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骑队已消失在宫‘门’,雪地里自然无烟尘,使人无法望尘思人,桑维翰收拾心绪,迈开步子行向秦王府,心道:“秦王既已归,我当去王府等候,以免秦王传唤,久不见我,心有不耐,平生恶意。君不识我,首度会面,需得倍加谨慎,多作准备!”
别看桑维翰这些时日净在街上闲逛,实则为等候秦王传唤,他‘私’下已做了许久准备。他打听过秦王为人,知晓秦王用人不拘一格,但唯才是用,可谓有几分本事给几碗饭,眼睛里‘揉’不得沙子。
桑维翰自恃才学不凡,秦王此举正好合他胃口,他的策论准备了一两月,修修改改,自认为已是尽善尽美。如今,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李从璟见到李嗣源,从对方神态中得知,对方已等候许久。
到底是知子莫若父,李嗣源召见李从璟的第一件事,不是问滑、濮等州的情形如何,也不是等着李从璟上疏,而是拉着李从璟坐上饭桌。
一桌酒菜,‘花’样不多,甚至谈不上如何‘精’美——李嗣源不喜奢华,崇尚俭朴——但绝对够丰盛,酒‘肉’青菜摆了满满一案桌!
此时已是申时,李从璟赶路大半日,早已饥肠辘辘,此时瞧见满桌酒‘肉’,自然是不会客气,往桌前一坐,埋头就是一顿大嚼。
片刻之后,李从璟发现一件事,那就是李嗣源也吃得很开怀。这只有一种可能——李嗣源午饭并不曾吃下,而是专‘门’等了李从璟两个时辰。
李从璟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在后世时,对帝王、皇宫生活,他有一种僵化认识,如今亲身体验,才发现其中景象天差地别。别说帝王家,就是寻常大户人家,错过饭点,也不会出现人等人的情况,一是家中不缺饭食和不缺做饭食的仆役,二是挨饿的确不是一件享受的事。
这顿饭自然吃得畅快淋漓,酒却未多喝,毕竟李从璟直接到皇宫来,非是为了醉酒。
李从璟此番东行,做了四件事:灭骄兵悍将,动藩镇大权,劝课农桑,重建地方经济秩序,这些事在做的过程中,李嗣源原本就是清楚的,而今李从璟当面说给李嗣源听,自然要详细得多,另有一些在上疏中说不透彻的问题,也需得眼下当面详谈。
滑、濮二州只是探路石,李从璟此番东行所作所为,说到底还是为日后李嗣源在全国推行的政策进行试探、试验,如今试验、试探既然颇为顺利,父子俩要商谈的东西自然很多。
两人这一谈,就是三日三夜。
三昼夜后,李嗣源将几位宰相召进殿来,又是一番详谈。比之父子俩的讨论,与宰相的商谈就显得冗长得多,因为此番议程一旦结束,也就意味着来年新政的具体策略,马上就要浮出水面。
时间总是不等人,转眼间天成二年还是到了。
大唐天成元年剧变颇多,百废待兴,朝廷财赋更无结余,是以这个‘春’节、上元节,对李嗣源而言过得并不太舒心。且不说后宫嫔妃和大臣们没有多少赏赐,就连节庆大宴,规模也不大,比起庄宗时奢华铺张的大场面,对比下来很是可怜。
李从璟知道李嗣源崇尚节俭,平日里三餐都简单得很,更别说修葺宫殿这样的事,但一年到头,在‘春’节、上元节之时,仍旧没有多少赏赐给予嫔妃、宫人、群臣,以至于宴席场面都显得羞涩,这就关乎君王与朝廷的脸面了,李嗣源不可能不在乎。
大会群臣的晚宴,当李从璟从朦胧的灯光中,看见李嗣源虽强作欢笑,却掩盖不住眼神的忧郁,脸上几缕皱纹似乎都饱含惆怅时,他想到,无论如何,来年此时,大唐至少要有一场真正的盛世宴席。
那样的话,至少老爹的笑容不会再沉重的让人不忍注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