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战了,总算停战了。”李明躺在床上长舒一口气。
别看中国现在是大杀四方看上去威风八面,谁又知道此时的中国却是如履薄冰是战战兢兢。距离的遥远和简陋的道路,让补给物资的输送变的极为困难。自从鄂木斯克战役开始之后,可以说前线的军队几乎是在极限状态下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这也是为什么每一次战役到新一次战役发起前,中间需要间隔很长时间的原因。想想后世朝鲜猛进的中国志愿军,不就因为补给中断而被美国从37线赶回了38线吗?李明之所以忧心忡忡的是原因就是担心俄国人会亡命反扑,一但前线某支军队顶不住俄国的反攻而战败,这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这将影响到战后的政治格局。
梁华殿兵团位于铁路线上,他这里实际上也是一个物资中转站,所以不用担心。袁寿山兵团距离梁华殿兵团很近,补给方便且互以为援,也可以不用担心。聂士成兵团距离虽远一些,但他在巴甫洛夫尔击败俄军中线主力兵团后,一路上并无强敌,所以消耗并不大加上马队日夜不停的运输,聂士成兵团进攻也许不足,但防守还是没有问题。最让人担心的就是刘盛休兵团,地处偏远不说,遥远的距离就让陆上运输变的非常困难。
空中补给成了刘盛休兵团最大的物资补充途径,但空军那每天300吨不到的物资不仅要供应刘兵团主力近五万人的作战所需,还要供应藩属国近十万各种武装力量所需,而且天气不好时跟本无法进行空中补给,这就让刘盛体手里的物资变的捉襟见肘了。然而就是这支装备最弱的刘兵团却又是各兵团中战绩最突出的部队,其攻击距离最远、歼敌最多、掠地面积最广。他们从伊犁出发朝西南方向进军,克阿拉木团、攻比什凯克、战恒罗斯、进驻塔什干,然后转向西北急行军攻克阿克纠宾斯克,并派偏师占领乌拉尔河的里海入河口城市阿特劳,完成对俄国乌拉尔地区的完全进攻战略态势,同时也让刘兵团处于补给线最远的那端。
此时的俄*队经过一连串的失败且精锐部队被德国拖在东线,而在为数不多的精锐部队被中国消灭的情况下,俄国不仅没有反攻的实力连反攻的想法都没有了,这就给了刘盛休可趁之机。刚刚占领阿克纠宾斯克的刘兵团补给已经见底,明知守不住的刘盛休却向参谋本部建议,趁着俄国新败之机继续进攻:“仗打顺了,兔子也敢撵狼。若不趁机向西向北进攻,将来一但俄*反扑我军连战略缓冲空间都没有。”
参谋本部最后同意的他的想法。也因为中国的武器与俄国不同,战场经验丰富的将士能从声音中听出武器的型号,于是刘盛休将原配给藩属****的全部武器弹药收缴而来,至于藩属****,有大量缴获的俄军武器足以满足他们配合进攻和维持地方治安的需求了。然后刘盛休亲率领本部主力占领了乌拉尔斯克,日本军占领奥伦堡。也许是俄国听出端倪,也许俄国被打怕了,战事结束后俄国没有发动反攻,给了刘盛休充足进行补给的时间。以至于俄国再发起进攻时,让刘兵团有了抵抗的实力。
否则一但刘兵团战败,那不仅仅只他所占据这个西部突出部的全面丢失。刘兵团进军最南的地方只到了塔什干,而塔什干以南的撒马尔罕、杜尚别、阿什哈巴德等与英国势力交界的地方,依然有大量的俄国驻守部队。他们被中国在北部连续的胜利给打怕了,他们生怕自己的反攻会引来报复的中国人,中国人在战场上屠杀反抗者的威名赫赫(或者是臭名昭著)让他们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处境,所以他们现在只是在观望。但只要他们得知刘兵团战败俄国开始反攻,他们势必也会发动进攻,到时则是从阿克纠宾斯克到阿拉木图的整个西南方向的全部丢失。因为这些地方连藩属****的主力部队都没有,想要靠地方维持治安的武装力量来抵挡俄国的攻击无异于是不可能的。
现在刘兵团再次用胜利证明中*队的强大,俄国也在对外战争中的失败和国内叛乱的局势下终于低头认输。但这并不意味着前线部队可以马放南山,向前方运输物资依然要进行。不过总算尘埃落定,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为了在战后替中国营造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有些妥协也是必需的。就在俄国发出请求和谈电文的第二天,中国政府发表声明:中俄两国之间的战争是到了应该停止的时候,中*队如果不受袭击将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同时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中*队将解除对叶卡捷琳堡的包围,并对城中居民提供尽可能的帮助。这个声音的发表,引来了国际上的一片赞誉。
事实上从21日起,梁华殿兵团就开始向秋明撤军,拆除了全的部营房运走了全部的弹药,但留下了几座大型仓库,里面装满了当初剥削而来的冬衣和大量粮食,而拆除的营房废墟上大量的木材可以当作燃料,有了这些物资加上后方运送的补给品,足以让叶卡捷琳堡的官员渡过这个冬天。但是无人值守的仓库却引发了叶卡捷琳堡内的官民发生激烈的冲突,大量留存的物资被付之一炬,加上俄国为镇压叛乱对叶卡捷琳堡的救援不利,到了来年春天整个叶卡捷琳堡内因饥寒至死的人数高达近三万。不过这都不关中国的事了。
袁寿山兵团也是从21日起开始撤军,不过仅驻有部分军队的车里雅宾斯克,有序的接收了中国留下了少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