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雍到了刘备那里,刘备看了顾雍带过来的表文之后,长叹一声道:“伯符能有此心,江东百姓之福也。”
遂留顾雍,又遣贾诩前往关羽营中,与关羽一起代表他先去与江东方面接触。这么大的一个地盘,想要接手过来,不是一时半会的事。
安置官员,解散军队,统计府库、田地人口。大事小事,多如牛毛。把这一切理顺之后,还得要好些年来消化。
孙策决定归顺刘备,消息一出,江东一片欢腾,市面之上,往日萧条的场面一去不返,竟又变得热闹起来。受战争影响而暴涨的物价,也在以肉眼可见的迅速在下跌。
提着布袋上街买米的百姓们,一口一个都在念着刘备的好,似乎浑然不知,这是他们曾经的领主孙策做出的决定。
乔装打扮的孙策和程普,在城中走了一圈又一圈,最后孙策苦笑着对程普道:“德公,人心如此,我又凭何而战?归顺了朝廷,未必就是坏事。家父生前,也自始至终以汉臣自居。德公,放下一切,安心做个富家翁又有何不可?”
程普板着脸,心中一片茫然。他们之前追随孙坚,发誓要在这乱世建功立业。奋斗了数十年,现在一看,原来却都是一场空。为之奋斗的目标没有了。那么之前数十年所做的努力,到底有没有意义?
程普陷入了自我价值的否定与怀疑当中。所以他心中一直郁结难解。也是孙策下定决心之后,反应最为激烈的一个。
他曾私下寻到孙策,对孙策道:“江东固然难保,何不率众出海,径往夷州,自成一国,也好过做那刘备帐下之臣。”
程普可是看得明明白白,那刘备大奸似忠。现在人人夸他都是汉室忠臣,千年难得一见的顶梁柱。那只是时候没到罢了。等到了时候,刘备把天下都扫平了,他要上位,谁能拦得住?
打天下的都是他的人,治理天下的不是他的心腹就是他书院里的学生。他想坐那位置,名也正,言也顺。只怕天下绝大多数人都会举手赞同。
孙策当时就反驳他:“我能寻到夷州,莫非刘备就寻不到?我愿做那荒野之君,不知又有多少人愿意去做那中国之臣?何苦来哉!”
程普听了,当时就默然不语了。他想到了他的家人。得知江东投降之后,他家里也是一片欢喜。回家之后,夫人还问他到时在中山王麾下,能获得一个什么职位。连他家里都是这般反应,就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现在孙策带他出来转一圈,让他好好的看一看江东现在的舆情是个什么情况,也好彻底打消程普脑海中的其他念头。
话说回来,最难过的是孙策。他满腔抱负,一身热血。这才是真真正正的付诸于东流。在决定投降之后,孙策在其父孙坚的灵前整整跪了一夜。他没能守住孙坚传下来的基业,只能向孙坚英灵忏悔,乞求原谅。
可是最难过的孙策,却要强忍心中的难过,还要反过来开解麾下忠心于他的大将,以免中途闹出什么事来,惹得刘备不快,迁怒于江东诸臣。
大家君臣一场,好聚好散。这就是孙策最后能做也想做的事了。
这边事情还没理顺,刘备那边贺表就已经送到长安去了。长安城里,也是欢天喜地,吏民们自发的组织了庆祝活动。天子也出现在宫楼之上,与民同乐。
天下分裂几十年了,现在在刘备的努力之下,事实分裂的州郡,现在又逐渐回到朝廷的治下。江东回归之后,天下就只剩下荆、益两州了。
情况越来越好,汉朝,又有着中兴的迹象了。这样的太平兴盛,谁不想要呢?
曹仁和夏侯惇奔至荆州,这会,张飞正和曹纯打得火热。曹仁和夏侯惇就留了下来,助曹纯一起守南郡、江夏。
消息传到了益州,曹操叹息一声:“子孝、元让误我大事。”从某一方面说,曹仁和夏侯惇的撤退,才是压垮孙策、吴夫人心中最后一根稻草的举动。
就连盟友都不看好你、不支持你了。盟友都要带着兵马撤退,以图自保了。外无援助,内有异声。这样的摊子,搁谁身上都头痛。
刚好又发生了刺杀事件,吴夫人本来就在大儿子孙策和二儿子孙权之间左右为难,现在出了这样的事,吴夫人又惊又怒,她实在是不想让这什么基业、江山来祸害她的儿子了。哪怕是孙坚还活着,吴夫人也敢和孙坚理论一二。问他个明白,你是要儿子,还是要江山?
于是种种因素之下,吴夫人被内侄一劝,就哭着说了孙策一通。孙策本来就是焦头烂额,又看到母亲大人的眼泪,心慌意乱,心灰意冷之下,就决定放弃了。
不是孙策不坚强,实在是他撑得太苦了。
曹操得知江东归顺的消息之后,就又派了二万兵顺水而下,去往荆州。并带去了他的口信,让曹仁、夏侯惇、曹纯三个,死守荆州,无论如何,也要死死拖住汉军西进的步伐。
曹操现在,除了死守汉中和荆州外,他在益州的所有力量,都已经派到南方和西方去了。
这会的南方和西方,基本上就是处于野蛮状态。没有道路,到处都是山林,林间还有无数猛兽蛇虫。有的山谷,长年人迹罕至,山谷上头都覆盖着一层层色彩斑斓的瘴云。
这样的地方,谁敢去?就是蜀中的大豪、南部的各部洞主们,也轻易不敢涉险。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昂挺身而出,亲任开拓军团的统帅,带领军队、民夫、官员,一路南