少了一份暴烈,多了一分活泼和喜悦。

犹太人战败了!

以色列人的内部生了变乱,左翼和右翼势力之间动用了暴力来解决分歧!这个消息已经传遍了世界,这个民族的团结和信念在顷刻间分崩离析。他们再也没有力量打下去了————前线此时已经全线停火,顽固的以色列人派遣谈判代表团前往约旦祈求和平……

面对着即将到来的胜利,他的心中突然升起了一股奇特的感觉,既沉重而又轻松,既失落而又兴奋。百感交集,难以平复。他坐在坦克上抬头看天,天空如此蔚蓝纯净,春日的晚霞绚丽夺目。

没有枪炮声的世界,天地之间那么平静安宁。雅尔穆克能看到远处的沙丘被夕阳镀上了金光,树木开始芽,勃勃生机的绿色出现在了广阔的田野上。一座座火柴盒一样的小房子中偶尔冒出了阵阵的炊烟,在阳光下显得如此柔和而温馨,就像温暖而平静的家乡。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十万大军同时停止了进军的脚步。呼啸天空的战机,震撼大地的炮声和横行千里的战车集群突然间安静了下来,这只是因为一个词啊————和平!

和平,如此沉重,却又如此的让人期待!

约旦河滚滚南下,蔚蓝的天空倒影在水中,一群军人肃立在安吉渡口,等待着来自西方的使团。

刘明站在军伍的最前方,他的脚下就是约旦河耸起的堤岸,以色列人曾经在这里构筑了防线,几十年来无数阿拉伯儿女将鲜血洒在了这道堤岸之前,滚滚的约旦河成为阿拉伯人心中的梦魇。就在十几天前,这里还进行过激烈的战斗,伊拉克军人为了民族的气运长存奋力一战,血染山河。

但是此时此刻,这道堤岸防线正踩在他的脚下!

曾经骄横的敌人,正派出他们的最高代表团谈判,将为他们的暴虐而付出代价!

呼呼的风声中,刘明仿佛听到了这片土地和这条河流的呜咽,冥冥中仿佛无数英烈正在天上看着他,看着他带领着这个苦难的民族艰难的,但是勇敢的跨过这条河流,洗刷持续了半个世界的耻辱。阿拉伯世界的历史,将由今天而翻开崭新的一页!

“阿卜杜拉,有人现在对你不太满意啊!以色列人内乱,正是大军直捣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收复圣城的好机会。你竟然答应和他们谈判,就不怕那些犹太人再上演一次48年的事件?”站在刘明身边的苏尔坦亲王低声说道。

1948年的时候,战场形势恶劣的以色列曾经利用联合国划定的停战时间扩军备战,喘息修整,进而一举掀翻了局面,取得了战争胜利。

“应该不会了,他们没有力量再打下去!”刘明说:“目前的局面对我们很有利,应该尝试一下和平解决。殿下,这场仗已经打了四十多年,没有必要再打几十年,血流多了对双方都不利!”

“至少应该打几个胜仗再和谈,那样就是谈判的时候我们也更主动!”苏尔坦亲王说道。(本文于,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想看更多精彩章节,登6,!)

“和平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至少我们应该表现出一点诚意!”刘明微笑了一下,坚持自己的看法。他用手一指前方,说:“看,他们来了!”

从前方的公路上开来了一支车队,车上挂着以色列国旗和联合国旗帜,这正是以色列派来的谈判代表团。随同代表团前来的,还有来自美国、苏联、中国等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官员。他们将在谈判中担任斡旋工作,制止这场战争向残酷方向展,恢复和平。

“现在————”刘明回头环顾了一下来自阿拉伯各国的代表,大声说道:“让阿拉伯人去接受敌人的投降吧!同时也让我们获得期盼已久的东西,这场战争证明,我们有资格获得它————获得正义与和平!”

车队与人群越来越近,历史定格在这个瞬间,四十余年的仇杀与战争,恩仇与怨恨,期望与和平,都来到了这个时刻上!

公元1993年2月5日,以西蒙-佩雷斯为的以色列全权代表团与以库赛-阿卜杜拉等阿拉伯领导人为的阿拉伯最高代表团进行了停战谈判。谈判持续了一天,双方进行坦诚而富有成果的交流,于当夜22:oo时达成协议,史称《安吉协议》。

双方协议规定:自协议签署之日起,阿以双方停止一切军事行动,由联合国派遣维和部队及军事观察员进行监督;

以色列承认巴勒斯坦国,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国的合法存在权;

以联合国第181号决议为基础,重新划分巴勒斯坦土地,以色列占有57,巴勒斯坦占有43,以色列军队及官员立即撤出该地区占领的土地。

以色列撤出戈兰高地,西奈半岛的占领土地,分界线恢复到1948年战争前;

以色列支付37亿美元,用于被其摧毁的巴勒斯坦及约旦地区的重建工作;

阿拉伯国家停止反以行动,不得以任何形势支持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

…………

这份协议的签署


状态提示:第五十五章 和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